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41|回覆: 0

[儒家學說] 【韓詩外傳】卷5詩解9衣食足教禮義百意逐三代王必先令名矢其文德用賢則明福生無為多欲生患知足德貴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11-13 21:52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韓詩外傳】卷5詩解9衣食足教禮義百意逐三代王必先令名矢其文德用賢則明福生無為多欲生患知足德貴
題文詩:
夫百姓者,內不乏食,外不患寒,則可教御,
以禮義矣.經有;蒸畀祖妣,以洽百禮.
百禮洽,則百意逐,百意逐,則陰陽調,
陰陽調,則寒暑均;寒暑均,則三光清;
三光清,則風雨時;風雨時,則群生寧,
如是,天道得矣.是以不出,戶知天下,
不窺牖而,知天道.經有:惟此聖人,
瞻言百裏;於鑠王師,遵養時晦.言相養之,
至於晦也.天有四時:春夏秋冬,風雨霜露,
無非教也.清明在躬,氣志如神,嗜欲將至,
有開必先.天降時雨,山川出雲.經有:
崧高維岳,駿極於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
維申及甫,維周之翰.四國於蕃,四方於宣.
此文,之德也.三代之王,必先令名.
經有:明明天子,令聞不己.矢其文德,
洽此四國.大王,之德也者.藍有青色,
而絲假之,於藍;地有黃色,而絲假之,
於地.藍青地黃,猶可假也,仁義之事,
不可假乎!東海之魚,名曰鰈也,比目而行,
不相得不,能達北方,有獸名婁,更食而更,
視不相得,不能飽也.南方有鳥,名曰鶼也,
比翼而飛,不相得其,則不能舉.西方有獸,
名蟨前足,鼠後足兔,得甘草必,銜以遺蛩,
蛩距虛其,性非能蛩,蛩距虛將,為假之故.
夫鳥獸魚,猶相假而,況萬乘主,而獨不知,
假此天下,英雄俊士,與之為伍,豈不病哉!此乃:以明扶明,則升於天;以明扶暗,
則歸其人;兩瞽相扶,不傷牆木,不陷井阱,
則其幸也.經有:惟彼不順,征以中垢.
暗行也故.福生無為,多欲生患,知足然後,
從之,德宜君人,後貴從之.故貴爵而,
賤德,雖為天子,尊矣;貪物不知,
止者雖有,天下不富.土地之生,不益山澤,
之出有盡,懷不富之,心而,不益之物;
挾百倍之,欲而求有,盡之財是,桀紂所以,
失其位也.經有:大風有隧,貪人敗類.
【原文】  夫百姓內不乏食,外不患寒,則可教御以禮義矣。詩曰:『蒸畀祖妣,以洽百禮。』百禮洽則百意逐,百意逐則陰陽調,陰陽調則寒暑均,寒暑均則三光清,三光清則風雨時,風雨時則群生寧,如是、則天道得矣。是以不出戶而知天下,不窺牖而知天道。詩曰:『惟此聖人,瞻言百裏。於鑠王師,遵養時晦。』言相養之至於晦也。【注釋】1,惟此聖人,瞻言百裏出自
【詩·大雅·桑柔】維此聖人,瞻言百裏:
翻譯:惟這聖人眼明亮,目光遠大百裏望。瞻言』是指有遠見的言論。
2,於鑠王師,遵養時晦。出處: 【詩經·周訟·酌】:『於鑠王師,遵養時晦。"
原文:
於鑠王師,遵養時晦。時純熙矣,是用大介。我龍受之,蹻蹻王之造。
【譯文】
載用有嗣,實維爾公允師。王師美哉多英勇,率領他們盪晦冥。天下大放光明時,偉大輔佐便降臨。我今有幸享太平,朝中武將驍且勁。現將職務來任命,周公召公作領軍。
【原文】  天有四時:春夏秋冬,風雨霜露,無非教也。清明在躬,氣志如神,嗜欲將至,有開必先。天降時雨,山川出雲。詩曰:『崧高維岳,駿極於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維申及甫,維周之翰。四國於蕃,四方於宣。』此文武之德也。三代之王也,必先其令名。詩曰:『明明天子,令聞不己。矢其文德,洽此四國。』此大王之德也。【注釋】出自【禮記.孔子閒居】
『天有四時,春秋冬夏,風雨霜露,無非教也①。地載神氣,神 氣風霆,風霆流形,庶物露生,無非教也。清明在躬,氣志如神,嗜 欲將至,有開必先②。天降時雨,山川出雲。其在【詩】,曰③:'嵩高 唯岳,峻極於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④。惟申及甫,惟周之翰⑤。 四國於蕃,四方於宣。」此文武之德也。三代之王也,必先令聞⑥, 【詩】云:'明明天子,令聞不已⑦。」三代之德也。'弛其文德⑧,協此 四國。」大王之德也。』
