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國考古網 費爾干納是一個盆地,東北至西南長370公里,南北寬200公里,面積7萬8千平方公里,海拔330至1000米。北為屬於天山的科卡爾(Cotkal)山脈,南為吉薩爾-阿賴山。費爾干納盆地屬大陸性氣候。1月份平均氣溫為攝氏2至3度,7月份為24至27度。年平均降水量為100至500毫米。錫爾河、索赫河和伊斯法拉河流經此盆地。
費爾干納在西漢時稱為大宛,之後稱為拔汗那(鈸汗,破洛那),唐代稱為寧遠。【史記•大宛列傳】記載:『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漢正西,去漢可萬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麥。有蒲陶酒。多善馬,有城郭屋室。其屬邑大小七十餘城,眾可數十萬。其兵弓矛騎射。其北則康居,西則大月氏,西南則大夏,東北則烏孫,東則G、於K。』
其地歷來建有獨立的王朝,除曾經臣服於漢朝外,無論是阿契美尼德王朝、亞歷山大、安息與薩珊王朝都未統治其地。後來顯然受到西突厥的控制。費爾干納地區有大城六、小城上百。西犍城和奧什城是其與突厥人的分界處。奧什在東,西犍在錫爾河之北。漢朝以後,費爾干納的王統『自魏晉相承不絕』。唐朝貞觀年間,其王名契,被西突厥瞰莫賀所殺。王城被阿瑟那鼠匿所奪據。鼠匿死後,其子遏波之擁立契兄子阿了參為王,以呼s城為首府。而遏波之則據卡散城。卡散城在西犍城以北50公里。俱戰提地方也有一個國王,附屬於費爾干納的國王。公元656年,遏波之曾遣使者到唐朝進貢。公元658年,唐朝在卡散城設休循州都督府,任命阿了參為刺史。費爾干納地區同唐朝的關係更為密切,其國王對唐朝也最忠誠。庫瓦遺址(Quva)、巴蘭特佩遺址及墓地(Balandtepa)是早期中世紀和中世紀時期重要的中亞城市。巴蘭特佩遺址及墓地公元5-6世紀的遺存是費爾干納、甚至是中亞地區重要而獨特的一批材料。庫瓦應當是公元7-8世紀、10世紀費爾干納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擁有自己的造幣工廠,有學者認為是當時的首府呼s城。
費爾干納盆地青銅時代晚期之前的文化不太清楚,只有一些線索,比如發現一個石權,這種帶把柄的石頭在伊朗高原第三千紀末和第二千紀初的文化中發現過。
在青銅時代晚期存在兩種不同經濟和文化傳統的考古學文化,一種是草原游牧經濟為特點的凱拉庫姆文化(the Kayrakkum culture),主要是牧牛。另外一種是定居綠洲、以農耕為主的楚斯特文化(the Chust Culture)。
公元前9-前7世紀,以楚斯特文化為代表,費爾干納出現大型的城鎮遺址,有原始的灌溉系統和發達的手工業,主要以達維爾津遺址、楚斯特遺址為代表,除了費爾干納,還有巴克特利亞、索格底亞納和花剌子模都出現類似的現象,顯示了公元前8-前6世紀中亞綠洲城郭國家漸漸形成。
楚斯特文化之後是埃拉坦遺址(Eylatan)代表的文化,時代為公元前6-前4世紀,埃拉坦遺址是費爾干納盆地公元前第一千紀中期最大的遺址,也是最早的城鎮遺址之一。
之後是舒拉巴沙特文化(the Shurabashat Culture),時代為公元前4-前1世紀。以明特佩、阿赫斯克特遺址為代表的具有堅固城防的古代城市是公元前3-公元4世紀時期,大宛這個綠洲國家城市遺址的代表。
