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國學網
散氏盤
散氏盤 西周厲王時期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散氏盤,因銘文中有『散氏』字樣而得名。有人認為作器者為矢,又稱作矢人盤。鑄造年代約在西周厲王時期,與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盤同為西周晚期青銅器,被譽為『晚清四大國寶』,曾轟動一時。
散氏盤大約於清代前期在陝西鳳翔出土。相傳清康熙時,揚州徐約齊以重金購自歙州程氏,後又歸於揚州洪氏。清阮元曾翻鑄此盤,也有銘文拓本傳世。嘉慶十四年,仁宗五十大壽時,新任兩江總督阿毓寶從揚州鹽商購得此盤貢入內府。歷經道、咸、光、宣四朝,因年久失查,不知所在,1924年遜清內務府清查時,發現於養心殿庫房。1935年【散氏盤】隨清宮其它文物移交北平故宮博物院,抗戰時曾南遷,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散氏盤高20.6厘米,口徑54.6厘米。圓形,淺腹,雙附耳,高圈足。腹飾夔紋,圈足飾獸面紋。內底上鑄有長篇銘文,作方形,共19行,每行19字,末行僅8字,全篇總計357字。字形扁平,體勢欹側,線條宛轉靈動,用筆豪放質樸,結字寄奇雋於純正,顯得奇古生動,壯美多姿。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書之流暢,開『草篆』之端,是西周晚期的重要金文書跡。因取橫勢而重心偏低,故愈顯樸厚。其『澆鑄』感很強烈,表現了濃重的『金味』,因此在碑學體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現代著名書法家胡小石評說:『篆體至周而大備,其大器若【盂鼎】,【毛公鼎】,……結字並取縱勢,其尚橫者唯【散氏盤】而已。』
銘文內容相當於一篇和約,記載了當時散、矢兩國和約,矢人付給散氏田地,劃定田地的四至及封界,並最後舉行盟誓的經過。大意是說:矢國侵略散國,戰罷進行和談。矢國派出官員十五人來交割田地及田器,散國則派官員十人來接收,於是雙方聚集一堂,協議訂約,並由矢人對散氏起誓,守約不爽。和談之時,矢人將交於散氏的田地繪製成圖,在周王派來的史正仲農監督下,成為矢散兩國的正式和約。散國將約書鑄於盤上做為傳國寶器,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
散氏盤銘文拓本
散氏盤全拓
散氏盤銘文
散氏盤釋文(一)
散氏盤銘文
散氏盤釋文(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