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79|回覆: 0

[其他] 【亢倉子】卷1【全道】詩解1全形性人藏身深渺自然而然任智民盜【莊子】雜篇卷1庚桑楚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5-26 08:57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亢倉子】卷1【全道】詩解1全形性人藏身深渺自然而然任智民盜【莊子】雜篇卷1庚桑楚
題文詩:

亢倉子居,羽山三年.俗無疵癘,而仍縠熟,

其俗竊相,謂曰亢倉,子之始來,吾鮮然異,

之今吾日,計之不足,歲計有餘,其或聖耶?

盍相與屍,而祝之社,而稷之乎?亢倉子聞,

色有不釋.其徒黶啜,從而奇之.亢倉子曰:

何異於予?夫春氣發,而百草生,秋正德而,

萬寶乃成.春與秋豈,無得而然?天道行矣.

吾聞至人,屍居環堵,之室而民,猖狂不知,

其所如往.今以羽俗,父子竊竊,將俎豆予,

於賢人間,我杓人邪?吾是以不,釋老聃言.

黶啜曰否,尋常之污,巨魚無所,還其體而,

鯢爲制;步仞之丘,巨獸無所,隱其軀而,

櫱狐爲祥;尊賢事能,餉善就利,自堯固然,

況羽俗乎?先生聽矣.亢倉子曰:二子知乎?

函車之獸,介而離山,罔罟制之;吞舟之魚,

盪而失水,螻蟻苦之.是故鳥獸,居欲其高,

魚鱉居欲,其深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

不厭深眇,二子何足,稱揚也哉!其於辨將,

妄鑿垣牆,而殖蓬蒿.柬發而櫛,數米而炊,

竊竊乎又,何足濟世!舉賢民軋,任智民盜,

之數物者,不足厚民.而民之於,私利甚勤,

子有殺父,臣有殺君,正晝爲盜,日中穴阫.

故吾語汝,大亂之本,其必生於,堯舜之間,

其終存乎?千代之後,必有人與,相食者矣.

序言:

  【洞靈真經】即【庚桑子】,或稱【亢倉子】【亢桑子】。唐玄宗於天寶元年(742)詔封庚桑子爲洞靈真人,尊【庚桑子】一書爲【洞靈真經】。道教奉爲『四子』真經之一。

  關於庚桑子其人,【莊子·庚桑楚】稱庚桑子,爲老聃之弟子,『偏得老聃之道』。【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四謂:庚桑子,陳人,得老君之道,能以耳視而目聽。居畏壘之山,其臣去之,其妾遠之,居三年,畏壘大穰。後游吳,隱毗陵盂峰,道成仙去。

  【亢桑子】一書,【漢書·藝文志】【隋書·經籍志】皆不載。【新唐書·藝文志】著錄王士元【亢桑子】二卷,注云:天寶元年詔封四子真經,求【亢桑子】不獲,襄陽處士王士元謂:『【莊子】作'庚桑子」,太史公、列子作'亢倉子」其實一也』。因以【莊子·庚桑楚】篇爲基礎,取諸子文義相類者編造而成。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指出,『然士元亦文士,故其書雖雜剽【老子】【莊子】【列子】【文子】【商君書】【呂氏春秋】、劉向【說苑】【新序】之詞,而聯絡貫通,亦殊亹亹有理致,非他偽書之比,其多作古文奇字,與衛元嵩元包(經)相類。』故而收入本諸子抄。

  【亢桑子】全書,以論道爲中心,分爲【全道】【用道】【政道】【君道】【臣道】【賢道】【訓道】【農道】【兵道】九篇。多方發揮老子思想。【全道】篇論養性全神之道,曰:『物也者,所以養性也。今世之惑者,多以性養物,則不知輕重也。是故聖人之於聲也,滋味也,利於性則取之,害於性則捐之,此全性之道也。』又稱『故聖人之制萬物也,全其天也,天全則神全矣。神全之人,不慮而通,不謀而當,精照無外,志凝宇宙,德若天地,然上爲天子而不驕,下爲匹夫而不惛,此之爲全道之人』。【用道】篇稱高士之道爲『咽氣穀神,宰思損慮,超遙輕舉,日精煉仙。』稱人主之道爲『清心省念,察驗近習,務求才良,以安百姓』。【政道】篇謂:『政煩苛則人奸偽,政省一則人醇樸。』皆與【老子】之旨相合,故爲道教一併崇奉。注本有何璨注三卷,收載【正統道藏】。

