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97|回覆: 0

[其他] 【天工開物】卷4粹精詩解1攻稻多種家場禾多藉牛作種穀向石板擊取風車扇秕去殼用礱去膜用舂用碾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6-8 18:37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天工開物】卷4粹精詩解1攻稻多種家場禾多藉牛作種穀向石板擊取風車扇秕去殼用礱去膜用舂用碾
題文詩:

宋子有曰:天生五穀,以育民美,在其中有,

黃裳意焉.稻糠爲甲,麥麩爲衣,粟粱黍稷,

毛羽隱然.播精擇粹,道寧終秘.飲食知味,

食不厭精.杵臼之利,萬民以濟,取諸小過.

爲此者豈,非人貌而,合天者哉?稻刈獲後,

離稿取粒.束稿於手,擊取者半,聚稿於場,

曳牛滾石,以取者半.束手擊者,受擊之物,

或用木桶,或用石板.收穫之時,雨多霽少,

田稻交濕,不可登場,者以木桶,就田擊取.

晴霽稻干,則用石板,則甚便也.服牛曳石,

滾壓場中,視人手擊,力省三倍.作種穀恐,

磨去殼尖,減削生機.南方多種,之家場禾,

多藉牛力,來年作種,者則寧向,石板擊取.

稻最佳者,九穰一秕,倘若風雨,不時耘耔,

失節其則,六穰四秕,者容有之.凡去秕法.

南方盡用,風車扇去.北方稻少,用揚場法,

即以揚麥,黍者揚稻,蓋不若風,車之便也.

凡稻去殼,用礱去膜,用舂用碾.水碓主舂,

兼併礱功,燥干谷入,碾亦省礱.礱二種一,

用木爲之,截木尺許,質多用松,斫合成大,

磨形兩扇,鑿縱斜齒,下合植榫,穿貫上合,

空中受谷.木礱攻米,二千餘石,其身乃盡.

木礱穀不,甚燥者入,礱亦不碎,入貢軍國,

漕儲千萬,皆出此中.一爲土礱,析竹匡圍,

成圈內實,潔淨黃土,上下兩面,各嵌竹齒.

上合空受,谷其量倍,於木礱穀,稍滋濕者,

入中即碎.土礱攻米,二百石其,身乃朽凡;

木礱必用,健夫土礱,孱婦弱子,可勝其任.

庶民饔飧,皆出此中.凡既礱則,風扇以去,

糠秕傾入,篩中團轉.未剖破者,浮出篩面,

重複入礱.凡篩大者,圍長五尺,小者半之,

大者中心,偃隆而起,健夫利用.小者弦高,

二寸平凹,婦子所需.稻篩之後,入臼而舂,

臼亦兩種.八口以上,家掘地藏,石臼其上,

臼量大者,容量五斗,小者半之.橫木穿插,

碓頭碓嘴,治鐵爲之,醋滓合上,足踏其末,

而舂之也.不及則粗,太過則粉,精糧從此,

出焉晨炊,無多者斷,木爲手杵,其臼或木,

或石受舂.既舂以後,皮膜成粉,名曰細糠,

以供犬豕.荒歉之歲,人亦可食.細糠隨風,

扇播揚分,去則膜塵,淨盡後而,粹精見矣.

凡水碓也,山國之人,居河濱者,之所爲也.

攻稻法省,人力十倍,人樂爲之.引水成功,

筒車灌田,同一制度.設臼多寡,值流水少,

而地窄者,或兩三臼;流水洪而,地室寬者,

即並列十,臼無憂也.江南信郡,碓法巧絕.

蓋水碓所,愁者埋臼,之地卑則,洪潦爲患,

高則承流,不及信郡,造法即以,一舟爲地,

撅樁維之.築土舟中,陷臼其上.中流微堰,

石樑而碓,已造成不,煩扱木壅,坡之力也.

