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15|回覆: 0

薦書 |【華杉講透資治通鑑(戰國到東晉·共11冊)】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abcdefg8y 發表於 2023-11-16 22: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書許多精髓:
君子多識序言往行,以畜其德。
念書是為了修自己的德。
【資治通鑑】從戰國的三家分晉,寫到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一共16個朝代,1362年的歷程。可以說,這就是中國政治和文化遺產的集大成。
孔子說:『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資治通鑑】對人君的教育首要就6個字:親賢臣,遠小人。卷1
司馬光曰:皇帝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什麼是禮?就是紀綱,就是政體、制度、司法。
什麼是分?就是君臣的名分。什麼是名?就是公、卿、醫生的名位。
皇帝總攬三公,三公督率諸侯,諸侯管制卿醫生,卿醫生管理老黎民。這1個個層次,上級指揮下級,下級屈從上級。上級驅使下級,就像親信運動手腳,基本操控枝葉;下級事奉上級,就像手腳捍衛親信,枝葉包庇基本。這樣才能上下相保,使國家長治久安。因此說皇帝的職責,莫大於禮。
三家分晉,位列諸侯,不是三家壞了禮法,而是皇帝自己壞了禮法。
【周書】上說:「將欲敗之,必姑輔之。將欲取之,必姑與之。」
才和德是兩回事,可是通常人辨別不出來,都通稱為賢,這就是看錯人的原因。
聰察強毅叫才,耿直中和叫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德駕御才,德使用才。
才德兼備的叫聖人,才德皆無的叫愚人,德勝於才的叫君子,才勝於德的叫小人。
君子挾才認為善,小人挾才認為惡。挾才認為善,則善無所不至;挾才認為惡,則惡也無所不至。
德之別,司馬光說要知所先後。而知所先後,是【大學】裏的話:『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凡事你知曉哪個在先,哪個在後,就靠近得道了。你知曉德為先,才為後,那麼在用人之際,你就能分辨誰是君子,誰是小人。況且,依據我的領會,是自己做君子在先,分辨他人是不是君子在後。假設對自己的德沒有需要,你就看不清他人。
識人用人的五條:平常親近什麼人,富貴時幫助什麼人,顯達時推薦什麼人,碰到窘境時是不是不義之事寧死也不會幹,貧乏時是不是不義之財餓死也不取。卷2
商鞅,姓衛,叫衛鞅。假設是衛侯的兒子,就是公子鞅,由於是衛侯的孫子,因此叫公孫鞅。後來秦孝公將商賜予他,作為他的封地,因此叫商鞅。
顯王十年(壬戌,公元前359年),衛鞅想變法,秦國人不願意。衛鞅對秦孝公說:『夫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論至德者不調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是以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秦孝公說:『好!』因而任命衛鞅為左庶長。
通常人見識短淺,安於現狀,習於正常,膽怯變化。你要跟他們探討,他們千顧忌、萬問題,啥都不可改。可是,你只需逼着他們幹了,他們獲得了益處,自然興奮。孔子也說過相似的話:『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由於針對天下大道,群眾的聰慧不夠以知,但他的舉動卻足以行。你要他行,個個都行。你要他知,就全亂了套,啥主意都來了。德行崇高的人,講的話通常和世俗不同,造詣大事業的人,只會小範疇研討抉擇,不跟一大堆人探討。
商鞅變法的內容是:讓人民五家為保,十家貫串,互相監視,互相糾察揭發。一家有罪,九家糾舉;如不糾舉,則九家連坐同罪。能告密揭發奸私犯法的,按上陣殺敵斬得仇人首級的規範賞賜。知情不報的,以投誠敵國的規範處分。有戰功的,各按照規範受上等爵賞。擅自械鬥的,按情節輕重予以處分。努力於農業製造工作,辛勞耕織而使食糧歉收,布帛高產的,賦予減免稅賦勞役的優惠。專注商業的,以及因怠惰無業而貧乏的,號召民眾揭發,收錄其老婆為奴婢。只認戰功,不認貴族,宗室子弟,沒有戰功的,不得加入宗室族譜。制訂尊卑爵位的品級規範,升遷次序,每一品級,配以對應的田莊、臣妾婢女和服裝器物。有戰功者顯達榮譽。沒有戰功的,再有錢也沒地位。
