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 P9 K; Y# p7 V 2 C7 e9 e+ p) r& M2 W
淳于意,西漢人。司馬遷在【史記】中,把他與扁鵲合併立傳,即【扁鵲倉公列傳】。淳于意在醫學上最偉大的貢獻是創立了『診籍』,診籍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病歷。
' f) q) O1 E0 n: n6 B1 F4 n8 R2 a5 v M' J: D- r
主張生命在於運動7 q3 ^3 a$ }5 Y3 u3 D T( ?
6 Y8 b8 o) ~4 p+ N* V* h
淳于意很注重日常的養生,主張生命在於運動,要多活動以保持血脈、筋骨、肌肉的協調。當文帝詢問為什麼齊文王得病不起時,淳于意回答:『我沒有見到文王,不好下結論。聽說文王得的是喘、頭痛、視物不清病。分析這些症狀,文王雖不滿20歲,可是身體肥胖,骨軟筋乏,精力不支,不喜運動,所以出現稍活動則喘,稍用腦則頭痛、視物不清。這不是真的什麼病。對這樣病人的治療,應使其保持心情舒暢,節制飲食,少食肥甘厚味,多活動,單用藥物針灸治療是沒有效的。他的醫生忽視了這一點,以致病情危重,終至不救。』這觀點在今天依然有用,病人在得病之初或是亞健康狀態即應配合適當的養生活動及康復手段,調節功能,以幫助健康的恢復。, M2 m1 P' b% p+ T% k: Z* ]
7 C- b/ K& n5 a 發明物理降溫方法
3 I3 H5 q- J& K: Q
/ ?% }- A) K0 x8 N+ t( S 淳于意每次診病,都記下了已愈患者的籍貫、姓名、職業、病名、病因、病性、診斷、治療和愈後狀態,形成了最初的醫案,為我們留下了研究漢代醫學的寶貴史料。1 I9 M4 \5 B. O1 ]' g$ Y
3 W' n/ V! ]6 K1 j$ W9 l/ B) Q
淳于意針對病人的病情,不僅僅採用藥物治療,還廣泛運用針灸和物理療法。一次他給一名婦人看病,很多醫生都說病人是為風邪所侵,主張病在肺,要針刺其足少陽脈;而淳于意在認真診其脈後認為這是『疝氣病』。即灸其足厥陰之脈,左右各一處,小腹疼即刻停止了。接着他又改用火齊湯給病人飲下,三日後疝氣散,病也就痊癒了。
& Y9 O- b) h0 N& F9 W% X2 @1 f$ J! `$ q! R+ u9 Y5 |
另一次,淄川王患病,淳于意前去診治。原來是因為洗頭髮未乾,入睡受風而引起的頭痛、身熱、肢痛、煩悶,相當於今天的風寒感冒。淳于意立即用冰水敷淄川王的額頭,幫助降溫,並針刺左右足陽明經各三處穴位,病立刻就好了。這說明早在漢朝,我國就已經發明了對高熱病人物理降溫的方法,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