  老子之役有庚桑楚者,陳人也。偏得老子之道,居畏壘之山。其臣之畫然知者去之,其妾之絜然仁者遠之。擁腫之與居,鞅掌之爲使。居三年,畏壘大壞,復游吳,隱毗陵盂峰,道成仙去。後有漢輔光、張天師、唐張果老相繼隱修,因號張公壇福地。古建洞靈觀,宋改天申萬壽宮。著書九篇,號庚桑子,一名亢倉子。唐封洞靈真人,書爲洞靈真經。

【原文】


【全道】第一

亢倉子居羽山之顏三年。俗無疵癘而仍縠熟,其俗竊相謂曰:亢倉子之始來,吾鮮然異之,今吾日計之不足,歲計之有餘,其或聖者耶?盍相與屍而祝之,社而稷之乎?亢倉子聞之,色有不釋。其徒黶啜從而啟之。亢倉子曰:(弟子何異於予?夫春氣發而百草生,正得秋而萬寶成。夫春與秋,豈無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吾聞至人屍居環堵之室,而百姓猖狂,不知其所如往。今以羽俗父子竊竊焉,將俎豆予(於賢人之間),我其的(杓)之人邪?吾是以不釋於老聃之言。黶啜曰:不然,夫尋常之污,巨魚無所還其體,而鯢爲之制;步仞之丘,巨獸無所隱其軀,而櫱狐爲之祥。且也尊賢事能,餉善就利,自堯舜以固然,而況羽俗乎?先生其聽矣。亢倉子曰:嘻來夫!二子者知乎?函車之獸介而離山,罔罟制之;吞舟之魚盪而失水,螻蟻苦之。故鳥獸居欲其高,魚鱉居欲其深。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亦不厭深眇而已。(且夫二子者,又何足以稱揚哉!是其於辯也,將妄鑿垣牆而殖蓬蒿也。簡發而櫛,數米而炊,竊竊乎又何足以濟世哉!舉賢則民相軋,任知則民相盜。之數物者,不足以厚民。民之於利甚勤,子有殺父,臣有殺君,正晝爲盜,日中穴阫。吾語女,大亂之本,必生於堯、舜之間,其末存乎千世之後。千世之後,其必有人與人相食者也!)吾語若(汝)大亂之本榼乎(必生於)堯舜之間其終存乎?千代之後,必有人與相食者矣。

 【譯文】

第一章 得道全功

  庚桑楚在畏壘山居住三年,畏壘山一帶大豐收。畏壘山一帶的人民相互傳言:『庚桑楚剛來畏壘山,我們都微微吃驚覺得他怪異。如今我們一天天地計算收入雖然還嫌不足,但一年總的計算收益也還富足有餘。庚桑楚恐怕就是聖人了吧!大家何不共同像供奉神靈一樣供奉他,像對待國君一樣地敬重他?』

  庚桑楚聽到了大家的談論,坐朝南方心裡很不愉快。弟子們感到奇怪。庚桑楚說:『你們對我有什麼感到奇怪呢?春天陽氣蒸騰勃發百草生長,正當秋天時節莊稼成熟果實纍纍。春天與秋天,難道無所遵循就能夠這樣嗎?這是自然規律的運行與變化。我聽說道德修養極高的人,像沒有生命的人一樣虛淡寧靜地生活在斗室小屋內,而百姓縱任不羈全不知道應該做些什麼。如今畏壘山一帶的庶民百姓私下裡談論想把我列入賢人的行列而加以供奉,我難道樂意成爲眾人所注目的人嗎?我正因爲遵從老聃的教誨而對此大不愉快。』弟子說:『不是這樣的。小水溝里,大魚沒有辦法迴轉它的身體,可是小小的泥鰍卻能轉身自如;矮小的山丘,大的野獸沒有辦法隱匿它的軀體,可是妖狐卻正好得以棲身。況且尊重賢才授權能人,以善爲先給人利祿,從堯舜時代起就是這樣,何況畏壘山一帶的百姓呢!先生你還是順從大家的心意吧!』