楚斯特文化最早由沃龍察(M.E.Vorontsov)1950年在費爾干納盆地西北部的楚斯特鎮附近發現而得名。從最初發現到目前近半個世紀中,已發掘和調查了屬於該文化的遺址共八十餘處,它們大多分布在費爾干納盆地,主要分布在盆地北部和東部,東部地區較為發達,六十二處分布在盆地東部。包括聚落、一般居址、城堡和墓地,並出土了大量的文化遺物。最重要的遺址有達維爾津(Dalverzin,25公頃),楚斯特(Chust,5公頃)、阿什卡特佩(Ashkaltepa,13公頃)、達康特佩(Dehkantepa,5公頃)、霍揚巴格(Hojambag,4公頃)楚斯特文化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公元前12-前9世紀,第二個是公元前8-前7世紀。楚斯特文化是一個原始的農耕文化,在塞伊瑪里塔什和索赫(Sokh)附近Yangiariksay發現的岩畫表現了這種原始農耕的景象。幾乎在每個河流形成的谷地都有楚斯特文化的分布,大約可以分為15個不同的區域。從離卡拉河3-4公里的達維爾津遺址和離河500-700米的阿什卡特佩(Ashkaltepa)的發現證實,主要利用自然的河流進行灌溉,也有少量的簡易灌溉渠道。
楚斯特遺址(Chust)位於費爾干納盆地西北部的楚斯特鎮北部尕瓦河的低地附近高地上。面積有5公頃,文化堆積厚3米。1950年M.E.Vorontsov和V.I.Sprishevshiy發現該遺址,1953-1963年,經過9個季度的發掘,V.I.Sprishevshiy發掘了遺址的主要部分,約7000平米。1974年,J.A.Zadneprovskiy發掘了一部分。1982年-1983年馬教授也主持了發掘。
楚斯特遺址有西北部的堡壘和東部的居住區構成。楚斯特遺址的堡壘有防禦性的牆,圍住西北部大約1.5公頃的方形區域。東南有一個寬1.2-1.3米的門。分三個階段築成,首先北部有3米厚、4米高弓形的防禦設施,下面為土坯或者土塊築成的土台,上面由土坯築成。外面有一個直徑10-11米的塔樓。第二階段在南部用土坯和土塊築5米高、3-2米厚的牆。第三階段是南翼的牆。這些牆都築在0.7米厚的文化層上。因此,和達維爾津一樣,楚斯特遺址最初沒有堡壘建築,要塞都是第二個階段才出現。城牆表現為在外牆外加一個平台的堡壘。楚斯特遺址的房屋建築形式、墓葬、陶器、石器等情況和達維爾津遺址的發現接近。
達爾維津遺址(Dalverzin)是中亞青銅時代晚期至早期鐵器時代最大的一個的遺址,位於塔什干州白克阿瓦德區境內位於達爾維津村附近。處於一個橢圓形高地上,面積有25公頃,主要是楚斯特文化的堆積,最厚的堆積達4米,時代為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7世紀。自1952年開始,札德涅普羅夫斯基(J.A.Zadneprovskiy)開展了16個季度的考古工作,主要集中在祭祀遺址的中心部分和遺址東部。根據發現,遺址分為三個部分,I區有18公頃,主要人口的居住區。II區有5公頃,很少有房屋遺存,堆積薄,其功能可能是遇到危險時,為牛或者附近居民提供避難所。III區有2公頃,西北部,可能是城堡。
遺址保存很好,比較完整,在遺址上能採集到馬鞍形石磨盤和彩陶片。有居址、窖穴、灰坑、圍牆和地面,還發現具有防禦性質的城堡和祭祀用的小廟宇。居址分為三個類型。
第一種是有柱子的框架結構房址。在達維爾津和楚斯特都發現這種居址。這種建築形式從楚斯特文化時期開始出現,一直到今天都在使用。這種建築形式在新疆非常普遍。
第二種是土坯房,通常是3至4間屋子組成一套房子。在遺址中發現三套這樣的房子,包括11個居住區域。達維爾津從早到晚都有發現,在楚斯特遺址則從晚期開始出現。
第三種是半地穴式房屋,在達維爾津發現一個60平米左右的四邊形房址,牆用土坯,屋頂是泥膏,房屋中間有一個四邊形的區域,有四個柱洞。由於其特殊的設計,缺少日常生活的器具和裝飾,學者推測這是舉行宗教祭祀活動的場所。半地穴的房屋也為一般的居民所居住。
框架結構房屋和半地穴式房屋受到草原地區傳統的影響,土坯房來自中亞南部。
三道外牆和一道內牆把達維爾津分為三個部分。牆建起來之前,有50-80厘米厚的文化層,築牆和不斷修牆時期,產生的文化堆積厚2.5米-4米。上層是結束期,厚0.6米。
墓葬基本在文化層中,屬於不同時代,有四種類型:第一種是單人葬,有的隨葬一套器物。第二種合葬,在易得直徑2米的洞裡曾發現8具人骨架。第三種為多人二次葬。第四種是頭骨葬,在一處曾發現8個頭骨葬,另外一處是5個頭骨葬,在附近還發現馬、牛和山羊綿羊的頭蓋骨。左右側身屈肢或者直肢葬,一般沒有隨葬品。在一個埋葬的人前面發現一個大水罐,另一例是在腳的左側發現一個手制的陶碗。
