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日報 文 /浙江 俞益萍
在古代,『釋』這個字可以表達很多意思,和其他字連在一起用,常常還具有特殊的含義。先來看【康熙字典】對『釋』這個字的解釋:
其一,『解也』,也就是『解釋』的意思。【說文解字】說,『釋』是從『采』這個字來的,『採取其分別物也』,由此『解』也引申出辨別和分析之意。其二,『舍也』,即捨棄或放棄。例如【管子・霸行篇】中有這樣的句子:『釋實而攻虛,釋堅而攻,釋難而攻易。』其三,『消也,散也』。融化,消融,都可用『釋』來表示。其四,『放也』,意爲放下或放開。另外還有『廢也』(廢棄)、『遺也』(丟下)等意思。
依據這些含義,出現了許多帶釋字的詞組和用語。在古代,無論出仕做官還是棄官不做,都可用『釋』來表達。做官可以說『釋褐』或『釋F』。褐,就是粗布,穿粗布衣的人就是平民百姓;F,古代多指草鞋,所以脫下粗布衣服和草鞋,就表示去做官。棄官古時可用『釋紱』表示,紱是系印紐的絲繩,解下官印,就是不做官了。
古人講究禮儀,學生對老師要行『釋菜』禮。這一禮節源於古時的習俗。漢代鄭眾說:『古者,士見於君,以雉爲贄;見於師,以菜爲贄。』『贄』就是禮物,『雉』是野雞,『菜』按照鄭眾的說法爲『蔬食菜羹之菜』,就是素食,古時常指那些可食用的野生植物。
這就是說,古時讀書人見君要敬獻野雞,見老師則要拿『菜』,後者以後就變成了尊師的儀式。在古代,學生入學之始,都要先行『釋菜』禮,以此表示對老師的恭敬和學習的誠心,即所謂的『始入學必釋菜,禮先師也。』
『釋菜』也是祭祀孔子的一種重要的儀式,中國曆朝歷代也都有定期向孔廟行『釋菜』禮的規定。清朝新科進士還要舉行『釋褐釋菜』禮,即在步入仕途之際,要敬謝先師孔子。
清代『釋菜』的祭品主要爲芹、棗、栗,依然是素食。
『釋幣』也是一種禮儀,但行使的對象是神靈和宗廟。『幣』就是『幣帛』,古指財物,古人用作禮物互贈。『釋幣』是以『幣帛』來求告神靈。
由於佛祖爲釋迦牟尼佛,所以後來佛門弟子都稱自己爲『釋子』,外人稱他們爲『釋氏』。和佛教相關的還有『釋門』,意爲佛門,『歸正釋門』即爲皈依佛教;『釋家』亦指佛教或佛教徒。
『釋』也常用來表示人的行爲和精神狀態。『釋勤』意爲解除辛勞,讓自己放鬆。『釋憒』表示消除心煩意亂的情緒,古人說『消愁釋憒』,就是指排解憂愁和煩悶。
『釋尤』意思是除去怨恨,清代李漁在其【閒情偶記・頤養・行樂】文中用了『止怨釋尤』的說法。
『釋憾』也有消除怨恨的意思。明代方孝孺在【象山王府君行狀】中說府君『明而能斷』,『爭鬥相訟者……聞一言釋憾而去。』意思是說府君的話讓爭鬥雙方消除了怨恨。此外,『釋憾』還有通過報復別人來排解自己怨恨的意思。
此外,寬赦別人可用『釋宥』來表示,解除軍事行動可說『釋旅』,說明情況並賠禮道歉是『賠釋』,徹底消解疑問或疑慮是『洞釋』,無罪釋放稱爲『逐釋』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