又有一舉,三用者激,水轉輪頭,一節轉磨,

成面二節,運碓成米,三節引水,灌於稻田,

此心計無,遺者所爲.河濱水碓,國有老死,

不見礱者,去糠去膜,皆以臼相,終始惟風,

篩之法則,無不同也.凡碾砌石,爲之承藉,

轉輪皆石.牛犢馬駒,惟人所使,一牛力日.

可得五人.但入其中,者必極燥,稍潤碎斷.  

【原文】
宋子曰:天生五穀以育民,美在其中,有『黃裳』之意焉②。稻以糠爲甲,麥以麩爲衣,粟、粱、黍、稷毛羽隱然③。播精而擇粹,其道寧終秘也④。飲食而知味者,食不厭精⑤。杵臼之利,萬民以濟,蓋取諸『小過』⑥。爲此者豈非人貌而天者⑦哉?

【注釋】
①粹精:【易·乾】:『大哉干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此處言糧食之加工,使其更加純粹。
②有『黃裳』之意焉:【易·坤】:『黃裳,元吉。象曰:'黃裳元吉」,美在中也。』在此借喻糧食顆粒外有黃衣包裹,而其精華則在其中。
③毛羽隱然:毛羽,與前之『甲』、『衣』均指糧食顆粒的外殼。毛羽隱然,指粟粱等爲羽片狀外殼所包裹。
④播精而擇粹,其道寧終秘也:播:此即簸揚之簸字。簸取其精而擇其粹,其中的道理終究是會爲人所揭開的。
⑤食不厭精:【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⑥杵臼(chǔ jiù)之利,萬民以濟,蓋取諸『小過』:『小過』爲【易】之卦名,其象『艮下震上』。艮爲山,震爲木,正是木杵搗石臼之形。
⑦人貌而天者:雖然是人的行爲,卻能合於天道。                  

【譯文】

宋先生講過:自然界中生長的各種穀物養活了人,五穀中精華和美好的部分,都包藏在如同金黃外衣的穀殼下,帶有【易經】中所說的『黃裳』,有美在其中的意味。稻穀以糠皮作爲甲殼,麥子用麩皮當做外衣,粟、粱、黍、稷都如同隱藏在毛羽之中。通過揚簸和碾磨等工序將穀物去殼、加工成米和面,這些方法對於人們難道永遠是一種秘密嗎?講究飲食滋味的人們,都希望糧食加工得越精美越好。靠著杵臼的使用,人們解決穀物加工的問題而帶來了巨大的便利,這大概是受到了【易經】中『小過』一卦的卦意的啟示吧。發明這一系列方法的人,難道不是憑藉人類的超凡才智而只是憑神秘的天意嗎?

