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詩外傳】卷2詩解1華元以誠告子反得以解圍全二國命禍福相反嬰聞衛世子不肖故泣 題文詩: 昔楚莊王,圍宋有七,日之糧曰:盡此不克, 將去而歸.於是乃使,司馬子反,乘堙而窺, 宋城宋使,華元乘堙,應之子反,問曰子之, 國何若矣?華曰憊矣!易子而食,析骸爨之. 子反曰甚,矣憊雖然,吾聞圍者,之國箝馬, 而抹之使,肥者應客,何子之情?華元曰吾, 聞君子見,人之困則,矜之小人,見人之困, 則幸之吾,望見吾子,似於君子,是以情也. 子反曰諾.子其勉之!吾軍亦有,七日糧爾! 揖去子反,告莊王王,問曰若何?子反曰憊!易子而食,骸而爨之.莊王曰嘻!甚矣憊今, 得此而歸.子反曰否,吾已告之,曰軍亦有, 七日糧爾.莊王怒曰:吾使子視,之曷告之? 子反曰區,區宋猶有,不欺之臣,何以楚國, 無乎吾是,以告之也.莊王曰雖,然吾子今, 得此歸爾.子反乃曰:王請處此,臣請歸耳. 王曰子去,我而歸吾,孰與處此?吾從子歸. 遂師而歸.君子善其.平已華元,誠告子反, 得以解圍,全二國命.詩經有雲:彼姝者子, 何以告之.君子善其,以誠相告.君子真誠, 感天動地.魯監門女,嬰相從績,中夜泣涕. 其偶曰何,謂而泣也?嬰曰聞衛.世子不肖. 所以泣也.其偶曰衛,世子不肖,諸侯之憂, 子曷為泣?嬰曰吾聞.異乎子言.昔者宋之, 桓司馬得,罪於宋君,出於魯其,馬佚而驏, 吾園而食,園葵是歲,吾聞園人,亡利之半. 越王勾踐,起兵攻吳,諸侯畏威,魯往獻女, 吾姊與焉,兄往視之,道畏而死.越兵威者, 吳也兄死,者我兄也.由是觀之,禍福相反. 衛世子甚,不肖好兵,吾男弟三,能無憂乎? 詩經有曰:大夫跋涉,我心則憂.是非類乎! 【原文】 楚莊王圍宋,有七日之糧,曰:『盡此而不克,將去而歸。』於是使司馬子反乘闥而窺宋城,宋使華元乘闥而應之。子反曰:『子之國何若矣?』華元曰:『憊矣!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爨之。』子反曰:『嘻!甚矣憊。雖然,吾聞圍者之國,箝馬而抹之,使肥者應客。今何吾子之情也?』華元曰:『吾聞君子見人之困則矜之,小人見人之困則幸之。吾望見吾子似於君子,是以情也。』子反曰:『諾。子其勉之矣!吾軍有七日糧爾!』揖而去。子反告莊王,莊王曰:『若何?』子反曰:『憊矣!易子而食之,骸而爨之。』莊王曰:『嘻!甚矣憊。今得此而歸爾。』子反曰:『不可。吾已告之矣,曰:軍亦有七日糧爾。』莊王怒曰:『吾使子視之,子曷為而告之?』子反曰:『區區之宋,猶有不欺之臣,何以楚國而無乎?吾是以告之也。』莊王曰:『雖然,吾子今得此而歸爾。』子反曰:『王請處此,臣請歸耳。』王曰:『子去我而歸,吾孰與處乎此?吾將從子而歸。』遂師而歸。君子善其平已也,華元以誠告子反,得以解圍,全二國之命。詩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君子善其以誠相告也。 【注釋】1,出自先秦公羊高的【宋人及楚人平】 外平不書,此何以書?大其平乎己也。何大其平乎己?莊王圍宋,軍有七日之糧爾!盡此不勝,將去而歸爾。於是使司馬子反乘堙而窺宋城。宋華元亦乘堙而出見之。司馬子反曰:『子之國何如?』華元曰:『憊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司馬子反曰:『嘻!甚矣,憊!雖然,吾聞之也,圍者柑馬而秣之,使肥者應客。
是何子之情也?』華元曰:『吾聞之:君子見人之厄則矜之,小人見人之厄則幸之。吾見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於子也。』司馬子反曰:『諾,勉之矣!吾軍亦有七日之糧爾!盡此不勝,將去而歸爾。』揖而去之。
反於莊王。
莊王曰:『何如?』司馬子反曰:『憊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莊王曰:『嘻!甚矣,憊!雖然,吾今取此,然後而歸爾。
』司馬子反曰:『不可。臣已告之矣,軍有七日之糧爾。』 莊王怒曰:『吾使子往視之,子曷為告之?』司馬子反曰:『以區區之宋,猶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無乎?是以告之也。』莊王曰:『諾,舍而止。雖然,吾猶取此,然後歸爾。』司馬子反曰:『然則君請處於此,臣請歸爾。』 莊王曰:『子去我而歸,吾孰與處於此?吾亦從子而歸爾。』引師而去之。
故君子大其平乎己也。此皆大夫也。其稱『人』何?貶。曷為貶?平者在下也。
【譯文】
魯國以外的諸侯之間講和,【春秋】都不記載;這次楚宋兩國講和,為什麼破例記載呢?這是因為讚揚這次講和,出於兩國大夫的主動。為什麼要讚揚兩國大夫的主動?