庚桑楚說:『小子你過來!口能含車的巨獸,孤零零地離開山野,那就不能免於羅網的災禍;口能吞舟的大魚,一旦被水波盪出水流,小小的螞蟻也會使它困苦不堪。所以鳥獸不厭山高,魚鱉不厭水深。保全身形本性的人,隱匿自己的身形,不厭深幽高遠罷了。至於堯與舜兩個人,又哪裡值得加以稱讚和褒揚呢!堯與舜那樣分辨世上的善惡賢愚,就像是在胡亂地毀壞好端端的垣牆而去種上沒有什麼用處的蓬蒿。選擇頭髮來梳理,點數米粒來烹煮,計較於區區小事又怎麼能夠有益於世啊!舉薦賢才人民就會相互出現傷害,任用智能百姓就會相互出現偽詐。這數種作法,不足以給人民帶來好處。人們對於追求私利向來十分迫切,爲了私利有的兒子殺了父親,有的臣子殺了國君,大白天搶人,光天化日之下在別人牆上打洞。我告訴你,天下大亂的根源,必定是產生於堯舜的時代,而它的流毒和遺害又一定會留存於千年之後。千年之後,還將會出現人與人相食的情況哩!』

【莊子】雜篇卷1庚桑楚詩解1全形性人藏身深渺自然而然任智民盜

題文詩:

老聃役者,庚桑楚者,遍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壘山,其臣畫然,智者去之,其妾挈然,

仁者遠之.擁腫與居,鞅掌爲使.居之三年,畏壘大穰.畏壘之民,相與言曰:庚桑子之,

始來也吾,洒然異之;今日計之,而不之足,歲計有餘.庶幾聖乎,胡不相與,屍而祝之,

社而稷乎?庚桑聞之,南面爲君,而不釋然.弟子異之,庚桑子曰:何異於予?夫春氣發,

而百草生,秋正德而,萬寶乃成.春與秋豈,無得而然?天道行矣.吾聞至人,屍居環堵,

之室而民,猖狂不知,所如往也.今以畏壘,之細民而,竊竊焉欲,俎豆予於,賢人間我,

豈杓之人?是以不釋,老聃之言.弟子曰否,尋常之溝,巨魚無所,還其體而,鯢鰍爲制;

步仞丘陵,巨獸無所,隱其軀而,㜸狐爲祥;尊賢授能,先善與利,自古堯舜,以然而況,

畏壘民乎?夫子聽矣.庚桑子曰:含車之獸,介而離山,則不免於,網罟之患;吞舟之魚,

盪而失水,蟻則苦之.故鳥獸也,不厭山高;魚鱉也者,不厭水深.全形性人,藏其身也,

其亦不厭,深渺而已.二子何足,稱揚也哉?其於辨將,妄鑿垣牆,而殖蓬蒿.柬發而櫛,

數米而炊,竊竊乎又,何足濟世?舉賢民軋,任智民盜.之數物者,不足厚民.而民之於,

私利甚勤,子有殺父,臣有殺君,正晝爲盜,日中穴阫.大亂之本,其必生於,堯舜之間,

其末存乎,千世之後,必有人與,人相食者!

【原文】

老聃之役(1),有庚桑楚者(2),偏得老聃之道(3),以北居畏壘之山(4),其臣之畫然知者去之(5),其妾之挈然仁者遠之(6)!擁腫之與居(7),鞅掌之爲使 (8)。居三年,畏壘大壤(9)。畏壘之民相與言曰:『庚桑子之始來,吾洒然異之(10)。今吾日計之而不足(11),歲計之而有餘(12)。庶幾其聖人乎(13)!子胡不相與屍而祝之(14),社而稷之乎(15)?』庚桑子聞之,南面而不釋然(16)。弟子異之(17)。庚桑子曰:『弟子何異於予(18)?夫春氣發而百草生(19),正得秋而萬寶成(20)。夫春與秋,豈無得而然哉(21)?天道已行矣。吾聞至人,屍居環堵之室(22),而百姓猖狂不知所如往(23)。今以畏壘之細民(24),而竊竊焉欲 俎豆予於賢人之間(25),我其杓之人邪(26)!吾是以不釋於老聃之言(27)。』