攻稻
【原文】
凡稻刈獲之後,離稿取粒。束稿於手而擊取者半,聚稿於場而曳牛滾石以取者半。凡束手而擊者,受擊之物或用木桶,或用石板。收穫之時雨多霽少,田稻交濕不可登場者,以木桶就田擊取。晴霽稻干,則用石板甚便也。
凡服牛曳石滾壓場中,視人手擊取者力省三倍。但作種之谷,恐磨去殼尖,減削生機。故南方多種之家,場禾多藉牛力,而來年作種者則寧向石板擊取也。
凡稻最佳者九穰一秕①,倘風雨不時,耘耔失節,則六穰四秕者容有之。凡去秕,南方盡用風車扇去。北方稻少,用揚法,即以揚麥、黍者揚稻,蓋不若風車之便也。
凡稻去殼用礱②,去膜用舂、用碾。然水碓主舂,則兼併礱功,燥干之谷入碾亦省礱也。凡礱有二種,一用木爲之,截木尺許(質多用松),斫合成大磨形,兩扇皆鑿縱斜齒,下合植榫穿貫上合,空中受谷。木礱攻米二千餘石,其身乃盡。凡木礱,谷不甚燥者入礱亦不碎,故入貢軍國漕儲千萬,皆出此中也。一土礱,析竹匡圍成圈,實潔淨黃土於內,上下兩面各嵌竹齒。上合空受谷,其量倍於木礱。谷稍滋濕者入其中即碎斷。土礱攻米二百石,其身乃朽。凡木礱必用健夫,土礱即孱婦弱子可勝其任。庶民饔飧皆出此中也。
凡既礱,則風扇以去糠秕,傾入篩中團轉。谷未剖破者浮出篩面,重複入礱。凡篩大者圍五尺,小者半之,大者其中心偃隆而起,健夫利用。小者弦高二寸,其中平窒(窪),婦子所需也。
凡稻米既篩之後,入臼而舂,臼亦兩種。八口以上之家掘地藏石臼其上,臼量大者容五斗,小者半之。橫木穿插碓頭(碓嘴治鐵爲之,用醋滓合上),足踏其末而舂之。不及則粗,太過則粉③,精糧從此出焉。晨炊無多者,斷木爲手杵,其臼或木或石以受舂也。既舂以後,皮膜成粉,名曰細糠,以供犬豕之豢。荒歉之歲,人亦可食也。細糠隨風扇播揚分去,則膜塵淨盡而粹精見矣。
凡水碓,山國之人居河濱者之所爲也。攻稻之法省人力十倍,人樂爲之。引水成功,即筒車灌田同一制度也。設臼多寡不一。值流水少而地窄者,或兩三臼;流水洪而地室寬者,即並列十臼無憂也。
江南信郡④碓之法巧絕。蓋水碓所愁者,埋臼之地卑則洪潦爲患,高則承流不及。信郡造法即以一舟爲地,撅樁維之⑤。築土舟中,陷臼於其上。中流微堰石樑,而碓已造成,不煩扱木壅坡之力也。又有一舉而三用者,激水轉輪頭,一節轉磨成面,二節運碓成米,三節引水灌於稻田,此心計無遺者之所爲也。凡河濱水碓之國,有老死不見礱者,去糠去膜皆以臼相終始,惟風篩之法則無不同也。
凡碨⑥砌石爲之,承藉、轉輪皆用石。牛犢、馬駒惟人所使,蓋一牛之力,日可得五人。但入其中者,必極燥之谷,稍潤則碎斷也。        

【注釋】
①九穰(ránɡ)一秕:十個穀殼中九個飽滿,一個空癟。
②礱(lónɡ):破殼去谷的碾磨型農具。
③不及則粗,太過則粉:用力不及則米粗,用力過大則米碎。
④信郡:廣信府,今江西上饒一帶。
⑤以一舟爲地,撅樁維之:把一條船當成安裝水碓之地,在岸上打下木樁,用繩把船拴牢。
⑥碨(wèi):即磨。(碾nian)

【譯文】
稻子收割之後,就要進行脫粒。脫粒的方法中,用手握稻稈摔打來脫粒的約占一半,把稻子鋪在曬場上,用牛拉石磙進行脫粒的也占一半。手工脫粒是手握稻稈在木桶上或石板上摔打。稻子收穫的時候,如果遇上多雨少晴的天氣,稻田和稻穀都很潮濕,不能把稻子收到曬場上去脫粒時,就用木桶在田間就地脫粒。如果遇上晴天稻子也很乾,使用石板脫粒也就很方便了。
用牛拉石磙在曬場上壓稻穀,要比手工摔打省力三倍。但是留著當稻種的稻穀,恐怕被磨掉保護谷胚的殼尖而使種子發芽率減弱,因此南方種植水稻較多的人家,大部分稻穀都是用牛力脫粒,但是留爲種子的稻穀就寧可在石板上摔打脫粒。
最好的稻穀是其中九成是飽滿的穀粒,只有一成是秕谷。如果風雨不調,耘耔不及時,那麼稻穀也可能出現只有六成飽滿而四成是秕子的情況。去掉秕谷的方法,南方都用風車扇去。北方稻子少,多用揚場的方法,也就是用揚麥子和黍子那樣的辦法來揚稻子,這總的來說不如用風車那樣方便。
稻穀去掉穀殼用的是礱,去掉糠皮用的是舂或者碾;但是用水碓來舂,也就同時起了礱的作用。乾燥的稻穀用碾加工也可以不用礱。礱有兩種:一種是用木頭做的,鋸下一尺多長的原木(多用松木)砍削併合成磨盤形狀,兩扇都鑿出縱向的斜齒,下扇安一根軸穿進上扇,將上扇中間挖空以便稻穀能從孔中注入。木礱如果加工到二千多石米就不能再用了。用木礱加工,即便是不太乾燥的稻穀也不會被磨碎,因此上繳的軍糧和官糧,無論是大量運走或就地儲藏的大量稻穀都要用木礱加工。另一種是土礱,破開竹子編織成一個圓筐,中間用乾淨的黃土填充壓實,上下兩扇都鑲上竹齒,上扇安個竹篾漏斗用來裝稻穀。稻穀從上扇用竹篾圍成的孔中注入,土礱的裝谷量比木礱要多一倍。稻穀稍微潮濕一點,在土礱中就會磨碎。土礱加工二百石米就壞了。使用木礱的必須是身體強壯的勞動力,而土礱即使是體弱力小的婦女兒童也能勝任。老百姓吃的米都是用土礱加工的。