楚莊王圍攻宋國,軍隊只剩下七天的口糧。吃完軍糧還不能取勝,就只好回去了。於是派司馬子反登上土堙,窺探宋國都城的情況。宋國的華元也登上土堙,出來會見子反。子反說:『你們的情況如何?』華元說:『疲憊不堪啊!』子反說:『疲憊到什麼程度?』華元說:『交換孩子殺了吃,拆下屍骨燒火做飯。』子反說:『呀,很厲害啦,疲憊!我聽說,被圍困的軍隊,總是讓馬兒銜着木棍,不讓馬兒吃飽,只牽出肥馬給客人看,你怎麼這樣對我吐露真情?』華元說:『我聽說:君子看見別人困難就憐憫他們,小人看見別人危難就幸災樂禍。我看你是位君子,所以據實相告。』司馬子反說:『嗯,努力防守吧!我們也只有七天的軍糧,吃完軍糧還不能取勝,就會撤軍了。』說罷,向華元拱手告別。
司馬子反回去見楚莊王。莊王說:『敵情如何?』司馬子反說:『疲憊不堪啊!交換孩子殺了吃,拆下屍骨燒火做飯。』莊王說:『呀,很厲害啦,疲憊!那麼,我就攻下宋城再回去。』司馬子反說:『不行,我已告訴對方,我軍也只有七天的口糧了。』莊王大怒:『我叫你去偵察敵情,你怎麼倒向對方泄露軍機?』司馬子反說:『小小一個宋國,尚且有不肯騙人的大臣,難道楚國就沒有嗎?因此我向對方說了實話。』莊王說:『嗯,那就算了吧!雖然軍糧不足,我還是要攻下宋城再回去。』司馬子反說:『既然如此,就請君王住下好啦,我可要請求回去。』莊王說:『你丟下我回去,我和誰住在這兒呢?我也回去算了。』於是帶領全軍退出宋國。因此君子就讚揚兩大夫主動講和。他們都是大夫,怎麼【春秋】又只稱之為『人』呢?這是含有貶低他們的意味。為什麼要貶低他們?因為他們私下講和,超越了自身的權限。
注,,
外平不書:指魯宣公十二年,楚莊王攻破鄭國,鄭伯求降,莊王與他講和的事。【春秋】中沒有記載。外,魯國之外的國家。平,講和。書,記載。
大:讚揚。平乎己:主動講和。
莊王:即楚莊王。
司馬子反:楚國大夫,掌管軍政。乘:登。堙:小土山。華元:宋國大夫。
易子:交換兒子。析骸:劈開屍骨。
柑馬:給馬嘴銜木棍。秣:喂。
情:說真話。
厄:困難。矜:憐憫 。
反:同『返』,返回。
曷:為什麼。
區區:很小。
舍而止:舊注說是築舍安營駐紮』,與當時情況不合。
平者在下:講和的人處在下位。
2,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爨之。易:交換。析:分解。骸:骨頭。爨:燒火做飯。交換親生的兒女吃,分解屍體的骸骨燒。形容大災之年或久受圍困時人們在死亡線上掙扎的慘象。【左傳.哀公八年】:『楚人圍宋,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猶無城下之盟。』也作 ① 【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左傳.宣公十五年】:『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 3,『。彼姝者子,何以告之』出自於詩經國風·【鄘風·干旄】中, 其古詩全文如下: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絲紕之,良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絲組之,良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絲祝之,良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注釋】
