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扬州晚报 时届惊蛰,百虫翻身,春夏秋时,乃是昆虫活跃季节。浏览扬州方言虫名,自觉妙趣横生。
蜈蚣多足,号称“百脚”。蛞蝓体软,表面多黏液,酷似“鼻涕”。蜒蚰形似蜈蚣,触角和脚很细,犹如梳篾,叫“梳梳虫”。地鳖虫形如黾鳖,常在墙根土内活动,叫“土鳖”。蝼蛄前足发达适于掘土,称“土狗子”。蜥蝎类蛇,且有四足,叫“四脚蛇”,以昆虫的外貌特征为其取名,十分形象。
金针虫按其尾部,便头如捣蒜,叫“磕头虫”,有一种一碰便蜷身自卫,状如豌豆的小虫,叫“安豆虫”,身体细长,在水中游泳时身体一屈一伸,叫“翻跟斗虫子”。一种有硬壳的小昆虫,在遇到伤害时会放出臭气来保护自己,李时珍说其两臂如斧,当辙不避,故得“当郎”之名,俗称“刀螂”,扬人亦从此名。“蝉”会鸣为“叽溜子”、“蝈蝈”会叫称“叫油子”。“蟋蟀”、“螟蛉”分别叫“蛐蛐子”和“金铃子”。听到这些亲切好听的名字就知道它们是昆虫世界的“歌手”。以昆虫的形体动作和生活习性为其命名,颇为贴切。
此外,扬州话“蚯蚓”叫“蛐蟮”,“蚜虫”叫“腻虫”,“跳蚤”叫“虼蚤”,“天牛”叫“昂牛子”,“蜻蜓”叫“星星子”,“蜘蛛”叫“喜喜蛛子”等等。
以作物的根茎为食物的害虫金黾子,其形像黾,背染金色,本名副其实,扬州小孩却尊称它“金妈妈”,不免使其受宠若惊。蜣螂,喜欢推粪,能推比自己身体大得多的粪球前进。昆虫诗人法希尔赞誉它是“清洁工”。我国古代对其有“推车客”的别称。扬州人却直言不讳,叫它“屎克螂子”。更有趣的是果树和森林的主要害虫之一,尺蠖蛾的幼虫尺蠖,行动时身体向上,弯成弧状,像用大拇指和中指量距离一样,故有“尺蠖”之雅号,扬州人见其蛹在树上的一丝垂吊,作茧自缚,与传说中的吊死鬼无异,于是给了它一个粗俗的名字――“吊死鬼虫子”。
附:扬州方言名浅释
卢蜂:马峰
臭瘪:床虱
洋瘌子:一种树上生长的虫,人的皮肤接触后又痛又痒,有的还有轻微的红肿。
灶鸡子,钱驼子:北京叫“灶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