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3 H& {9 `+ m # C' L' a; @! S& B; [/ E( G/ l$ S- Z
% y. y( j# L4 p% S# _6 K
《王安石传》,梁启超著,解玺璋译写,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定价:32.00元
) _" q8 X- B4 A
) b3 T1 F5 A& n3 w: G' B “梁启超为何要写《王安石传》”,是解玺璋为《王安石传》所写序言的标题。千年之后,梁启超为王安石翻案,其中也包含着梁启超对自己人生的感慨,此时的他与王安石一样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强大起来,希望当政者能像宋神宗一样支持他…… ' u+ o% R$ q2 a/ o
3 R5 [' o" C$ A% K/ H
百年之后,解玺璋为何要译写《王安石传》?解玺璋说,因为《王安石传》这本经典人物传记用文言文写作,很难为当代人所了解,他译成现代汉语版只是为了扫除人们阅读的障碍。4个月的译写过程中,解玺璋纠正了自己对王安石的一些成见,看到了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的雄才大略。他更惊讶地发现,即使在今天,我们仍没有完全摆脱王安石所遇到的问题和麻烦,读《王安石传》对理解现代社会的问题也很有启发。当然,一本书并不能改变什么、解决什么,解玺璋仅仅是要给现代人一个和历史人物对话的机会。 ! v+ e: u7 t1 P, W3 V, G$ s8 H, y
: a4 d- r( q6 H
百年之前,梁启超为王安石翻案;百年之后的著名学者解玺璋译写的梁启超经典著作《王安石传》,给现代人一个和历史人物对话的机会。& @; Q2 C/ @+ s \" T
1 I8 G1 r b u- s5 A( B
《科学时报》:梁启超写作《王安石传》一书,目的很明确,是要为王安石辩诬,要“翻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冤案”。同时梁启超对王安石又颇有些惺惺相惜,那《王安石传》这本书的立场会是不偏不倚的吗? ) x1 W4 O+ s2 U4 _0 R: d) A
5 ]: X% q3 [2 m- w5 Y- A% Z* K- w 解玺璋:梁启超是一个很容易动感情的人,无论是写政论还是人物传记,感情特别充沛,这在《王安石传》一书的开篇《叙论》中就可以看出。他说王安石“他的德行,就像深广浩渺的千倾波涛一样;他的气节,就像巍峨耸立的万丈峭壁一样”,这是非常典型的梁式叙事风格,言语中贯注了充沛的情感,溢于言表而不加掩饰,浪漫且夸张。 ! |$ v8 F. r1 M2 {9 _1 d o! n
9 O1 L& p8 b7 b( [/ [% i0 r
北宋以来王安石就被妖魔化了,梁启超很感慨王安石千年以来受到的诬陷,他的动机是为王安石打抱不平,这是一本很主观的传记。但细读《王安石传》会看到梁启超有很理性的一面,这本书把王安石的政治主张和施政纲领作为最重要的内容,所以,对他所创立的各种新法的内容及其得失讨论得最为详细,并且与欧美的政治制度加以比较。对王安石新法的利弊,变法失败的主观、客观原因等阐释得非常透彻。应该说是心平气和且尊重历史的。 - i$ f% J5 [' `( c
|& n1 c. p* g 《科学时报》:您说译写《王安石传》一书改变了自己对王安石的成见,译完《王安石传》后您觉得王安石是一个怎样的人? + k. b+ Q `- \9 L% }
- [) B2 T! ~6 ^0 X 解玺璋:我以前只了解作为文人的王安石,并且不是很欣赏他的文学成就。通过《王安石传》,我看到了王安石的政治主张、他的为人处世,我认为王安石的眼光、人品、政治素养都是一流的。在生活上,王安石洁身自好,表现得很执拗,不与社会流俗。比如当时有吃花酒的习惯,但王安石坚决不参加,很少跟人往来,参加聚会。那时纳妾也比较正常,他却坚持一个老婆足矣。所以连跟他在政治上有根本冲突的司马光、苏轼,在道德上都很佩服王安石。
) m8 {, O7 c) }' d
( A/ ~8 c: b1 K x0 [ 他的政治主张和实施的新法,梁启超颇为肯定,认为与欧洲各国的政治设计不谋而合,很超前,并把王安石比作西方的克伦威尔。梁启超还说,如果要在尧舜禹之后寻找一个完美的人,那只有王安石是可以胜任的。实际上,纵观中国历史中主张变法者,管仲、商鞅他们在变法的规模上不及王安石,而后来明代的张居正,个人的品行显然也不如王安石。有人评价王安石是千古一相,并非过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