新法奉行了一年,數以千計的秦國人到首都櫟陽上訪,投訴新法的弊病。正在輿論澎湃時,太子嬴駟冒犯了新法。衛鞅說:『法令不可奉行,全是由於在上位的人不遵照。』可是太子是儲君,不可施以刑罰,因而拘捕關押太子傅,就是太子的教員公子虔,將另1個教員公孫賈施以黥刑。
【胡三省曰】商鞅對太子傅用刑,為他後來被殺埋下伏筆。 秦國司法劃定,斬敵一人之首,賜爵一級,這就是『首級』這個詞的由來。
獎懲是人主威福之柄,行賞絕對要和對方的功績相相應,大家才知曉你提倡什麼。假設不管有功無功,隨便行賞,則獲得的人不認為重,其餘的人也不知曉自己該朝哪個方向盡力。 秦孝公逝世,他的兒子惠文王繼位,現在被商鞅處以刑罰的太子傅公子虔的門徒告發說商鞅要造反,派官吏去抓他。商鞅逃往魏國,可是魏國不讓他進關。商鞅只好折返秦國,回到自己的封地商於,興兵向北攻擊秦國國都所在的鄭縣,結果兵敗被殺,他被車裂,五馬分屍以示眾,全家也被滅族。
『君子未嘗不欲利,但專以利為心則有害。唯仁義則不求利而未嘗不利也。當是之時,天下之人唯利是求,而不復知有仁義。故孟子言仁義而不言利,因此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聖賢之心也。』
君子未嘗不想獲得利益。可是假設你一心想着利益,眼裏只盯着利益,那就對你有害。行仁義,不求利,未嘗不得利。在那時,天下之人都利慾薰心,因此孟子只講仁義,不講利益,拔本塞源,以救時弊,這是孟子的聖賢之心。
義和利,不是並列關係,是先後關係,因果關係。
【大學】說:『物有本末,事有終究,知所先後,則近道也。』義是本,利是末;義是先,利是後;義是因,利是果。解讀這個先後順序,就靠近得道了。
『只問耕種,不問播種。』耕種和播種也不是並列關係,是先後關係。許多人不解讀,如何能不要播種呢?不是不要播種,是問播種沒用,那問不來,你問它幹嗎?唯獨問耕種,才有播種。
行仁義是不是就絕對得利益呢?不絕對!得不到如何辦呢?孔子說了:『求仁得仁,何所怨。』卷3
赧王七年(癸丑,公元前308年)
秦、魏兩國在應城會見。
秦王派甘茂為上將,向壽為副將,與魏國締盟,一塊征伐韓國。甘茂派向壽回來報表,說:『魏王已然認同出兵,可是我懇求罷兵,不要打。』秦王感知不可解讀,親身到息壤去見甘茂,問他搞什麼花樣。甘茂說:『宜陽是1個大縣,實際上相當於1個郡。現在我率大軍越過函谷關及崤山之險,攻堅於千裏之外,不是1天2天能拿得下來的。其間音信斷絕,就難免有人向您進我忠言哪!現在魯國有1個和曾參同名的,殺了人。有人跑去跟曾參的媽媽說,你兒子殺人了!曾母恬然自若,絕不相信,持續織布。可是,等到第3個人跑去跟她說她兒子殺了人,她也信了,慌了,扔下織布梭子翻牆逃竄。現在我的賢德不如曾參,您對我的信賴也不如曾參之母對兒子的信賴,而朝中猜疑我的,可遠遠不止3個人。我擔憂您到時候也要扔梭子了。現在魏文侯派樂羊為將攻伐中山,圍了三年才取下來。樂羊得勝還朝,居功自得。魏文侯就給他看了一籮筐誹謗他的奏章。樂羊再拜叩頭說:「不是我的功績,是國君您的功績啊!」現在我呢,1個外邦人,在秦國把握兵權,還帶兵持久在外,假設樗裏子、公孫奭拿韓國的事兒說我,說我養寇自重啊,跟韓國有勾結啊什麼的,您絕對會聽他們的,把我召回來,不打了。那等於我騙取了魏王,冒犯了韓相公仲侈,又白干一場,秦國什麼利益也沒獲得。』
秦王說:『我聽懂了,一定信賴你!』因而君臣二人在息壤盟誓。當年秋日,甘茂和庶長封率師伐宜陽。
甘茂圍攻宜陽已然5個月了,還沒取下來,朝中謗議蜂起,樗裏子、公孫奭二人果真爭着向秦王說甘茂壞話。秦王心中不塌實了,派人去召回甘茂,籌備罷兵。甘茂只回了一句話:『息壤的話還在吧!』秦王說:『還在!』因而再發大軍支援甘茂,斬首六萬,攻下了宜陽。韓相公仲侈親身來朝,哀求和平。
赧王九年(乙卯,公元前306年)
秦國既從韓國手裏奪得宜陽,派向壽去重建社會次序,規定疆界,登記產權,整理戶籍賦稅,安頓人民;接着又派樗裏子、甘茂伐魏。甘茂向秦王進言,請把此前攻擊宜陽時一併篡奪的武遂城還給韓國。向壽、公孫奭都否決,可是秦王接受了甘茂講的道理,還是把武遂城還給韓國了。向壽、公孫奭由此十分仇恨甘茂,整天講他壞話。這回甘茂膽怯了。原本他和樗裏子一塊率師伐魏,大軍走到蒲阪,他扔下部隊跑了。樗裏子一看這仗也無法打了,和魏國講和罷兵。甘茂逃到齊國。
數勝必亡。
數戰則民疲,數勝則主驕。以驕主治疲民,此其因此亡也。
根本原理: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