①孑孑:突出之貌。指旗顯眼,高掛幹上。干旄:以氂牛尾飾旗杆,樹於車後,以狀威儀。干通竿、杆。浚:地名。 旄,同『氂』,氂牛尾。
②紕:連綴。在衣冠或旗幟上鑲邊。
③姝:美好。畀:給,予。
④旟:畫有鳥隼的旗。 都:古時地方的區域名。毛傳『下邑曰都』,下邑,近城。
⑤組:編織。
⑥旌:旗的一種。掛氂牛尾於竿頭,下有五彩鳥羽。
⑦祝:『屬』的假借字.編連縫合。
⑧告(音谷gǔ):作名詞用,忠言也。一說告同予。
【翻譯】
高揚旗幟垂氂尾,駕車郊外行如飛。白色絲線鑲旗邊,好馬四匹後相隨。那位美好的賢人,該拿什麼來送給?高揚旗上畫鳥隼,駕車已經在近城。白色絲線織旗上,好馬五匹後面跟。那位美好的賢人,該拿什麼來相贈?高揚旗上垂鳥羽,駕車已經到城區。白色絲線縫旗上,好馬六匹後馳驅。那位美好的賢人,該拿什麼來訴與。 【原文】 魯監門之女嬰相從績,中夜而泣涕。其偶曰:『何謂而泣也?』嬰曰:『吾聞衛世子不肖,所以泣也。』其偶曰:『衛世子不肖,諸侯之憂也,子曷為泣也?』嬰曰:『吾聞之異乎子之言也。昔者、宋之桓司馬得罪於宋君,出於魯,其馬佚而驏吾園,而食吾園之葵,是歲、吾聞園人亡利之半。越王勾踐起兵而攻吳,諸侯畏其威,魯往獻女,吾姊與焉,兄往視之,道畏而死。越兵威者、吳也,兄死者、我也。由是觀之,禍與福相反也。今衛世子甚不肖,好兵,吾男弟三人,能無憂乎?』詩曰:『大夫跋涉,我心則憂。』是非類與乎! 【譯文】 魯國監門人的女兒嬰,和同伴一起緝麻線。半夜裡哭泣。她的同伴問:『為什麼哭呢?』嬰說:『我聽說衛國的世子不肖,所以哭泣。』她的同伴說:『衛國的世子不肖,是諸侯君王所憂慮的事,您怎麼為這件事哭泣呢?』嬰說:『我聽說的,和您說的不一樣。從前宋國的桓司馬得罪了宋國的國君,出逃到魯國,他的馬奔逃到我的菜園裡,在園子裡打滾,並吃我園子裡的冬葵。這年,我聽說管園子的人損失了一半的收成。越王勾踐起兵攻打吳國,各諸侯國畏懼他的威勢,魯國去獻美女,我的姐姐就在其中。我的哥哥前去看她,在路上因害怕而死了。越國軍隊施威的是吳國,而死去哥哥的,是我啊。由此看來,禍和福是互相關聯的。現今衛國的世子很不肖,好戰,我有三個弟弟,能不擔憂嗎?』
【注釋】 【釋義·點評】
監門:守門人。
相從績:緝線,把麻搓成繩或線。
世子:周代時,天子、諸侯的嫡子稱『世子』。
桓司馬:桓,姓;司馬,官名。
其馬佚而驏吾園:佚,走失,逃跑;驏(zhàn),馬土浴,即馬在土上打滾兒。 (驏,拼音chǎn,本意指騎馬不加鞍轡;引申義為冒險做某事。) 大夫跋涉,我心則憂:出自【詩經·鄘風】
載馳載驅(1),歸唁衛侯(2)。驅馬悠悠(3),言至於漕(4)。大夫跋涉(5),我心則憂(6)。既不我嘉(7),不能旋返(8)。視爾不臧(9),我思不遠(10)?既不我嘉,不能旋濟(11)。視爾不臧,我思不閟(12)? 陟彼阿丘(13),言采其虻(14)。女子善懷(15),亦各有行(16)。許人尤之(17),眾穉且狂(18)。 我行其野(19),芃芃其麥(20)。控於大邦(21),誰因誰極(22)。大夫君子(23),無我有尤(24)!百爾所思(25),不如我所之(26)。
【譯詩】驅車策馬,我不停地給快馬加鞭,我要給衛國的王兄恤以問安。馬不停蹄,道路還是那麼遙遠,到了漕邑,我要把逃難的同胞探看。許國的大夫們跋山涉水而來到,我的心中巨痛,一似水煮油煎。無論你們如何對我橫加攔阻,我也決不調回馬頭,把許國返還。比較你們所說的愚笨的主意,我的作法實在是遠矚高瞻。我決計不能渡水再回到許國,無論你們如何對我橫加阻攔。比較你們所說的愚笨的主張,我的想法難道還不算周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