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新民晚報 自第三極書局購得【唐詩三百首】名家集評本,第一首就是我們本家張九齡的詩。一次去潮州,偶遇一位張姓高人,瘦長、慧黠,看到我的名片,張口即道:張家才女多。
典自何故,不得而知。不過,張家『才男』確實不少,比如這位張九齡,還有使寒山寺揚了大名的張繼(值得今天所有的房地產商學習),以及給圮上老人拾鞋的張良……
張九齡是客家人,嶺南人出任宰相,此人第一。以大名記,今人不一定能背出他的詩句,卻一定知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哎,一個人一生,吟詩吟出恰到好處的兩句,足矣)。
據考證,史上最早的客家人來自中原,他們是秦始皇派去戍邊的110萬秦兵,『戍五嶺,與越雜處』,後落戶下來,成了客家人的祖先。章太炎曾證實,客家話保留著河南中州音韻,是河南的官話(即土話)。
今天,國人愛數落河南人,其實,河南埋著大半個中國的祖根:老子是河南人(如果用河南腔去念【道德經】,你能想像麼)。我們的始祖伏羲是河南人,另一個始祖黃帝則生於有熊(今河南新鄭)。河南誕生了中國第一個王朝夏,古云:『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這個豫,河南人奪過去認作是他們,你一點脾氣也沒有。
【百家姓】中,75個姓氏源於河南,可見此地人丁之旺。不只是客家人,擎起兩位始祖伏羲和黃帝,天南海北整個中國,都要把河南當成自己的老家。
懂一點客家話閩南話(那可是當年的普通話哦),讀【五燈會元】【指月錄】會早一點開悟(南懷瑾先生說,中國古代禪師70%是福建人)。但是,也有人認定,客家話起源於原始阿爾泰民族的『通古斯語』。
客家人說話咬文嚼字,古意森然,比如,把『我』說成『吾』(先自正襟起來),把『稻子』喚作『禾』,吃是『食』,繩子是『索』,臉是『面』……其他如『目珠』(眼睛)、『目汁』(眼淚)等,幾乎就是一部口傳的『古漢語』。
阿城在【閒話閒說】中曾論及客家人,說粵語、閩南語都是唐音,『以這兩個地區的語音讀唐詩,都在韻上。』(張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