弟子曰:『不然。夫尋常之溝(28),巨魚無所還其體(29),而鯢鰍爲之制(30);步仞之丘陵(31),巨獸無所隱其軀(32),而?狐爲之祥(33)。且夫尊賢授能,先善與利(34),自古堯、舜以然(35),而況畏壘之民乎(36)!夫子亦聽矣(37)!』庚桑子曰:『小子來!夫函車之獸(38),介而離山(39),則不免於網罟之患(40); 吞舟之魚,碭而失水(41),則蟻能苦之。故鳥魯不厭高(42),魚鱉不厭深。夫全其形生之人(43),藏其身也,不厭深眇而已矣(44)。且夫二子者(45),又何足以稱揚哉!是其於辯也(46),將妄鑿垣牆而殖蓬蒿也(47)。簡發而櫛(48),數米而炊,竊竊乎又何足以濟世哉!舉賢則民相軋(49),任知則民相盜(50)。之數物者(51),不足以厚民(52)。民之於利甚勤(53),子有殺父,臣有殺君,正晝爲盜(54),日中穴阫(55)。吾語女(56),大亂之本,必生於堯、舜之間,其末存乎千世之後。千世之後,其必有人與人相食者也!』
【譯文】

老聃的弟子,有個叫庚桑楚的,偏得老聃之道,去北方居住在畏壘山區,他的僕人中喜好智慧的離他而遠去,他的侍女中標榜仁義的也離他而遠去; 糊塗無知的和他住在一起,失容不仁的爲他使用。住了三年,畏壘山區獲大豐收。畏壘山區的老百姓互相議論說:『庚桑子剛來時,我們見所未見感到驚異。現在,我們以一天天的時日來看他感到不足,三年後以歲月來衡量他便感到有餘。差不多他是聖人了吧!你們爲什麼不一齊尊奉他爲神,爲他建立宗廟呢?』庚桑子聽到這種議論,面南而坐思考老聃的教導之言,心中感到不快。弟子們很奇怪。庚桑子說:『你們對我有什麼感到奇怪的呢?春天陽氣上升而百草禾苗生長,正逢功德的秋天而各種果實成熟。春季與秋季,難道無故就能這樣嗎?這是天道自然運行的必然結果。我聽說,至人,寂靜的居住在方丈的小室之中,而百姓隨心所欲優遊自適。現在畏壘山區的人民,都竊竊私語想把我敬奉於賢人之間,我難道是那種引人注目的人嗎!我面對老聃的教導而感到焦慮。』

弟子說:『不是這樣,深八尺,長一丈六尺的小水溝,大魚無法轉體,而小魚迴旋自如;六八尺高的小土丘,巨獸無法藏身,而妖狐卻爲之得意。況且尊賢授能,賞善施利,自古堯舜已是如此,何況畏壘山區人民呢?先生就聽他們的吧!』庚桑子說:『小子們,過來,含車的巨獸,單獨離開山林,就不免於受到網羅的禍患;吞船的大魚,因潮汐激盪而離水擱淺於岸,就會受螻蟻的困苦。所以鳥獸不厭山高,魚鱉不厭水深。要全形養性的人,隱身之所,也是不厭深遠罷了。況且,堯舜這兩個人,又有什麼值得稱讚的呢!象他們這樣辨別賢能善利,就象妄鑿垣牆而種茼蒿當牆一樣,選擇頭髮來梳,數著米粒來煮,竊竊小利又怎能救世呢!薦舉賢能則使人民相互傾軋,任用智者則使人民相互欺詐。這些事不足以使人民淳厚。人民營利之心切,於是有子殺父,臣殺君,白日偷盜,正午挖牆,我告訴你們,大亂的根源,必定起自堯舜時期,而遺害於千載之後。千載之後, 必定有人吃人的了!』

