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韜·龍韜2論將】詩解五材十過置將必慎 題文詩: 武王問其,論將之道,太公對曰:將道之有, 五材十過.五材者勇,智仁信忠.勇不可犯, 智不可亂,仁則愛人,信則不欺,忠無二心. 所謂十過,君必心明:勇而輕死,急而心速, 貪而好利,仁而不忍,智而心怯,信喜信人, 廉不愛人,智而心緩,剛愎自用,懦喜任人. 勇而輕死,可激怒暴;急而心速,可久拖之; 貪好利者,可遺賄賂;不忍人者,可勞疲之; 智心怯者,可窘脅迫;喜信人者,可誑騙之; 不愛人者,可侮辱之;智心緩者,可突襲之; 剛毅自用,可事算計;喜任人者,可愚弄欺. 故兵也者,國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於將. 將者國輔,先王所重.故放置將,不可不察. 兵不兩勝,亦不兩敗.兵出逾境,期不十日, 不有亡國,則其必有,破軍殺將.王者必慎.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論將之道奈何?』 太公曰:『將有五材十過①。』 武王曰:『敢問其目②?』 太公曰:『所謂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勇則不可犯,智則不可亂,仁則愛人,信則不欺,忠則無二心。』 所謂十過者:有勇而輕死者,有急而心速者,有貪而好利者,有仁而不忍③者,有智而心怯者,有信而喜信人者,有廉潔而不愛人④者,有智而心緩者,有剛毅而自用者,有懦而喜任人者。勇而輕死者,可暴也;急而心速者,可久也;貪而好利者,可遺也;仁而不忍人者,可勞也;智而心怯者,可窘⑤ 也;信而喜信人者,可誑也;廉潔而不愛人者,可侮也;智而心緩者,可襲也;剛毅而自用⑥者,可事也;懦而喜任⑦人者,可欺也。 故兵者,國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於將。將者,國之輔,先王之所重也。放置將不可不察也。故曰,兵不兩勝,亦不兩敗。兵出逾境,期不十日, 不有亡國,必有破軍殺將。』 武王曰:『善哉!』 注釋: ①材:指優秀的品質。過,缺點,不良的品質。 ②目:細節,細目。 ③不忍:不忍心傷害別人。此處指對軍中各種違紀行為流於姑息。 ④不愛人:指將帥為保持自身廉潔,對部屬過於苛求,不能給予士兵物質上的優厚待遇。 ⑤窘:困迫,束手無策。 ⑥自用:剛愎自用。 ⑦任:依賴。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評論將帥的原則是什麼?』 太公回答說:『將帥應具備五種美德,避免十種缺點。』 武王說:『請問它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太公說:『所謂將帥的五種美德就是:勇敢、明智、仁慈、誠信和忠貞。勇敢就不會被侵犯,明智就不會被擾亂,仁慈就會愛護士卒,誠信就不會欺騙別人,忠貞就不會懷有二心。 所謂十種缺點就是:勇敢而輕於赴死,急躁而急於求成,貪婪而好利,仁慈而流於姑息,聰明而膽小怕事,誠信而輕信別人,廉潔而刻薄部下,多謀而優柔寡斷,堅強而剛愎自用,懦弱而依賴別人。勇敢而輕死的,可以激怒他;急躁而急於求成的,可以持久而拖垮他;貪婪而好利的,可以賄賂他;仁慈而流於姑息的,可以騷擾疲憊他;聰明而膽小怕事的,可以脅迫他;誠信而輕信別人的,可以欺騙他;廉潔而刻薄的,可以侮辱他;多謀而寡斷的,可以突襲他;堅強而剛愎自用的,可以算計他,懦弱而依賴別人的,可以愚弄他。 戰爭,是國家的大事,它關繫着國家的存亡,國家的命運掌握在將帥手裏。將帥,是國家的輔佐,為歷代君王所重視,因此任命將帥不可不認真審察。所以說,戰爭的雙方不可能都取得勝利,也不可能都遭到失敗。只要軍隊越出國境,不出十天,不是一方亡國,就必然是另一方破軍殺將。』 武王說:『說得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