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80|回復: 0

费尔干纳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上)(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4世纪)

[複製鏈接]
偷月 發表於 2012-6-2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中国考古网
    费尔干纳是一个盆地,东北至西南长370公里,南北宽200公里,面积7万8千平方公里,海拔330至1000米。北为属于天山的科卡尔(Cotkal)山脉,南为吉萨尔-阿赖山。费尔干纳盆地属大陆性气候。1月份平均气温为摄氏2至3度,7月份为24至27度。年平均降水量为100至500毫米。锡尔河、索赫河和伊斯法拉河流经此盆地。
    费尔干纳在西汉时称为大宛,之后称为拔汗那(钹汗,破洛那),唐代称为宁远。《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多善马,有城郭屋室。其属邑大小七十馀城,众可数十万。其兵弓矛骑射。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东则G、于K。”
    其地历来建有独立的王朝,除曾经臣服于汉朝外,无论是阿契美尼德王朝、亚历山大、安息与萨珊王朝都未统治其地。后来显然受到西突厥的控制。费尔干纳地区有大城六、小城上百。西犍城和奥什城是其与突厥人的分界处。奥什在东,西犍在锡尔河之北。汉朝以后,费尔干纳的王统“自魏晋相承不绝”。唐朝贞观年间,其王名契,被西突厥瞰莫贺所杀。王城被阿瑟那鼠匿所夺据。鼠匿死后,其子遏波之拥立契兄子阿了参为王,以呼s城为首府。而遏波之则据卡散城。卡散城在西犍城以北50公里。俱战提地方也有一个国王,附属于费尔干纳的国王。公元656年,遏波之曾遣使者到唐朝进贡。公元658年,唐朝在卡散城设休循州都督府,任命阿了参为刺史。费尔干纳地区同唐朝的关系更为密切,其国王对唐朝也最忠诚。库瓦遗址(Quva)、巴兰特佩遗址及墓地(Balandtepa)是早期中世纪和中世纪时期重要的中亚城市。巴兰特佩遗址及墓地公元5-6世纪的遗存是费尔干纳、甚至是中亚地区重要而独特的一批材料。库瓦应当是公元7-8世纪、10世纪费尔干纳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拥有自己的造币工厂,有学者认为是当时的首府呼s城。
 
    费尔干纳盆地青铜时代晚期之前的文化不太清楚,只有一些线索,比如发现一个石权,这种带把柄的石头在伊朗高原第三千纪末和第二千纪初的文化中发现过。
    在青铜时代晚期存在两种不同经济和文化传统的考古学文化,一种是草原游牧经济为特点的凯拉库姆文化(the Kayrakkum culture),主要是牧牛。另外一种是定居绿洲、以农耕为主的楚斯特文化(the Chust Culture)。
    公元前9-前7世纪,以楚斯特文化为代表,费尔干纳出现大型的城镇遗址,有原始的灌溉系统和发达的手工业,主要以达维尔津遗址、楚斯特遗址为代表,除了费尔干纳,还有巴克特利亚、索格底亚纳和花剌子模都出现类似的现象,显示了公元前8-前6世纪中亚绿洲城郭国家渐渐形成。
    楚斯特文化之后是埃拉坦遗址(Eylatan)代表的文化,时代为公元前6-前4世纪,埃拉坦遗址是费尔干纳盆地公元前第一千纪中期最大的遗址,也是最早的城镇遗址之一。
    之后是舒拉巴沙特文化(the Shurabashat Culture),时代为公元前4-前1世纪。以明特佩、阿赫斯克特遗址为代表的具有坚固城防的古代城市是公元前3-公元4世纪时期,大宛这个绿洲国家城市遗址的代表。
    楚斯特文化最早由沃龙察(M.E.Vorontsov)1950年在费尔干纳盆地西北部的楚斯特镇附近发现而得名。从最初发现到目前近半个世纪中,已发掘和调查了属于该文化的遗址共八十余处,它们大多分布在费尔干纳盆地,主要分布在盆地北部和东部,东部地区较为发达,六十二处分布在盆地东部。包括聚落、一般居址、城堡和墓地,并出土了大量的文化遗物。最重要的遗址有达维尔津(Dalverzin,25公顷),楚斯特(Chust,5公顷)、阿什卡特佩(Ashkaltepa,13公顷)、达康特佩(Dehkantepa,5公顷)、霍扬巴格(Hojambag,4公顷)楚斯特文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公元前12-前9世纪,第二个是公元前8-前7世纪。楚斯特文化是一个原始的农耕文化,在塞伊玛里塔什和索赫(Sokh)附近Yangiariksay发现的岩画表现了这种原始农耕的景象。几乎在每个河流形成的谷地都有楚斯特文化的分布,大约可以分为15个不同的区域。从离卡拉河3-4公里的达维尔津遗址和离河500-700米的阿什卡特佩(Ashkaltepa)的发现证实,主要利用自然的河流进行灌溉,也有少量的简易灌溉渠道。
 
