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明日報 存世罕見的西周青銅禁
在這次考古出土的所有青銅禮器中,最引人注目、最珍貴的無疑是青銅禁了。這種類似於現在『茶几』的器物,之前在中國只出土過4件,目前藏於國內的也只有一件。
據專家介紹,此次出土的青銅禁長95厘米,寬45厘米,高21厘米,其形狀大小僅次於藏於美國的銅禁,但精美程度算是最好的。
記者看到,存世罕見的西周青銅禁,位於已發掘的墓葬北側中部窯龕上,而在北側坑底,木質車馬器露出土壤的只有部分形制結構和配件,其間還夾雜着少量貝幣。在青銅禁上,一個青銅方彝也引人注目。根據專家介紹,按照此前的考古規律,擁有方形青銅器的墓主人身份,往往比只有圓形青銅器的墓主人身份要高一些。
周人將酗酒列為商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滅商後施行了嚴格的禁酒令。『禁』的名稱正是誕生于禁酒的大背景之下。但這次考古中出土的青銅器,多為飲酒器,和『禁』的本意有牴觸。『墓主人可能是一個愛喝酒之人,放件禁在裏面,或許是要提醒自己不要貪杯。』考古專家推測說。
在我國,商周銅禁僅在寶雞市出土過。最早出現的『禁』是公元1901年。寶雞市鬥雞台戴家彎村農民在村北的坡地上挖地時,挖出了一件青銅『禁』,屬首次發現。最先,這件彌足珍貴的青銅『禁』被曾任陝西按察使的大古董商端方佔有,後來又流入美國。1927年7月,軍閥黨毓坤在戴家灣盜掘古墓,發現3件銅禁。這三件『禁』有一件流入日本,但最終又傳入國內,現被天津博物館收藏。這是黨毓坤所盜3件銅禁中最小的一個,另外兩件下落不明。
這次發現的青銅禁是寶雞市第三次發現。這些銅禁、銅卣等文物風格與鬥雞台、戴家灣黨毓坤盜掘出土文物風格相近。銅卣、銅彝、銅體態較大,銅口沿內側有『』字形族徽。
古代,『禁』的使用有着嚴格的禮制等級要求和規定,只有王室才能使用。因此,它的數量稀少,非常珍貴。這次出土的青銅『禁』是否和王室有關聯,還需考古的進一步研究證實。
『另類』墓葬成範例
在這座墓葬中,以東北處的腿骨判斷,墓主人的下葬方式應為頭南腳北,按周人墓葬的常理而言,陪葬品應環繞擺放在墓主的腰身之上,而此座墓葬的隨葬品卻擺放在墓主的腳下方,且在壁龕之內,實為『另類』。
對於這座『另類』的周人墓葬,劉軍社說,這座墓葬的規格屬於周早期的中型貴族墓葬。但其隨葬品數量眾多、組合完整、體量大、製作精美,又確實罕見。
對於墓葬壁龕內放置隨葬品的這種反常形式,劉軍社解釋,這是近幾十年來在寶雞地區西周墓葬挖掘中發現的首例。可以說,它的可貴之處就在於,這次發現為今後研究周人喪葬形式提供了一個獨特的範例。
馬車陪葬的秘密
西周時期,作為殉葬的一種形式,往往在墓葬的附近有許多車馬坑。而以實用的真車真馬來殉葬始於商代,不過數量較少,且多見於晚期。通過考古人員對二層台以下墓室的清理,基本可以看清為兩槨一棺形制,而且槨上部發現了1輛馬車,隨之出土的還有車3件、銅泡17件、鑾鈴3件、銅鳥2件、車飾2件。
先人一直有『視死如生』的觀念,馬車如同在墓中隨葬的其他器物一樣,都是為了死者的陰間生活。但商周時期的殉葬物是不能隨意埋入的,而是顯示着一定的等級身份,因此,殉葬物往往代表着墓主人的權力和地位。
經過千年的歲月流逝,這輛馬車的木質結構早已碳化,而這些馬車上的佩飾仍在用無聲的語言,默默訴說着這位墓主的高貴身份,這也是墓主人武官職位的又一佐證。
來源:光明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