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京華時報
紅框內圖片爲東城門遺址和瓮城遺址現場圖。 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供圖 ▲記者對比光緒年間的通州城地圖後發現,新發現的遺址位置與清朝的東城門位置一致。 光緒年間的通州城地圖
近日,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消息,通州區修建地鐵,在開挖一地鐵站過程中發現了明清時期通州城的東城門和瓮城遺址。遺址位於新華東街和濱河北路交叉口以西200米。根據規劃,地鐵新華大街站就在這一區域。
爲不影響地鐵建設,有關部門正在商討具體方案。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指出,有關部門的方案之一是將整個東城門遺址『切割搬走』,待地鐵站施工完成後,再將遺址『遷回』。
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發起人何戍中介紹,明清時期通州城的東城門和瓮城遺址格局完整,瓮城內道路、鋪地、排水道痕跡清晰。這個地鐵站位處地面交通幹道,左右兩側分別有地產開發項目,遺址所在地正處於極有商業發展前景的區域。
□遺址・探訪
遺蹟與博客圖片一致
昨晚,記者在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一位志願者的指引下夜訪遺址現場。遺址位於新華東街和濱河北路交叉口西200米左右。現場的斷壁殘垣、石板路、石碑座均與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所提供的圖片相一致。考古現場西側,記者看到了清晰的弧形遺址,志願者猜測是瓮城的內側城牆。再往東有一處保留完整的石板路,志願者推測是東城門與瓮城之間的通道。附近還有一處碑座,四面有精美的雕刻。
□遺址・價值
『是寶藏,不是負擔』
『東大門的發現,是天上掉下寶貝來了,是寶藏,不是負擔。』何戍中說,作爲歷史的見證,遺址的發現非常難得。如何保護、如何挖掘文化內涵並更好地傳承是當下應該思考的最重要問題。
一位通州的文化志願者指出,作爲大運河北運河的終點,歷史上通州東大門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糧食,供應皇宮、京城居民的貨物、用品均從此入京。
通州區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期,境域內就有人類活動。通州歷爲京東交通要道,漕運、倉儲重地。萬國朝拜、四方貢獻、商賈行旅、水陸進京必經此地,促進了通州經濟的繁榮和興旺。享有『一京(北京)、二衛(天津)、三通州』之稱。
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認爲,東城門遺址是通州極爲難得和重要的文化資源,它能夠提高通州的文化地位和文化品位,能夠爲通州帶來高附加值的旅遊資源,有利於通州的經濟發展。
□遺址・處理
有關單位仍在探討方案
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指出,據目前了解,『切割搬走』然後『遷回』只是方案之一,針對這一方案,中心提醒注意兩個問題:一是數千平方米的東城門遺址如何切割?二是一旦地鐵站建成,『遷回』的遺址是否還有安身之處?同時中心擔心這個保護方案能夠保護的只是遺址的一小部分。
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官方網站轉載了知情人士、名爲『遠水孤去』的博客。博客指出,針對地鐵建設和遺址保護之間的矛盾,設計單位冥思苦想處理方案。提出幾個關鍵的問題供有關部門參考:
1.公路地面到地鐵站頂板,僅有不足四米的豎向空間。即使遺址遷回,也不可能恢復原有的地平高度。如果只是保持了水平位置,不管豎向位置,算不算是原位保護?
2.以現有技術是否能將上千平米的瓮城搬來搬去?即使能搬來搬去,是否能保證遺址不變形走樣?是否能做到保護文物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3.現在所看到的還只是遺址地表以上部分,地下部分是否還有其他內容,目前的考古工作還不到位,無法說清。是只保留地表以上部分,還是要將城牆地下部分(如基礎)完整保留?如果堅持保留全部信息,那麼現在留給遺址的空間是遠遠不夠的。
4.設計單位最近提出的方案,是要保留東城門北側一段城牆的外包磚遺址,對於整個瓮城移回後再埋起來。之所以會這樣考慮,是設計單位根本沒有弄清此遺址的重要內涵是什麼,什麼是應該全力保護的?因此將最重要的東西忽視了。
『現在,設計單位還在繼續探討方案。一些文物保護機構也已介入,希望能有好的結果。』博主『遠水孤去』指出。
□遺址・建議
建議地鐵站西移保遺址
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指出,商業發展計劃可以異地重新安排,也可在地域分配上作出調整,不會對通州的經濟發展計劃造成重大影響。
該中心還建議將地鐵站適當西移,遺址進行原址保護。
作爲一個通州乃至北京的文化遺產地,把東城門遺址保留在原地,進一步的挖掘內涵,進行展示,讓通州本地人、北京人、來北京旅遊的外省人以及世界各國的遊客,感受當地的文化底蘊。
來源:京華時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