曾發現一座殘熔爐遺蹟,和坩鍋、石制模具、爐炭和鼓風嘴,同時還發現一把鐵刀的殘片和鐵礦熔渣。青銅器主要有鐮、鋤、刀、鑿、錛、矛、鏃、馬銜等工具和武器。還有鏡、手鐲、耳環等裝飾品。其中馬銜形式很有特點。為圓環直棍式。同時,還發現大量的石制、骨制和角制的工具和器物,其中以石鐮最多,也最有特點。
陶器在楚斯特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許多遺址點文化性質的確定也主要依據陶器。這裡發現的完整器物非常少。這是由於發掘的大多為遺址,而墓葬中又很少有隨葬器物。發現的陶片大約有50萬件,大部分陶片上有織物的印痕。這是在手制陶坯過程中借用織物完成的用力證據。陶器形主要有杯、盆、罐、壺、缽、碗和一些微型器皿。有紅衣陶器、彩繪陶、白衣陶、灰陶、磨光黑灰陶。在這些陶器中,最引人注目的當是彩陶,紅底黑彩,紋樣大多裝飾在器物的上部,有三角網紋、三角鋸齒狀紋、棋盤格紋、菱形格紋和一些平行短線、折線紋等。在全部楚斯特文化陶器中,彩陶所占比例是非常低的,僅為1~2%左右,這個比例遠遠低於其它彩陶文化。在達維爾津,共發現彩陶器和彩陶片4000餘件,占所有陶器和陶片的比例為2.5%左右。其中1件彩陶罐比較完整,也為器物上部飾彩,由粗線條組合成主體花紋,在連續的菱形格內填細線網狀紋。奧什遺址共發現彩陶片1500餘件,占全部的7%左右,楚斯特遺址發現1000餘件,紋樣同樣以連續菱格網狀紋和三角紋為主。一般認為彩陶主要是用於觀賞,而非實用。聚落中有儲藏穀物、小麥、大麥和糜的大坑。
埃拉坦(Eylatan)遺址。位於安集延東北不遠的哈庫拉巴德(Hakkulabad)東部埃拉坦村附近,遺址近長方形,時代為公元前6-前4世紀,原來也是有二重城牆。保存非常不好,二十世紀三十年代,B.A.Latynin率領的考古隊調查時,內外城牆都還存在,現在內城城牆只剩東西兩段,沿遺址中的現代水溝行走,幾乎不能發現陶片。遺址總共200公頃,內城牆以內20公頃。1934年B.A.Latynin發掘了一處小丘,面積42平方米,發現兩個階段的手制彩繪陶器,第一個階段為早期,當時認為是公元前第三千年,現在認為是公元前6-前4世紀。第二階段是公元5-8世紀。1952年札德涅普羅夫斯基發掘了內城的一個聚落,發現土坯和兩道平行的牆,殘高0.5米。發現很多紅衣彩陶,通過和楚斯特文化的對比,札德涅普羅夫斯基把這個聚落的時代斷為公元前7-前4世紀。1960年-1963年,T.G. Oboldueva在內城的發掘發現了一個小的長方形房屋,要塞的牆、塔樓和門。地面上發現的Aktam類型的陶器讓他把遺址的下限斷為公元前3世紀。N.G.Gorbunova斷為公元前6-前3世紀。1998-1999年S.S.Kudratov經過發掘,同意公元前4-前3世紀的斷代。總之,埃拉坦遺址是費爾干納盆地公元前第一千紀中期最大的遺址,也是最早的城鎮遺址之一。
明特佩遺址(Mingtepa)。位於安集延省馬哈馬特東郊。城近長方形,略微有些斜,我們由西牆缺口進入,城牆保存很好,但城內已經是農田和果園。
1939年在建設費爾干納大引水渠的時候,M.E.Masson帶領考古學家參觀了這個遺址,1946-1947年、1950年A.N,Bernshtam帶領的帕米爾-阿爾泰考古隊調查了遺址。1973、1986-1987年札德涅普羅夫斯基發掘了遺址。2001年馬教授發掘研究了這個遺址。遺址接近長方形,方向接近正南北,南北長750米,南北寬500米。1950年A.N.Bernshtam調查時,遺址有內外兩個城牆,在現在的城之外,還有一個外城牆。內城牆上有密集的塔樓,西牆和東牆有20個,北牆有12座,南牆存6座。四面都有門道,主門道在西南部。城內有幾個小山包,1946年-1947年尚存16個,東南部分比較密集,西北接近中心的位置有一個較大,可能是城堡。札德涅普羅夫斯基的發掘證明城址下層為公元前2-前1世紀,上層為公元1世紀。1986-1987年馬特巴巴耶夫教授發掘了西牆要塞,城牆寬3.5米,底部為夯築,上部使用土坯和土塊築成。發現舒拉巴沙特文化的陶片。2001年馬特巴巴耶夫教授再次發掘西牆。證明築牆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底部寬2.5米,第二階段寬4米,第三階段寬7.3米。中部小丘的發掘發現5層建築。城早期的遺存為公元前3-2世紀,城址廢棄於4-5世紀。城南部3公里處可能有墓地。
