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22|回覆: 0

[中醫針灸] 拔罐十要穴

[複製鏈接]
沙舟 發表於 2009-10-5 19: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來源: 愛中醫網  作者:  
  拔火罐與針灸一樣,也是一種物理療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療法中最優秀的療法之一。

 拔罐法又名『火罐氣』『吸筒療法』,古稱『角法』。這是一種以杯罐作工具,借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產生負壓,使吸着於皮膚,造成鬱血現象的一種療法。古代醫家在治療瘡瘍膿腫時用它來吸血排膿,後來又擴大應用於肺癆、風濕等內科疾病。建國以後,由於不斷改進方法,使拔罐療法有了新的發展,進一步擴大了治療範圍,成為針灸治療中的一種重要療法。
拔罐十要穴
1、足三里
功能:
一是扶正培元,強脾健胃;
二是促進新陳代謝,強壯肌體;
三是提高內分泌系統功能,增強免疫能力。
叩拔足三里,對消化系統、神經系統、血液系統、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的疾
病有預防和治療作用,尤其對消化系統的疾病、功效更為明顯。
主治:
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胃下垂、胃痙攣、消化不良、肝炎;神經衰弱、癲癇、失眠、頭痛、貧
血、偏癱、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遺尿症;陽痿、早泄、遺精、月經不調、
月經過多;傷風感冒;膝關節炎、下肢關節炎等疾病。
2、關元穴
功能:
一是培根固元。
二是培腎壯陽,補腎壯陽,調經固沖,清熱利濕,此穴
有培腎固本,調氣回陽,主生殖,主元氣之功效。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
三是補虛固本。此穴能增強生殖系統功能,提高免疫能
力,防止衰老,主治諸虛百損,壯一身之氣。
主治:
陽痿、早泄、遺精、月經不調、宮頸糜爛、子宮脫垂、盆腔炎、不孕症、遺尿、尿閉、尿失禁、膀胱
炎、腎炎、尿道炎、陰濕疹;痢疾、疝氣、脫肛、高血壓、糖尿病;健忘、神經衰弱;虛脫、身體虛
弱。
3、中脘穴
功能:
一是能調脾胃;
二是能降逆化滯。此穴有調胃和中、補虛益氣、納谷化濕,降逆止嘔之功效。
主治:
胃痙攣、胃潰瘍、胃下垂、胃脹滿、消化不良、嘔吐、口臭、腸炎、十二指腸潰瘍、痢疾、闌尾炎、
便秘、肝炎、膽囊炎、黃疸、高血壓、心絞痛、中暑、癲癇、癔病、神經衰弱、失眠、咳嗽、哮喘、
吐血、子宮脫垂、月經不調。最主要是治療消化系統疾病,更是治療各種胃病的重要穴位之一。
4、內關穴
功能:
一是能理氣活血;
二是能安神定志
主治:
心絞痛、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心動過緩、心律不齊;休克、昏迷、暈厥、暈車、失眠、癔病、癲
癇、精神病;胃病、胃痙攣、嘔吐、呃逆;膈肌痙攣、妊娠惡阻、低血壓、無脈症等。對各種心臟
病、各種精神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療效較好。
5、合谷穴
功能:
一是能清熱解表;
二是能疏筋散風,通降腸胃。其中最主要的功用是清熱鎮痛。
主治:
感冒、咳嗽、頭痛、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痹、癲癇、精神分裂症;腸炎、痢疾、痔瘡、小兒脫肛、
牙痛、鼻炎、鼻出血;扁桃腺炎、結膜炎、耳聾、急性肩風濕、五指痙攣、難產、麻疹、多汗、失語
症等。尤其對感冒後引起的頭痛治療效果更佳。
6、湧泉穴
功能:
一是清腦醒神,
二是安神定志,
三是清熱散風。
對此穴位經常拔罐,可以導引腎經虛火及上焦濁氣下行,並有疏肝明目、清喉定心之功效。可以降血
壓,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防止老年性手足麻木及浮腫的作用。
主治:
休克、昏迷、眩暈、中暑、健忘、頭痛、三叉神經痛;癲癇、癔病、精神病、小兒驚風;腦出血、功
能性癱瘓、功能性失語、面部痙攣、高血壓、心絞痛、心肌炎、扁桃腺炎、咽炎、咳嗽、鼻衄、黃
疸、胃痛、水腫、陽痿、腰痛、膝關節痛、胸痛、視力減退、麻疹、疝氣等。
7、陽陵泉
功能:
一是通筋活絡;
二是疏經利節;
三是清熱利膽。
主治:
下肢及腰背部疾病,如膝關節炎、踝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腓神經麻痹、脈管炎、類風濕、腰痛等
病。也是治療肝膽疾病的要穴,對肝炎、膽囊炎、黃膽的治理作用也較好。同時還對高血壓、癲癇、
遺尿、腳氣等病有治療作用。
8、風池穴
功能:
一是清心明目;
二是清熱散風;
三是通竅活絡。
主治:
腦血栓、腦震盪、腦膜炎、健忘、癲癇、精神病、偏正頭痛,失眠、眩暈、甲狀腺機能亢進,落枕、
青光眼、夜盲症、視神經炎、視網膜炎、鼻炎、咽炎、高血壓、耳鳴、瘧疾、耳聾等。
9、殷門穴
功能:
一是通經活絡;
二是疏通筋脈。
主治:
腰痛、坐骨神經痛、腰間盤突出,下肢肌肉風濕症,癱瘓。
10、命門穴
功能:
一是補腎調經;
二是理腸固脫。
主治:
遺精,陽痿、月經不調,痛經、遺尿、腰痛、頭痛、耳鳴、痔瘡、便血症及生殖系統疾病.
</p>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