【注釋】

(1)役:門徒,弟子。古代弟子從事灑掃應對的雜活,所以稱爲『役者』。
(2)庚桑楚:人名,老聃弟子,姓庚桑,名楚。
(3)偏:獨。偏得,獨得。偏作不全解實誤。(偏,通遍)
(4)畏壘,高峻不平。一說山名。
(5)畫(huà)然:畛域,界限,引申爲喜好。
(6)挈然:挈猶揭。挈然:舉的樣子,引申爲標榜。
(7)擁腫:糊塗無知的樣子。與畫然知者對文,指非畫然而知者。舊註解淳樸實誤。
(8)鞅掌:失容的樣子。【詩·小雅·北山】有『或王事鞅掌』。毛傳:『鞅掌,失容也。』即後世講的野草不恭的樣子。與挈然仁者對文,指非挈然而仁者。爲使:爲庚桑楚的使役。
(9)大壤:即【逍遙遊】連叔所說『藐姑射山之神人,其神凝,使物不疵而年熟。』指大豐收。 壤,通穰,豐收。
(10)灑(xiǎn)然:指見所未見,耳目一新的樣子。灑:作濯解。舊註解吃驚或驚怪皆未盡其 意。異之:對他奇異。
(11)日計之而不足:指三年之前,每日盼望他有所作爲而不去作爲,所以說不足。
(12)歲計之而有餘:指三年後,物不疵癘,而大豐收,無爲是異於尋常的,所以說有餘。
(13)庶幾:差不多,近似。
(14)胡:何,爲何。屍:主,指古代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後來的祖先牌位。祝:祠廟中司祭禮的人。屍而祝之:以他爲祖宗。
(15)社而稷之:社、稷均作動詞,即爲他建立社稷,尊奉他爲神。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穀神。
(16)南面:與北居對立,指老聃居於南面,才面南而坐,非指君主。不釋然:不愉快,不高興。 此處『南面而不釋然』與【齊物論】中的『南面而不釋然』有所不同。
(17)弟子異之:弟子對庚桑楚感到奇怪。
(18)何異於予:爲什麼對我感到奇怪。
(19)百草生:指包括穀物的自然生長。

(20)得:通德,指功德。萬寶:指各種果實。(『正得秋』難解。此句當與上『春氣發而百草生』相對稱,因而『正得秋』乃『秋正得』之誤倒。)
(21)無得:無故。然:這樣。
(22)屍居:象祖先牌位的寂靜而居。環:周圍。堵:一丈長的牆。
(23)倡狂:隨心所欲,縱恣迷妄。往:適,相忘。
(24)細民:小民,人民。
(25)竊:私。俎豆:奉祀。予:我。
(26)杓(dú):標準。(『杓』是星宿北斗之柄,一般用以爲勺柄。勺柄爲操勺者之所持,因有爲人掌握之意。引人注目)其:豈,難道。
(27)不釋:不高興,不愉快。
(28)尋:八尺,倍尋爲常。溝:溝洫。尋常之溝:指深八尺,廣十六尺的溝洫。
(29)巨魚:大魚。還(xuán):通旋,旋轉。
(30)鯢鰍:小魚。制:折,曲折迴旋。
(31)步仞:六尺爲步,八尺爲仞。
(32)巨獸:大獸。隱:藏。軀:身軀。
(33)㜸(nie)狐:妖孽的狐狸。㜸,通孽。祥:祥善。
(34)先善與利:先推舉善而有利的人。與:給與。
(35)以:通已。
(36)而況畏壘之民乎:這句的意思是,尊賢授能自堯舜起就是『先善與利』,庚桑楚被畏壘之民尊爲賢人也是如此。
(37)夫子:老師,聽:聽任,順從。
(38)函車之獸:口能含車的大獸。函:包含,包容,(通含)。『函車』與『吞舟』對文。
(39)介:個,獨。揚雄【方言】『獸無耦曰介。』【書·秦誓】:『如有一介臣。』【禮記·大學】作『若有一個臣。』二意皆爲單獨、一個的意思。
(40)網:用繩線織成的捕魚捉鳥獸的工具。罟:網的總名。【易·繫辭下】:『作結繩而爲罔罟。』
(41)碭(dàng)而失水:因潮汐激盪而離水擱淺於岸,碭,同盪。
(42)鳥獸不厭高:鳥不厭煩山高。
(43)生:性。
(44)眇(miǎo):通渺,高遠。
(45)二子:指堯、舜。
(46)辯:通辨,指辨別善利。
(47)垣牆:矮牆。殖:種植。蓬蒿:茼蒿的俗稱。
(48)簡:通柬,選擇。櫛(zhì):梳篦的總稱。此處指梳頭髮。
(49)軋:傾軋。
(50)盜:欺詐。
(51)數物:指舉賢,任知等事。
(52)厚民:利民。 (53)勤:勤快,努力。
(54)正晝:中午。
(55)日中:中午。穴阫:在牆上打洞。阫(pěi 又讀 pèi),牆。
(56)女:你。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