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華文史網 摘要 學習和了解歷史是人類共同的追求。與世界其他古代文明比較,我國史學界對秦前的系統研究不足。最大的闕憾是自司馬遷以來未建立三代紀年,沒有正式公佈過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以前的紀年參考體系。今天啟動夏商周斷代工程,以饗社會之急需。對於這一工程的實施,第一,要突出重點,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精力於關鍵問題。第二,提倡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相結合。第三,宜集中注意力於任務目標,不再引發大的辯論。第四,堅持重大科學問題上的民主集中制原則。不能設想這會是『最後真理』。它只能是對中國古代史最新研究的一個總結。
關鍵詞 歷史科學 斷代工程 古代文明 紀年參考體系
國務院決定實施『夏商周斷代工程』,列為『九五』重點,得到歷史和考古學界的熱烈支持。自忖歷史知識淺薄,沒有多少發言權。但想到,中國古代文明屬於全民族,屬於世世代代的人民,是全人類珍貴的遺產。讀史愛國,人人有責。在『工程』開始實施之際,不揣淺薄,發一點議論,奉聞於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們,實出自為歷史科學效勞的至誠。
愛國需要讀史。人們說,無論是學社會科學的,學自然科學的,都應看一部關於歷史的簡明而可靠的書。『歷史上寫着中國的靈魂,指示着將來的命運。』(魯迅:【華蓋集】)學習和了解歷史是人類共同的追求。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文化是五千年歷史進程的煉凝薈萃而成。歐洲人也認為希臘史詩是他們文化的淵源。歐洲的偉大文學家,從荷馬、但丁、莎士比亞到歌德,借古希臘、古羅馬的神話和歷史題材,創造出不朽的作品。歐洲各國現代語言中充滿了與古代神話和歷史有關的詞彙,廣泛用於政治、經濟、軍事、科學和商業中。如『阿波羅』登月,『三叉戟』核潛艇,『阿喀琉斯之踵』等等,比比皆是,成為歐洲文化的一部分。最近,2月4日,尼泊爾政府發表公告雲,五國考古學家發掘證實,佛祖釋迦牟尼公元前623年降生地在尼泊爾南部蘭毗尼園菩提樹下,是『驚人考古成就』。比蘭德拉國王伉儷立即去現場主持儀式,耗巨資創立國際研究中心,可見事態之重大。
幾年前我訪問印度,聯合國環境署執行主任托爾巴博士(Dr.Mostafa Tolba,埃及人)和我一起參加印部長舉行的歡迎宴會。托興奮地致詞曰:我們,三個最偉大的文明古國的代表歡聚,具有歷史意義,因為保護環境是我們古代文明的要義。聽他的話,不勝榮幸。
作為自然科學工作者,我讀科學史多些。李約瑟博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曾公開聲明皈依中國文化,並解釋道,這是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和深思熟慮後作出的決定。1986年11月,他最後一次訪問北京,惠贈我【李約瑟文集】一冊,是潘吉星先生編譯的,由他本人作序,簽名為『十宿道人』――李約瑟。伴他來華的新聞記者坦普勒(Robert K.G.Temple)也送我他寫的書,叫【中國――發現與發明之邦】(China-Land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1986)。書中有一段話,標題為『西方欠中國之債』,大意是,李約瑟的研究解開了西方人和中國人都未曾知曉的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迷惘。當代世界文明是由中國歷史文明和歐洲文明綜合而成。當十七世紀西方傳教士向中國皇帝敬獻鐘錶時,中國人感到驚奇。殊不知最早發明機械錶的正是中國人自己。歐洲的農業、造船、採油、多級火箭、大炮、降落傘、造酒、造紙、印刷、象棋、蒸汽機原理、天文學、十進制數學、算盤等等,都是文藝復興以來從中國進口的。沒有中國的造船技術、指南針和其它發明,歐洲十七世紀以來的各種發明創造和產業革命都根本不可能發生,也不會有英國的騎士時代和殖民帝國時代。
讀這些話,炎黃子孫都會感到榮耀。坦普勒用的不是科學家的語言,但這與馬克思的話是一致的:『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槓桿。』(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61―1863年)。
與埃及、巴比倫和印度不同,中華文明五千年綿延不斷。戰亂、暴政、外族入侵和水旱災疫,都未能阻止她的持續發展和進步。東周列國,爭戰五個世紀,處士橫議,諸子百家,文化大爆發。秦始皇焚書坑儒,坑灰未冷山東亂,接着是漢文化的大繁榮。兩晉南北朝,天下大亂300年,湧現出一大批數學、天文、醫學等領域的科學家和工程師。至12世紀宋遼金元族際爭鬥又200年,民族文化未被窒息,仍有悲壯渾雅的金格元曲傳世。據水利部統計,從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中國發生過1029次大水災,一片汪洋,生靈殆盡;發生過1056次大旱災,赤地千裏,餓殍遍野。中華文明是任何災難都打不斷的鏈環,任何力量都不能阻礙她的生存和發展。她是一部長卷史詩、無窮畫卷,是人類知識、智慧和科學技術的不盡源泉。她培育了偉大的民族精神,造化倫理道德,形成強大的凝聚力,滲透到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和社會生活的每一角落,溶化到每個中國人的血液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