    楚斯特遗址(Chust)位于费尔干纳盆地西北部的楚斯特镇北部尕瓦河的低地附近高地上。面积有5公顷,文化堆积厚3米。1950年M.E.Vorontsov和V.I.Sprishevshiy发现该遗址,1953-1963年,经过9个季度的发掘,V.I.Sprishevshiy发掘了遗址的主要部分,约7000平米。1974年,J.A.Zadneprovskiy发掘了一部分。1982年-1983年马教授也主持了发掘。
    楚斯特遗址有西北部的堡垒和东部的居住区构成。楚斯特遗址的堡垒有防御性的墙,围住西北部大约1.5公顷的方形区域。东南有一个宽1.2-1.3米的门。分三个阶段筑成,首先北部有3米厚、4米高弓形的防御设施,下面为土坯或者土块筑成的土台,上面由土坯筑成。外面有一个直径10-11米的塔楼。第二阶段在南部用土坯和土块筑5米高、3-2米厚的墙。第三阶段是南翼的墙。这些墙都筑在0.7米厚的文化层上。因此,和达维尔津一样,楚斯特遗址最初没有堡垒建筑,要塞都是第二个阶段才出现。城墙表现为在外墙外加一个平台的堡垒。楚斯特遗址的房屋建筑形式、墓葬、陶器、石器等情况和达维尔津遗址的发现接近。
 
    达尔维津遗址(Dalverzin)是中亚青铜时代晚期至早期铁器时代最大的一个的遗址,位于塔什干州白克阿瓦德区境内位于达尔维津村附近。处于一个椭圆形高地上,面积有25公顷,主要是楚斯特文化的堆积,最厚的堆积达4米,时代为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自1952年开始,札德涅普罗夫斯基(J.A.Zadneprovskiy)开展了16个季度的考古工作,主要集中在祭祀遗址的中心部分和遗址东部。根据发现,遗址分为三个部分,I区有18公顷,主要人口的居住区。II区有5公顷,很少有房屋遗存,堆积薄,其功能可能是遇到危险时,为牛或者附近居民提供避难所。III区有2公顷,西北部,可能是城堡。
    遗址保存很好,比较完整,在遗址上能采集到马鞍形石磨盘和彩陶片。有居址、窖穴、灰坑、围墙和地面,还发现具有防御性质的城堡和祭祀用的小庙宇。居址分为三个类型。
    第一种是有柱子的框架结构房址。在达维尔津和楚斯特都发现这种居址。这种建筑形式从楚斯特文化时期开始出现,一直到今天都在使用。这种建筑形式在新疆非常普遍。
    第二种是土坯房,通常是3至4间屋子组成一套房子。在遗址中发现三套这样的房子,包括11个居住区域。达维尔津从早到晚都有发现,在楚斯特遗址则从晚期开始出现。
    第三种是半地穴式房屋,在达维尔津发现一个60平米左右的四边形房址,墙用土坯,屋顶是泥膏,房屋中间有一个四边形的区域,有四个柱洞。由于其特殊的设计,缺少日常生活的器具和装饰,学者推测这是举行宗教祭祀活动的场所。半地穴的房屋也为一般的居民所居住。
    框架结构房屋和半地穴式房屋受到草原地区传统的影响,土坯房来自中亚南部。
    三道外墙和一道内墙把达维尔津分为三个部分。墙建起来之前,有50-80厘米厚的文化层,筑墙和不断修墙时期,产生的文化堆积厚2.5米-4米。上层是结束期,厚0.6米。
    墓葬基本在文化层中,属于不同时代,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单人葬,有的随葬一套器物。第二种合葬,在易得直径2米的洞里曾发现8具人骨架。第三种为多人二次葬。第四种是头骨葬,在一处曾发现8个头骨葬,另外一处是5个头骨葬,在附近还发现马、牛和山羊绵羊的头盖骨。左右侧身屈肢或者直肢葬,一般没有随葬品。在一个埋葬的人前面发现一个大水罐,另一例是在脚的左侧发现一个手制的陶碗。
    曾发现一座残熔炉遗迹,和坩锅、石制模具、炉炭和鼓风嘴,同时还发现一把铁刀的残片和铁矿熔渣。青铜器主要有镰、锄、刀、凿、锛、矛、镞、马衔等工具和武器。还有镜、手镯、耳环等装饰品。其中马衔形式很有特点。为圆环直棍式。同时,还发现大量的石制、骨制和角制的工具和器物,其中以石镰最多,也最有特点。
    陶器在楚斯特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遗址点文化性质的确定也主要依据陶器。这里发现的完整器物非常少。这是由于发掘的大多为遗址,而墓葬中又很少有随葬器物。发现的陶片大约有50万件,大部分陶片上有织物的印痕。这是在手制陶坯过程中借用织物完成的用力证据。陶器形主要有杯、盆、罐、壶、钵、碗和一些微型器皿。有红衣陶器、彩绘陶、白衣陶、灰陶、磨光黑灰陶。在这些陶器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是彩陶,红底黑彩,纹样大多装饰在器物的上部,有三角网纹、三角锯齿状纹、棋盘格纹、菱形格纹和一些平行短线、折线纹等。在全部楚斯特文化陶器中,彩陶所占比例是非常低的,仅为1~2%左右,这个比例远远低于其它彩陶文化。在达维尔津,共发现彩陶器和彩陶片4000余件,占所有陶器和陶片的比例为2.5%左右。其中1件彩陶罐比较完整,也为器物上部饰彩,由粗线条组合成主体花纹,在连续的菱形格内填细线网状纹。奥什遗址共发现彩陶片1500余件,占全部的7%左右,楚斯特遗址发现1000余件,纹样同样以连续菱格网状纹和三角纹为主。一般认为彩陶主要是用于观赏,而非实用。聚落中有储藏谷物、小麦、大麦和糜的大坑。
 
