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新序》卷7士诗解11饥者不食嗟来之食袁旌目不食盗之食而死鲍焦易丑轻死 题文诗: 昔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食之, 饥者蒙袂,接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以食, 右执饮曰:嗟者来食!饿者扬其,目视之曰: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此.从而谢终, 不食而死.曾子闻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 谢也可食.廉者不食,嗟来之食.东方有士, 曰袁旌目,将有所适,而饥于道,孤父之盗, 丘人见之,下壶餐与,之袁旌目,三𫗦能视, 仰而问焉.鲍焦衣弊,肤见挈畚,将蔬而遇, 子贡将于,道子贡曰:吾子何以,至此也哉? 焦曰天下,遗德教者,众矣吾何,曰子谁也? 曰我孤父,之盗丘人.袁旌目曰:嘻汝乃盗, 何为食我?以吾不食.两手据地,呕之不出, 喀喀然遂,伏地而死.县名胜母,曾子不入, 邑号朝歌,墨子回车.故孔子席,不正不坐, 割亦不正,不食不饮,盗泉之水,积正旌目, 不食而死,洁之至也.以不至此.吾闻之世, 不己知而,行之不已,是爽行也;上不己知, 干之不止,者是毁廉.行爽廉毁,然且不舍, 惑于利也.子贡乃曰:吾闻之也,非其世者, 不生其利,污其君者,不履其土.今吾子污, 其君而履,其土非其,而将其蔬,此诸之有? 焦曰呜呼!吾闻贤者,重进轻退,廉者易丑, 而轻死也.弃蔬立槁,死于洛水.君子闻曰: 廉夫刚哉!夫山锐则,不高水狭,而不能深, 行特者其,德不厚也,志与天地,疑者其为, 人不祥也.鲍子可谓,不祥矣其,节度深浅, 适至而止.诗曰已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原文》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接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此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注释】 出处:出自春秋战国戴圣的《礼记·檀弓》。 黔敖:春秋时期齐国的贵族。
辑,拖。屦,古代用麻、葛制成的鞋。蒙袂辑屦:用衣袖蒙着脸步拖拉。
奉:同“捧”,端着。
执:拿。
嗟(jiē):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语气词,喂 ①本节选自《植弓》下.②食(si):拿饭给人吃.(3)蒙袂(mei):用衣袖蒙着脸.辑屦(jv):身体物理迈不开步子的样子.(4)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5)嗟: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6)从:跟随.谢:表示歉意.(7)微:不应当.与: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译文】 齐国出现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送给路过饥饿的人。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莽撞地走来。黔敖左手拿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不接受那种呼喝的施舍,才落到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终饿死了。 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该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则可以去吃.” 《原文》 东方有士曰袁旌目,将有所适,而饥于道,孤父之盗丘人也见之,下壶餐以与之。袁旌目三𫗦而能视,仰而问焉。曰:“子谁也?”曰:“我孤父之盗丘人也。”袁旌目曰:“嘻!汝乃盗也,何为而食我?以吾不食也。”两手据地而欧之,不出,喀喀然,遂伏地而死。县名为胜母,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子回车。故孔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不饮盗泉之水,积正也。旌目不食而死,洁之至也。【注释】《吕氏春秋》季冬纪-介立 县名为胜母,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子回车: 在《尸子》中,讲到了体现孔子节操高尚的两个故事,“孔子至于胜母,暮矣而不宿。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这里说的是孔子到达胜母这一个地方的时候,天色虽晚,但是孔子并没有在这里住宿;当孔子路过盗泉的时候,虽然已经口渴了,但也没有去饮用盗泉之水,这是因为他非常讨厌这两个地方的名字。到了汉代,盗泉开始在文献中频繁出现。《淮南子》对盗泉、胜母故事的讲述与《尸子》有所不同,“曾子立孝不过胜母之闾,墨子非乐不入朝歌之邑,曾子立廉不饮盗泉,所谓养志者也”。在这个版本中,不过胜母之闾、不饮盗泉之水的君子不再是孔子,而是都换成了曾子,除此之外,还加入了不入朝歌之邑的墨子。 【译文】 东方有个士名叫爱旌目,将要到某地去,却饿晕在路上。狐父那个地方一个名叫丘的强盗看见了,摘下盛有水饭的壶去喂他。爱旌目咽下三口之后眼睛才能看见,他问;“你是干什幺的?”回答说:“我是狐父那个地方的人,名叫丘。”爰旌目说。“你不是强盗吗?为什么给我吃东西?我信守节义决不吃你的食物!”说罢,两手抓地往外吐那咽下去的饭,吐不出来,喀喀一阵就趴在地上死了。 《原文》 鲍焦衣弊肤见,挈畚将蔬,遇子贡将于道。子贡曰:“吾子何以至此也?”焦曰:“天下之遗德教者众矣!吾何以不至于此也。吾闻之,世不己知,而行之不己者,是爽行也;上不己知,而干之不止者,是毁廉也。行爽廉毁,然且不舍,惑于利者也。”子贡曰:“吾闻之,非其世者不生其利,污其君者,不履其土。今吾子污其君而履其土,非其而将其蔬,此诸之有哉?”鲍焦曰:“呜呼!吾闻贤者重进而轻退,廉者易丑而轻死。”乃弃其蔬而立,槁死于洛水之上。君子闻之曰:“廉夫刚哉!夫山锐则不高,水狭而不深,行特者其德不厚,志与天地疑者,其为人不祥。鲍子可谓不祥矣,其节度深浅,适至而止矣。”诗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注释】出自《韩诗外传》卷1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出自(《诗经·北门》)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①。终②窭③且贫,莫知我艰。已④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⑤哉! 注释 ①殷殷:忧伤的样子。②终:既。③窭(jù):房屋窄小而简陋。④已:止,意即不再提起。焉、哉:均为语气词。⑤谓之何:还说什么呢 译文:我从北门走出去,忧郁我心愁满怀。家境寒酸贫如洗,无人知晓我之艰。算了吧,就算了吧!老天如此来安排,再说什么也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