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解放日报 “四马路”是指上海哪条街?沪语“包脚布”是什么?“吃力不讨好,阿王炒年糕”出自哪里?”扎台型“是什么意思?……这是互联网上“上海话专业八级考试”中的试题。600多名网友自测,100分的试题,测试者平均分仅37分。丢的分数多在缺乏沪语典故知识上。
50岁的厉女士一家都是“老上海”,全家商量着做完 试题后,只得了55分。“没想到沪语还有那么多典故,”厉女士感叹。比如,“来三”的意思是精明、可行。传说明末有一名考官在江南主持考试,将贿赂他白银三百两的考生安排在名为“来字三号”的考棚里,结果该考生果然考中秀才。此后沪语即以“来三”比喻可行。
“新上海人”赵洁琼来沪两年,以前她一直拒绝学习上海话,如今却被沪语典故深深吸引。她告诉记者,上海人常说“吃力不讨好,阿王炒年糕”的故事:贫穷光棍阿王家里来了几名小兄弟,阿王不敢怠慢,好不容易找出几块年糕,准备做上海特色菜――重油炒年糕给客人吃,结果把年糕炒得如焦炭般难以入口,因此叫做“吃力不讨好”。她还在测试中得知,“包脚布”指的是一种鸡蛋饼夹油条、放满各种佐料的上海小吃。许多“新上海人”了解沪语典故后,对这座城市更有亲切感。
40岁的喻彪是一名老上海人,3年前,他建起一家叫“弄堂”的网站,记录下关于上海的种种历史,还自编许多套低、中、高等级的上海话测试题,定期在网上发布并公布正确答案。他希望通过网络让更多人了解并传承沪语典故,让其中蕴含的文化不至于被遗忘。 作者:吴艳燕 栾吟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