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82|回复: 0

[汉语言文学] 汉语语言文化陷西化误区(1)

[复制链接]
开元之治 发表于 2010-4-13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t望周刊
汉语语言文化中的西化误区


   我曾告诉一位懂汉语的美国朋友,汉语计量单位与国际接轨后,“一千公斤”应说成“一千千克”,他很诧异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化,“与国际接轨”成了当今的一种时髦语。我国与国际接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也存在不少误区和弊端。有的为了部门私利与国际接轨;有的赶时髦盲目与国际接轨;有的甚至违背我国的传统文化习惯而与国际接轨。本文无意也不可能就与国际接轨问题进行全面的讨论,仅就汉语语言文化领域的某些接轨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读不出来的数字分位


   位数多的数字往往造成读数困难。需要先数清楚位数才能读得出来。于是数字分位符应运而生。汉语里数字序列是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万进位,所以汉语数字每隔四位标一个分位符。例如10,0000一看就知道读作10万。西方人思维方式与我们不同,他们计数是“千”进位。英语数字序列是个、十、百、千(thousand)、十千、百千、兆(million)、十兆、百兆、千兆(billion),没有“万”和“亿”这两个字;汉语的“万”英语念作“十千”,“亿”英语念作“百兆”;所以英语中数字每隔三位用一个分位符。例如100,000西方人一看就知道读作“百千”。


   本来是各行其道,井水不犯河水。但现在自发地与国际接轨,汉语的数字也按西方方式分位,将每隔四位数字打一个逗号改成每隔三位数字打一个逗号。甚至小学老师教学生也改成每隔三位数字标一个分位符,但要求学生仍按中国方式读数。这种盲目地仿效西方分位方式给13亿中国人制造了不必要的麻烦,我们还得先数清楚位数才能读得出来。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是很难改变的,尤其是像我国计数万进位这种传统思维方式至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根深蒂固,谁也改变不了它。其实,分位符问题很容易解决。我国应当恢复每隔四位数字打一个逗号的传统做法,只需在国内出版的西文出版物中采用西方的数字分位法就行了。


   “一千千米”怎么念


   我国1984年发布《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决定采用根据国际单位制制订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规定市制计量单位只可延续使用到1990年。与国际单位制接轨,统一执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制,大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不过,在长期施行过程中也发现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制有不完善之处。有的计量单位只是形式上与国际单位制接轨;有的计量单位已与国际单位制接轨却被废除。


   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制决定采用“千克”和“千米”两个单位,而将“公斤”作为“千克”的同义词,将“公里”作为“千米”的俗称。国务院要求政府各部门以及事业企业单位从1986年起必须使用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各出版社相继规定出版物只能用“千克”和“千米”,不得使用“公斤”和“公里”。只有党政机关的某些文件仍然使用“公斤”和“公里”。


   “千米”、“千克”在汉语中不像一个单位,给人们的感觉是数词“千”加上单位“米”或“克”,作为单位不符合我国的语言习惯。比如“一千公里”改成“一千千米”,念起来非常别扭。因此,国家计量局在文件中又规定:“千克”前面不允许带任何词头,例如不允许出现“千千克”、“百千克”的单位名称。一千公里应写成1000千米,但念起来仍然是“一千千米”。此外,我们常说的“几千公里”、“几千公斤”,若采用“千米”和“千克”就难以表达了。再如,我们可以说“半公斤”、“半公里”,但若说成“半千克”、“半千米”,就不像中国话了。


   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接轨的新单位反而不如旧单位好用,要规定前面不许带任何词头,而且有些计量概念还无法表达。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我们将数字“千”也当作词头用。英、法、德等西方语言不存在这类问题,它们直接将国际单位制词头冠在基本单位前而构成新的单位,例如kilogram(千克),kilometer(千米)。Kilo源自希腊文,“一千千克”用英语说是onethousandkilograms,不存在汉语中那种“千千”并列的问题。我曾告诉一位懂汉语的美国朋友,汉语计量单位与国际接轨后,“一千公斤”应说成“一千千克”,他很诧异;我再问他,如果英语onethousandkilograms(一千公斤)说成onethousandthousandgrams(一千千克),感觉怎样?他回答说:“stupid”(愚蠢)。


   西方语言中以Kilo作词头的单位很多,例如kiloampere(千安培)、kilocalorie(千卡)、kilocurie(千居里)、kilohertz(千赫)、kilowatt(千瓦)等,这些单位大都由科技领域的专业人士使用,影响的范围不大。但“千克”和“千米”是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单位,影响范围遍及全国,违背我国的传统语言习惯,造成语言上的某些混乱。应该废除“千克”与“千米”两个译名,还是采用“公斤”、“公里”为好,它既与国际单位制接轨,又避免了接受西方人以“千”进位的思维方式。


   没有必要将“里”变成历史名词


   市制计量单位“斤”和“里”等按规定应该在1990年以后废止使用,但是废而不止。这首先是因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它们,再则是它们已和国际单位制接轨。在日常贸易中,一般说来一千克作为单位太大,所以商店里标出每500克多少钱;但人们说“买500克”、“买250克”很别扭,仍习惯说“买一斤”、“买半斤”。在农贸集市上更是广泛使用“斤”这一单位。美英等国目前仍用英磅,重453.6克;只有德国的磅重500克,等于我国的一斤。可见日常贸易中需要一个重500克左右的计量单位。


   同样,“里”在我国民间仍然使用。老百姓常说某地到某地有几里地,而不说有几千米地。我国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和地名都与“里”字有关,例如二万五千里长征、万里长城、三十里铺、十里屯和八里庄等,我们没有必要将“里”字变成一个历史名词。


   从历史上来看,“斤”和“里”自古就有,而且是不断适应社会需要而发展的。据我国古书记载,在战国时期,一斤相当于现在的250克;到东汉、三国和西晋时期,一斤相当于220克;到南北朝的北周,一斤相当于660克;唐、宋、元朝基本上保持一斤相当于六百几十克的水平上;到明朝,一斤为590克;到清朝,一斤等于596.8克;到民国时期,一斤等于500克。新中国成立后,也是采用一斤等于500克,即二斤等于一公斤。


   据我国古书记载,周制三百步为一里。后据《正字通・里部》,“路程以三百六十步为一里”。据旧营造库平制一千八百尺为一里(等于576米)。新中国成立后,一里统一为500米,即二里等于一公里。足见(市)斤和(市)里已经和国际接轨。目前,美英等国仍使用英制单位。一英里等于5280英尺,一英尺等于0.3048米;一磅等于16盎司,一盎司等于28.3495克。应当说,在推行国际单位制方面我国走在英美的前面,西方国家应当与我国接轨。


   我国不仅废除了已与国际单位制接轨的好端端的市制计量单位,更有甚者,有的部门还开始与英制度量衡单位接轨了。以前我们衡量金银用两、钱、分,一两等于50克,一钱等于5克,1分等于0.5克,已与国际单位制接轨;而现在有的部门衡量金银开始用盎司了,忘记了与国际接轨的初衷,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此外,我国目前的彩电和相片的尺寸仍采用英制,尚未与国际单位制接轨。

     作者:刘华秋
    (作者为原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研究员)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