    埃拉坦(Eylatan)遗址。位于安集延东北不远的哈库拉巴德(Hakkulabad)东部埃拉坦村附近,遗址近长方形,时代为公元前6-前4世纪,原来也是有二重城墙。保存非常不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B.A.Latynin率领的考古队调查时,内外城墙都还存在,现在内城城墙只剩东西两段,沿遗址中的现代水沟行走,几乎不能发现陶片。遗址总共200公顷,内城墙以内20公顷。1934年B.A.Latynin发掘了一处小丘,面积42平方米,发现两个阶段的手制彩绘陶器,第一个阶段为早期,当时认为是公元前第三千年,现在认为是公元前6-前4世纪。第二阶段是公元5-8世纪。1952年札德涅普罗夫斯基发掘了内城的一个聚落,发现土坯和两道平行的墙,残高0.5米。发现很多红衣彩陶,通过和楚斯特文化的对比,札德涅普罗夫斯基把这个聚落的时代断为公元前7-前4世纪。1960年-1963年,T.G. Oboldueva在内城的发掘发现了一个小的长方形房屋,要塞的墙、塔楼和门。地面上发现的Aktam类型的陶器让他把遗址的下限断为公元前3世纪。N.G.Gorbunova断为公元前6-前3世纪。1998-1999年S.S.Kudratov经过发掘,同意公元前4-前3世纪的断代。总之,埃拉坦遗址是费尔干纳盆地公元前第一千纪中期最大的遗址,也是最早的城镇遗址之一。
 
    明特佩遗址(Mingtepa)。位于安集延省马哈马特东郊。城近长方形,略微有些斜,我们由西墙缺口进入,城墙保存很好,但城内已经是农田和果园。
    1939年在建设费尔干纳大引水渠的时候,M.E.Masson带领考古学家参观了这个遗址,1946-1947年、1950年A.N,Bernshtam带领的帕米尔-阿尔泰考古队调查了遗址。1973、1986-1987年札德涅普罗夫斯基发掘了遗址。2001年马教授发掘研究了这个遗址。遗址接近长方形,方向接近正南北,南北长750米,南北宽500米。1950年A.N.Bernshtam调查时,遗址有内外两个城墙,在现在的城之外,还有一个外城墙。内城墙上有密集的塔楼,西墙和东墙有20个,北墙有12座,南墙存6座。四面都有门道,主门道在西南部。城内有几个小山包,1946年-1947年尚存16个,东南部分比较密集,西北接近中心的位置有一个较大,可能是城堡。札德涅普罗夫斯基的发掘证明城址下层为公元前2-前1世纪,上层为公元1世纪。1986-1987年马特巴巴耶夫教授发掘了西墙要塞,城墙宽3.5米,底部为夯筑,上部使用土坯和土块筑成。发现舒拉巴沙特文化的陶片。2001年马特巴巴耶夫教授再次发掘西墙。证明筑墙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底部宽2.5米,第二阶段宽4米,第三阶段宽7.3米。中部小丘的发掘发现5层建筑。城早期的遗存为公元前3-2世纪,城址废弃于4-5世纪。城南部3公里处可能有墓地。
    很多学者认为明格特佩遗址正是汉代李广利将军为汗血宝马攻打的贰师城。从时代和中国文献记载看,可能是贰师城。理由如下:第一,贰师城在费尔干纳盆地东部;第二,坚固的城防,有内外二重城;城址面积大,有38公顷,文化堆积丰富;第四,遗址附近发现公元1-2世纪时期的马的岩画。
 
