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禎農書】百穀譜1谷屬4大小麥青稞附詩解2麥熟帶青收半候熟收半晚堆碾翻揚場蒼耳碎銼拌曬趁熱收 題文詩:
韓氏直說,雲四五月,麥熟帶青,收一半候, 熟收一半,若過熟乃,收則拋費.每日至晚, 即便載麥,上場堆積,用苫繳覆,以防雨作. 如天晴乘,夜載上場,薄攤使之,易干碾過, 一遍翻過,又碾一遍,起秸下場,揚子收起, 直待所收,麥子碾盡,將以前未,淨稈再碾; 如此可一,日一場比,及收盡時,三分中已, 碾其二分.古語云收,麥如救火;若少遲慢, 一值陰雨,即爲災傷,況且遷延,過時秋苗, 亦妨鋤治.北方芟麥,釤綽腰籠,一人日可, 收麥數畝.南方收麥,鐮割手把,種麥少故. 若力省而,工倍當以,北方爲法.貯藏之法, 不可不明:大凡曬大,小麥須六,月掃場地, 候地毒熱,眾手薄攤,取蒼耳碎,銼拌曬至, 未時趁熱,收起可以,二年不蛀.更欲曬止, 在立秋前,若立秋後已有蟲生,恐無益矣. 夫大小麥,北方所種,極廣大麥,可作粥飯, 甚爲出息,小麥磨麵,可作餅餌,飽而有力. 若用廚工,造之尤爲,珍味充食,所用甚多. 故春秋惟,麥禾不收,則書之蓋,重其闕也. 世又有所,謂青棵麥,不過名與,大小麥頗, 異爾播種,畝用八升,與大麥同,時熟好收, 畝得四石,每石得磨,面八九斗,堪作餅餌, 磨盡無麩,打時稍難,惟伏日用,碌碡碾過, 亦助二麥,不足之用.顆粒歸倉,倉廩足民, 則知禮節,食爲民天,農者國本,本立道生.
【原文】2
韓氏直說,雲:『』四五月麥熟,帶青收一半,候熟收一半,若過熟則拋費。每日至晚,即便載麥上場堆積,用苫繳覆,以防雨作。如天晴,乘夜載上場,薄攤,使之易干,碾過一遍,翻過,又碾一遍,起秸下場,揚子收起,直待所收麥子都碾盡,將以前未淨秸稈,再碾;如此可一日一場,比及收盡時分,三分中已碾其二分。古語云:『收麥如救火』,若少遲慢,一值陰雨,即爲災傷,況遷延過時,秋苗亦妨鋤治。北方芟麥,用釤,綽,腰籠,一人日可收麥數畝。南方收麥,鐮割手(把),所種麥少故也。若力省而工倍,當以北方爲法【釤綽腰籠見農器譜】。 然貯藏之法,尤不可不明:大凡曬大小麥,須六月掃場地,候地毒熱,眾手薄攤,取蒼耳碎銼,拌曬至未時,趁熱收,可二年不蛀。更欲曬,亦止在立秋前,若立秋後,則已有蟲生,恐無益矣。夫大小麥,北方所種極廣,大麥可作粥飯,甚爲出息,小麥磨麵,可作餅餌,飽而有力。若用廚工造之,尤爲珍味充食,所用甚多。故【春秋】惟麥禾不收則書之。蓋重其闕也。世又有所謂青棵麥,不過名與大小麥頗異爾,種,畝用子八升,與大麥同時熟;好收,畝得三四石,每石得面八九斗,堪作餅餌,磨盡無麩,但打時稍難,惟伏日用碌碡碾過,亦助二麥不足之用也 【譯文】2
【韓氏直說】說: 『(五六月)麥熟時,帶青收一半,黃熟收一半:如果過熱才收,就會受損耗。每天到傍晚,隨即用車載運割麥上場堆職,用草苫蓋嚴,防備下雨。如若天晴,連夜載運上場,薄薄攤開,使它容易干。碾過一遍,翻轉,又碾一遍,隨即起出麥秸下場;把碾下的麥子揚淨收好。一直到所割的麥全部碾完了,,回頭又把上次沒碾淨的麥秸再碾。這樣,可以一日碾一場,到麥全部割完的時候,三分中已經爆過二分了。古語說:『收麥如救火。』如果稍有遲緩,一遇陰南,便蒙受災害。何況遷延過時,也誤了秋收作物的中耕管理。』[按]。 北方割麥,用彩刃、麥雛、腰筆,一人一天可收幾畝。南方收麥用鐮刀割,然後紮成把,這是由於麥少的緣故。假若嬰省力而功效加倍,當採用北方的方法。(釤刃、麥綽,腰籠,見【農器譜】)。 還有貯藏的方法,更不可不懂得。凡是曬大小麥,領在六月:掃淨曬場,到場地曬得極熱時,大家齊手把麥子薄薄地攤曬在地上,預先拿蒼耳鍘碎了拌和進去一起曬。到未時,趁熱收貯起來,可以二年不蛀。(如有陳麥)要再曬,也只能在立秋以前,如在立秋後,已有密蟲活動,恐怕沒有益處了。
大小麥,北方種得很廣。大麥可以煮粥燒飯吃,可節省很多正糧。小麥磨成麵粉,可以作餅餌,耐飢有力;如果由廚師饌制,尤能成爲珍美食品。小麥作爲食糧,消費量很多。所以【春秋】惟獨麥子、穀子收成不好,便記上一筆。這是重視它的歉缺。
世上又有所謂青稞麥①,[也是麥員],不過名稱跟大小麥不同罷了。播種量,一畝用八升種子。它與大麥同時成熟。收成好,一畝可收到三四石。每石可磨麵八九斗,可以作餅餌。磨盡沒有麩。但是脫粒稍爲難些,惟有在(大晴天]用碌碡磙碾過才行。 這也可以助(大、小)二麥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