稻穀用礱磨過以後,要用風車扇去糠秕,然後再倒進篩子裡團團篩過,未破殼的稻穀便浮到篩面上來,再倒入礱中進行加工。大的篩子周長五尺,小的篩子周長約爲大篩的一半。大篩的中心稍微隆起,供強壯的勞動力使用;小篩的邊高只有二寸,中心微凹,供婦女兒童使用。
稻米篩過以後,放到臼里舂,臼也有兩種。八口以上的人家,一般是在地上挖坑埋石臼。大臼的容量是五斗,小臼的容量約爲大臼的一半。另外用橫木一條穿插入碓頭(碓嘴是用鐵做的,用醋滓將它和碓頭黏合上),用腳踩踏橫木的末端舂米。舂得不夠時,米就會粗糙,舂得太過分,米就細碎了,精米都是這樣加工出來的。人口不多的人家就截木做成手杵,用木頭或石頭做臼來舂米。舂過以後糠皮都變成了粉,叫做『細糠』,用來餵豬狗。遇到荒年,人也可以吃。細糠被風車扇淨後,糠皮灰塵都去除乾淨,留下的就是加工出來的大米了。
水碓是山區住在河邊的人們創造的。用它來加工稻穀,要比人工省力十倍,因此人們都樂意使用水碓。利用水力帶動水碓和利用筒車澆水灌田是同樣的方法。設臼的多少沒有一定的限制,如果流水量小而地方也狹窄,就設置兩至三個臼。如果流水量大而地方又寬敞,那麼並排設置十個臼也不成問題。

江西上饒一帶建造水碓的方法非常巧妙。建造水碓的困難在於選擇埋臼的地方,如果臼石設在地勢低處,可能會被洪水淹沒,臼石設在地勢太高的地方,水又流不上去。上饒一帶造水碓的方法是用一條船作爲地,把船系在木樁上。在船中填土埋臼,再在河的中流築一個小石壩,這樣小碓也就造成功了,打樁築坡的勞力也就可以節省下來了。此外,水碓還有一舉三用:利用水流的衝擊來使水輪轉動,用第一節帶動水磨磨麵,第二節帶動水碓舂米,第三節用來引水澆灌稻田,這是考慮得非常周密的人們所創造的。在使用水碓的河濱地區,有人一輩子也沒有見過礱,那裡的稻穀去殼去糠皮始終都是用臼,唯獨使用風車和篩子,各個地方都相同。
碾則是用石頭砌成的,碾盤和轉輪都是用石頭做的。用牛犢或馬駒來拉碾都可以,隨人自便。一頭牛干一天的勞動量,相當於五個人一天的勞動量,但是要碾的稻穀必須是曬得很乾燥的,稍微潮濕一點兒,米就細碎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