    Akhsiket遗址,在纳曼干西南25公里,位于锡尔河的北岸,在Gulqishlaq和Shahand村附近,西距巴兰特佩30多公里,在其上游。保存非常好。匈牙利民族学家Uifalvy第一次提到这个遗址。之后Brjanov A.I、东方学家Veselovski N.I、历史学家Kastanje I.A、考古学家Masson M.E.、Bernshtam A.N、Chulanov Yu.T、Gulamov Ya.G、Akhrarov I等考察并研究了这个遗址。1979年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所开始发掘研究这个遗址。
    城堡位于遗址的西南角,大致呈三角形,东西100~80米,南北30~8米,南部和西部利用高起的地形,在台地边缘筑墙。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面积较大,有厚的围墙,有8个不同的建筑时期;下部面积较小, 10世纪才开始使用。第一道城墙始建于公元前3-2世纪,城墙没有塔楼。公元前1世纪,第二道城墙建在外面,有长方形的塔楼。6-7世纪修筑了第四道墙,10世纪中期城堡小规模修补。9世纪城堡渐渐废弃。12世纪修筑了一个全新的城堡。
    城墙的解剖在内城IA西北角18号地点,发掘显示内城在12世纪末被一道土坯筑成的新墙所围。从内城8号地点的探沟发掘看,内城有7.5米厚的堆积,分为25个文化层。在文化层之下还有0.75-0.8米厚的灌溉农耕层,可能经750-800年的时间形成。由此可知,城镇本身的始建年代是公元前3世纪末至公元前2世纪初。地下发现火烧砖筑成的水系统,呈拱形走廊通向城堡,18号发掘点发现一个阶梯通向地下室,地下室有长方形和方形的砖块砌成的引水系统,地下室中间有一个过滤池。水通过陶水管从北向南引过这个滤水池。11号地点发现一个火烧砖筑成的纪念性建筑,只剩砖铺的地面。阶梯通到一个圆拱顶的地下室,地面上发现一些烧过的麦粒,圆顶的屋子建筑在中亚中世纪较为流行。推测这是11-12世纪时期的一个粮库。
    内城AIB起初的墙有泥土和土坯筑成,墙宽5.3米,坡度有20多度。沿着防御墙有一圈走廊形的房屋,在7号地点发掘的一间房屋已经在墙里面。可能是抛大石头和火把的防御性设施。墙的第一个时代为公元前3-前2世纪末。第二个时期的墙和片治肯特的相似,墙基宽20米,坡度达50°。整个内城更具纪念性的特征。第二个时期为公元前2至1世纪。
    5-6世纪,内城IB从两个方面得到加固,一个是加筑土坯,另一个是在外墙挖双重壕沟。7世纪墙得到重新更新,并挖了新的壕沟。9世纪后半期这个区域渐渐失去功能,12世纪末-13世纪初才得到重建。
    东北角的9号地点发掘出一个7间房屋构成的房子,房子单层平顶,时代为公元6世纪至7世纪,由于房屋建在墙里,在两个塔楼之间,可能是一处要塞。
    4、15、21号地点可能和冶炼钢铁有关,发现的坩埚证明温度能达到1650-1700摄氏度。另外还发现了两个门,四条主要的街道、大的市场、9个水塘。
    认为是贰师城,理由如下:第一,面积大,除了城堡外,分为内外两个内城,此外还有外城。第二,出土遗物普遍,而且丰富。第三,始建于公元前3-前2世纪。第四,早期城墙没有塔楼。但从2世纪末开始,城堡的城墙加厚到20米。认为跟贰师将军的攻击有关。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