【今注】
①無非教也:意思是說天地造化,便是聖人施行教化的法則。②嗜欲: 指心中想做好事的願望。有開必先:事情將要開始必定預先有徵兆。③ 【詩·大雅·嵩高】句。④甫、申:甫侯和申伯,都是周代的功臣。⑤翰:通 『干』,猶言『骨幹』、『棟樑』。⑥令聞:美名。⑦【詩·大雅·江漢】句,下同。 ⑧弛:通『施』。
【譯】
『天有春夏秋冬四季,普降風雨霜露以滋潤萬物。這就是聖人 施行教化所仿效的法則。地承受着神妙之氣,變化出風雷,風雷到 處流動,萬物露出了生機。這也就是聖人施行教化所仿效的法則。 清徹明淨的德行在聖人身上,因而他的意志也有神一樣的功能。 心中將要有所作為,一定先有朕兆出現,好像天將要下雨時,山川 裏便吐出雲氣。這在【詩經】裏面就有這樣的詩句:'巍巍五嶽,直 聳雲天。降下神靈:甫侯申伯。周室棟樑,國家屏障。周王恩德, 四方宣揚。」這就是說的文王、武王的德行啊!三代的聖王,都是在 未做王之前就有了美好的名聲。【詩經】上說:'光明的天子,美名 永無止。」這就是說的三代聖王的德行。'施行文德教化,融洽四方 之國。」這就是說的周太王的德行。』
【原文】  藍有青,而絲假之,青於藍;地有黃,而絲假之,黃於地。藍青地黃,猶可假也,仁義之事,不可假乎哉!東海之魚,名曰鰈,比目而行,不相得,不能達。北方有獸,名曰婁,更食而更視,不相得,不能飽。南方有鳥,名曰鶼,比翼而飛,不相得,不能舉。西方有獸,名曰蟨,前足鼠,後足兔,得甘草,必銜以遺蛩蛩距虛,其性非能蛩蛩距虛,將為假之故也。夫鳥獸魚猶相假,而況萬乘之主而獨不知假此天下英雄俊士,與之為伍,則豈不病哉!故曰:以明扶明,則升於天;以明扶暗,則歸其人;兩瞽相扶,不傷牆木,不陷井阱,則其幸也。詩曰:『惟彼不順,征以中垢。』暗行也。【注釋】
1,藍有青,而絲假之,青於藍;地有黃,而絲假之,黃於地。--漢代韓嬰【韓詩外傳】
譯文:
蓼藍含有青色的色素,絲綢用青色的染料去染,所染出的絲織品顏色勝過了蓼藍。在黃土中有着黃色的色素,如果用黃色的燃料去染絲,絲織品的黃色超過了黃土的黃色。
2,北方有獸,其名曰蟨,前足鼠,後足兔,是獸也,甚矣其愛蛩蛩巨虛也,食得甘草,必齧以遺蛩蛩巨虛,蛩蛩巨虛見人將來,必負蟨以走,蟨非性之愛蛩蛩巨虛也,為其假足之故也,二獸者亦非性之愛蟨也,為其得甘草而遺之故也。【注釋】【呂氏春秋·不廣】
北方有獸,名曰蹶①。鼠前而兔後,趨則跲②,走則顛。常為蛩蛩距虛③取甘草以與之。蹶有患害也,蛩蛩距虛必負而走。此以其所能托其所不能。
注釋①蹶(jue):古代傳說中的比肩獸。②跲(jia):牽絆,窒礙。③蛩(qiong)蛩距虛:亦作『邛邛距虛』、『駏驉』,『巨虛』。古傳說中的獸名,狀似馬,或似騾而小。
【意譯】北方有一種獸,名字叫蹶。它的前腳像老鼠那樣短小,後腳卻像兔子那樣長。走慢了就牽絆,走快了就跌倒。經常給蛩蛩距虛這種獸拾取甘草吃。當蹶碰到災禍時,蛩蛩距虛就把它背起來逃跑。這就是用它所具有的長處來替代它所不具的短處。3維彼不順,征以中垢。出自【詩·大雅·盪之什.桑柔】大風有隧(suì),有空大谷。維此良人,作為式谷。維彼不順,征以中垢(gòu)。
有隧:隧,形容大風疾速吹動。一說訓隧為道,謂風前進有其通道。征:往。中垢:指宮廷穢聞。中,指宮內。
【原文】  福生於無為,而患生於多欲。知足、然後富從之,德宜君人,然後貴從之。故貴爵而賤德者,雖為天子,不尊矣;貪物而不知止者,雖有天下,不富矣。夫土地之生不益,山澤之出有盡,懷不富之心,而求不益之物;挾百倍之欲,而求有盡之財,是桀紂所以失其位也。詩曰:『大風有隧,貪人敗類。』【注釋】
大風有隧,貪人敗類。出自於【詩經·大雅·桑柔】:『大風有隧,貪人敗類。聽言則對,誦言如醉。匪用其良,復俾我悖。』
    【桑柔】這首詩講朝政昏暗,政敗民病。本句說的是:不用善人善道,反而把好人逼到了發狂。『敗類』中的『類』意思是『善』(【毛詩】傳曰:『類,善也。』)『敗類』:殘害善良。『聽言』:順從的話語。『對』:答對。『誦言』:讚頌的話語,阿諛之言。『悖』:混亂。
譯文:大風颳得很迅猛,貪慾的人殘害善良。聽到順從的話就高興地回答,聽到讚頌的話就陶醉,這反而把我逼得混亂抓狂。
劉向說苑卷6復恩詩解1上德不德禍亂原基由不報恩襄子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