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52|回覆: 0

[中醫入門] 方舟子為什麼拿張仲景【傷寒論】開刀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0-9-28 14: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作者: 王壽臣 
    專家學者之所以稱為專家學者,是因為他們在某個學科領域具有一定的造詣,研究的比較透徹。而對主要研究學科之外的其他領域,就不可能十分精通。有學養的學者,對於自己不懂的東西,一般都是比較謙虛,當說則說,不當說則絕對不說。而有的學者,卻不是這樣,似乎天下沒有他不懂的學問,即使普遍被世人認可的事物也敢全盤否定。
    方舟子素以打假鬥士聞名,特別是對學術方面的造假醜聞多次給予無情地貶斥,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好評。但是,最近方先生卻在新書中對張仲景的【傷寒論】給予了全盤否定。方舟子在【科學成就健康】中寫到,"張仲景作為一位一千多年前的古人,他的醫學知識可以說基本上都是錯誤的,遠遠比不上今天任何一名正規醫學院校畢業的學生。"
但凡了解一點中醫知識的人,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張仲景是"醫聖"。他的【傷寒論】被稱為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其理論體系在我國傳統醫學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價值。【傷寒論】的影響已經不僅僅限於中國,至今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學者都在研究張仲景的【傷寒論】。對【傷寒論】的否定,實際上就是對中醫的否定。
    方在接受某網站採訪時說稱,"中醫也不能算是國粹,中醫在古代是被瞧不起的,中國古代這種醫術是不入流的--三教九流的東西。"自【黃帝內經】、【傷寒論】作為我國最早的醫學著作問世之後的兩千多年來,中醫理論體系和治療原則得到了極大的完善。從宮廷到民間,無不都是用中醫理論指導臨床。宮廷裏的御醫以及鄉野中的鈴醫,哪一個不是中醫的身份?有名望的坐堂中醫哪一個診所不是掛滿了病家感謝救命之恩的牌匾?怎麼能說在古代是被瞧不起的?
    科學與不科學,關鍵是用什麼作為評價體系。中醫屬於經驗科學,是傳統中醫經過千百年積累的結晶。如果拿現代科學的標準去衡量中醫,顯然是對中醫的苛求。什麼是科學?療效反映的就是科學,療效就是硬道理。2003年SARS流行期間,廣東省中醫院運用中醫中藥進行治療,無論是治癒時間還是預後,充分證明了中醫的優越性。世衛專家考察時表示中醫治療"非典"經驗很重要。
方先生還用皇宮中的中醫起不到什麼作用,歷史上皇帝的壽命不比一般人長來證明中醫沒起什麼作用。試問,封建皇帝哪一個不是花天酒地、沉湎女色、醉生夢死?如果沒有醫術高超的御醫輔佐保駕,皇帝們可能更短命。如果中醫沒有作用,乾隆皇帝怎麼能那麼長壽?
    英國前王妃戴安娜生前到倫敦肯敦街的亞美迪治療中心接受過中醫治療抑鬱症。美國疼痛研究權威麥克斯醫生,患有神經性頭痛,長期依靠服用止痛藥來緩解。後來,他找到了在美國很有名氣的中醫田小明。經過十幾次針灸治療,他告別了頑症。新加坡現任衛生部長許文遠深受中華傳統醫藥的影響。他在一次公開講話中曾經表示:"我是吃中藥長大的。"英、美國家的西醫夠發達了吧,他們為什麼也找中醫看病?其實,方先生隨便到中國人在美國開的中醫診所看看,便可知道中醫在國外受歡迎的程度。
    筆者不清楚,方先生說"張仲景的醫學知識基本上都是錯誤的"的依據是什麼?撇開他是否讀懂了【傷寒論】不談,只想問一下他是否把【傷寒論】通讀了一遍?中醫古籍浩如煙海,單就中醫四大經典著作而言,你方舟子讀過嗎?讀了多少?能讀懂嗎?如果連中醫四大經典著作讀一遍都沒有做到,還有什麼資格對【傷寒論】、對中醫指手畫腳?
中醫存在一定的糟粕,這是事實。但是總的來說,還是精華的東西佔大多數。另外,西醫的科學性也不是完美無缺。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仍然很多,比如大腦為什麼會有記憶功能等等,至今還沒有破解。為了證明中醫中藥的作用,筆者根據張仲景【傷寒論】的經方化裁出一治牙痛的效方,方先生若患有牙痛,願意無償提供。該方僅治療牙痛有效,對其他疾病像大腦進水、腦殼長包、痴呆夢囈者無效。
    從方先生否定【傷寒論】,使我想起幾年前的一個作家。那個曾經紅極一時的作家,在沉積了幾年之後,突然間跳出來批起魯迅來。儘管一番折騰之後,被讀者批了個體無完膚。但仍然讓他撿了個便宜,把自己狠狠地炒作了一把。有些人生怕人們忘掉了他,過那麼一段時間,總要找個話茬炒作一下。罵名人是最近幾年冒出來的一種便捷的出名方法。不知方先生否定張仲景的【傷寒論】與這個沾不沾邊?張仲景可是一個名冠天下的名人啊。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