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89|回覆: 0

【鹽鐵論】卷一 本議第一(2)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安迪123 發表於 2024-9-24 17: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鹽鐵論】卷一  本議第一(2)
接續上貼2
【原文】
文學曰:『夫導民以德,則民歸厚;示民以利,則民俗薄。俗薄則背義而趨利,趨利,則百姓交於道而接於市。老子曰:「貧國若有餘。」非多財也,嗜欲眾而民躁也。是以王者崇本退末,以禮義防民欲,實菽(shu一聲,豆類的總稱)粟貨財。市商不通無用之物,工不作無用之器。故商所以通郁滯,工所以備器械,非治國之本務也。』
【注釋】
1. 歸厚:歸於純厚。
2. 交於道而接於市:在道路、集市上交接。
3. 貧者若有餘:今本【老子】中沒有此語。若有餘,似乎財富有餘。
4. 崇本退末:即重農抑商。
5. 通郁滯:交流擠壓的貨物。
【譯文】
文學說:『以道德引導民眾,那麼民風就會歸於淳厚;以利益誘導民眾,民俗就會澆薄。民俗澆薄,民眾就會違背道義而追逐利益;如果以追逐利益為目標,那麼老百姓就會在道路、市集上交接。老子說:「貧窮的國家似乎財富有餘。」其實並不是貧窮國家擁有很多財富,而是民眾欲望眾多,民眾浮躁。所以,聖王重農抑商,用禮義來節制民眾欲望,充實糧食與貨物。在集市上,商人不販賣無用的商品,工匠不製作無用的器具。因此,商人可以交流積壓的貨物,工匠可以準備器械,但工商不是治國的根本要務。』
【原文】
   大夫曰:『管子云:「國有沃野之饒而民不足於食者,器械不備也。有山海之貨而民不足於財者,商工不備也。」隴、蜀之丹漆旄(mao二聲,氂牛為)羽,荊、揚之皮革骨象,江南之柟(nan二聲同楠,楠樹)梓(zi三聲,梓樹)竹箭,燕、齊之魚鹽旃(zhan一聲,通氈)裘,兗、豫之漆絲絺(chi一聲,細葛布)紵(zhu四聲,苧麻織的布),養生送終之具也,待商而通,待工而成。故聖人作為舟楫之用,以通川谷,服牛駕馬,以達陵陸;致遠窮深,所以交庶物而便百姓。是以先帝建鐵官以贍農用,開均輸以足民財;鹽鐵、均輸,萬民所載仰而取給者,罷之,不便也。』
【譯文】
   大夫說:『管子說過:「國家有肥沃原野的豐饒,而民眾卻不能吃飽,原因是農具器械不完備。國家有山林河海的貨物,而民眾卻沒有錢財,原因是商業和工匠不完備。」隴西郡、蜀郡的硃砂、油漆、旄牛尾、雞羽,荊州、揚州的皮革、獸骨、象牙,江南的楠木、梓木、竹子、箭竹,燕、齊的魚、鹽、毛氈、皮襖,兗州、豫州的油漆、絲綢、細葛布、苧麻布,這些都是養育生者、葬送死者的必需品,要依靠商人來搞活動流通,依靠工匠製成器具。因此上古聖人製作了舟船、船槳、通行於大川河谷,駕馭牛馬,到達丘陵平原;到達遠方,窮盡深處,用來交換各種貨物,從而便利百姓。所以,已故武帝設立鹽田官員,以便於滿足農業生產之用,開創均輸來滿足民眾對財物的需求。鹽鐵官營和均輸政策,為萬民所依賴,是民眾取得給養的來源。廢除它們,是不妥當的。』
未完待續:)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