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現代快報 『明年準備第一次對南京話進行錄音採集』,昨天,南京大學社會語言實驗室主任徐大明教授透露,全國正在醞釀新一次的語言普查,江蘇、上海、廣西可能是首批調查之地,而江蘇這個點,他們就準備『採集』南京話。他告訴記者,這不僅是爲了保護南京方言,更是爲預報南京方言、研究語言與社會變遷做準備的。徐教授笑著說,目前,各派專家應該說『吵』得比較激烈,採用什麼樣的調查方法都還沒有最後確定。
[錄音方式]
怎麼錄?找哪個錄?
戴著耳麥朗讀文章或詩歌
戴著耳麥,拿著話筒,請你用『標準』的南京話,朗讀一段文章或詩歌,放鬆,跟平時聊天一樣,速度慢一點沒關係,只要吐字清晰。明年,如果你在街頭遇見這樣一支專家調查隊伍,千萬別奇怪,這是南京大學的語言專家們在『採集』南京方言呢,如果你朗讀得好,你的話就可能作爲歷史檔案永遠留存。在未來,這還是專家預報南京方言的基本材料。
南京大學的語言專家告訴記者,這次調查至少是上千人,而且可能是一個連續性的普查。從歷史上說,這還是破天荒第一次採用錄音的方式『保留』南京方言。
找個偏僻山村或是街頭錄音
『打個比方,江北和江南的南京話就不一樣,哪個正宗,誰都說不清楚』,徐大明教授告訴記者,根據以前南京方言專家的研究,南京話幾乎20年就有一次變化,選擇誰來錄音目前正是專家關注的焦點之一。有專家建議錄下『原始』的南京話,越原始越好,方法就是在南京選擇一個偏僻、封閉的山村,那裡說的話可能比較『純正』。這還不算,在挑選朗讀人群時,條件很苛刻,還必須是50歲以上的男性,小學文化,因爲這一部分群體才最有可能是本地人,女性可能是嫁過來的,而大學文化的男性則很容易受普通話的影響。
『這個村莊不好找啊』,徐教授說,找個封閉的村莊可能性很小。所以這種方法難度太大,他個人傾向於採集『新南京話』,則是採取街頭錄音的方式,用普通話問,對方回答什麼就錄什麼,最後讓被調查者朗讀一段話。專家坦承,這個方法也有漏洞,比如有的人會說普通話也會說南京話,等等。
[研究目標]
南京話的變化也能預報
其實語言普查的目標是要做語言預報,就像天氣預報一樣,預報南京話將來會怎麼變。
徐教授告訴記者,他之前一直在內蒙古包頭進行預報語言的研究。上世紀50年代,包頭出現了一個獨特語言新區,這就是由於大量外地人的遷入自行發展的晉語區,那個區的人說話有點像小品明星范偉,鼻音比較重,說話瓮聲瓮氣的,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於社會發展,說這種語言的人大幅度減少,等專家2003年-2004年重新監測卻發現,鼻音重的人又增多了。
社會發展就像個語言推動器,是有規律可循的。根據專家的預報,以後這種語言將成爲當地的主流語言,而這兩年的發展,證明了這個預報是正確的。
[專家呼籲]
建個語言博物館保護方言
這次全國語言普查中,爭議的另一大焦點就在於是否設立語言博物館。徐大明教授告訴記者:『這個計劃存在很多專家腦海里,只是個想法,在什麼地方建、怎麼建都還沒有定論。』
我國是世界上語言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曾在1956年和1999年開展過兩次大規模的語言調查,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至今沒有一份全面詳細的語言國情報告,沒有建立基於我國語言和方言的知識庫與信息庫。但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少數民族語言和漢語方言已發生了巨大變化,許多小語言、小方言正在急劇萎縮甚至消亡。國內一些專家已經在呼籲,儘快設立語言博物館。
[發現]
講『南普』越來越多
溧水話像老南京話
徐大明教授告訴記者,其實在這之前,他們實驗室一直在『監測』南京話,爲語言大調查做前期摸底。最近的調查顯示,南京話其實越來越『私密』了。『我們從幾年前就發現,南京的父母已經不再教孩子南京話』,專家說:『每年在南京進行問路調查,至少有50%的被調查者,說南京話的範圍僅僅局限於家庭和比較熟悉的朋友,而在公眾場合,如果用普通話提問,很多會說南京話的人,會選擇普通話回答。這個結果很耐人尋味,一方面說明南京正在向大都市靠攏,普通話正在成爲人們交際的主要語言,另一方面南京話卻更有親切感,很多人捨棄不了南京話。』
不僅監測南京話,專家還將範圍擴大到南京郊縣,『很有趣,發現溧水話與60年前的老南京話非常相似』,徐大明說,這可能與當地一直處在南京邊緣,較少爲外界『干擾』有關,但是專家同時發現,隨著城市化的發展,溧水話目前正在有向普通話發展的趨勢。(劉峻 謝靜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