很多學者認為明格特佩遺址正是漢代李廣利將軍為汗血寶馬攻打的貳師城。從時代和中國文獻記載看,可能是貳師城。理由如下:第一,貳師城在費爾干納盆地東部;第二,堅固的城防,有內外二重城;城址面積大,有38公頃,文化堆積豐富;第四,遺址附近發現公元1-2世紀時期的馬的岩畫。
Akhsiket遺址,在納曼干西南25公里,位於錫爾河的北岸,在Gulqishlaq和Shahand村附近,西距巴蘭特佩30多公里,在其上游。保存非常好。匈牙利民族學家Uifalvy第一次提到這個遺址。之後Brjanov A.I、東方學家Veselovski N.I、歷史學家Kastanje I.A、考古學家Masson M.E.、Bernshtam A.N、Chulanov Yu.T、Gulamov Ya.G、Akhrarov I等考察並研究了這個遺址。1979年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考古所開始發掘研究這個遺址。
城堡位於遺址的西南角,大致呈三角形,東西100~80米,南北30~8米,南部和西部利用高起的地形,在台地邊緣築牆。分上下兩個部分,上部面積較大,有厚的圍牆,有8個不同的建築時期;下部面積較小, 10世紀才開始使用。第一道城牆始建於公元前3-2世紀,城牆沒有塔樓。公元前1世紀,第二道城牆建在外面,有長方形的塔樓。6-7世紀修築了第四道牆,10世紀中期城堡小規模修補。9世紀城堡漸漸廢棄。12世紀修築了一個全新的城堡。
城牆的解剖在內城IA西北角18號地點,發掘顯示內城在12世紀末被一道土坯築成的新牆所圍。從內城8號地點的探溝發掘看,內城有7.5米厚的堆積,分為25個文化層。在文化層之下還有0.75-0.8米厚的灌溉農耕層,可能經750-800年的時間形成。由此可知,城鎮本身的始建年代是公元前3世紀末至公元前2世紀初。地下發現火燒磚築成的水系統,呈拱形走廊通向城堡,18號發掘點發現一個階梯通向地下室,地下室有長方形和方形的磚塊砌成的引水系統,地下室中間有一個過濾池。水通過陶水管從北向南引過這個濾水池。11號地點發現一個火燒磚築成的紀念性建築,只剩磚鋪的地面。階梯通到一個圓拱頂的地下室,地面上發現一些燒過的麥粒,圓頂的屋子建築在中亞中世紀較為流行。推測這是11-12世紀時期的一個糧庫。
內城AIB起初的牆有泥土和土坯築成,牆寬5.3米,坡度有20多度。沿着防禦牆有一圈走廊形的房屋,在7號地點發掘的一間房屋已經在牆裡面。可能是拋大石頭和火把的防禦性設施。牆的第一個時代為公元前3-前2世紀末。第二個時期的牆和片治肯特的相似,牆基寬20米,坡度達50°。整個內城更具紀念性的特徵。第二個時期為公元前2至1世紀。
5-6世紀,內城IB從兩個方面得到加固,一個是加築土坯,另一個是在外牆挖雙重壕溝。7世紀牆得到重新更新,並挖了新的壕溝。9世紀後半期這個區域漸漸失去功能,12世紀末-13世紀初才得到重建。
東北角的9號地點發掘出一個7間房屋構成的房子,房子單層平頂,時代為公元6世紀至7世紀,由於房屋建在牆裡,在兩個塔樓之間,可能是一處要塞。
4、15、21號地點可能和冶煉鋼鐵有關,發現的坩堝證明溫度能達到1650-1700攝氏度。另外還發現了兩個門,四條主要的街道、大的市場、9個水塘。
認為是貳師城,理由如下:第一,面積大,除了城堡外,分為內外兩個內城,此外還有外城。第二,出土遺物普遍,而且豐富。第三,始建於公元前3-前2世紀。第四,早期城牆沒有塔樓。但從2世紀末開始,城堡的城牆加厚到20米。認為跟貳師將軍的攻擊有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