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商報
南一字城西城牆上段遺址航拍圖 通訊員 周寅寅 記者 鄒飛攝
南一字城防禦體系效果圖
700餘年前,合川釣魚城之戰,改寫了中國乃至歐亞歷史。今天遊客們眼中的釣魚城,或許只是山頂2平方公里左右的平地。能夠抵抗蒙軍達36年的城,難道只有這麼大?
昨日,重慶市考古所副所長袁東山公布了釣魚城的最新發現:真實的釣魚城面積應由原來認爲的1.9平方公里擴爲13餘平方公里。除了核心區的山頂平地外,由南北一字城與江面圍合成的東城半島,都應屬於古釣魚城範圍。另外,他認爲,『一字城』是重慶人首先發明,通過戰爭傳播到東南亞、西亞。
一字城或由重慶人發明
袁東山在釣魚城已堅守了8年。2008年以後,他帶領考古隊員開始對南北一字城進行發掘。
據介紹,一字城有內城、外城,蒙軍攻來時,內外城朝一個方向回擊。一旦外城失守,人員立即退到內城。山頂的城牆也有內城和外城。
『嘉陵江是釣魚城的第一道防線,加上這些城牆,整個釣魚城的防線應該有3至5道。』袁東山說,總長度不到800米的4段城牆,卻控制了超過16萬平方米的防禦範圍。
經過他8年研究發現,釣魚城的真正價值不在於山頂平地,而是依託一字城進行『控江』。
除了合川釣魚城,在奉節白帝城、瀘州神臂城等很多國內遺址都發現有一字城,一字城甚至還通過蒙古人的戰爭傳播到越南、西亞。如此智慧的城牆,究竟是由誰發明的呢?會不會是當時坐鎮重慶指揮抗蒙的余d?史料上對一字城記載,比較確切的是『1259年,蒙哥汗攻一字城』。
『我們目前發現的一字城,時間已經早過1242年,這是在余d來重慶之前。』袁東山說,這說明一字城很可能由重慶的仁人志士發明,後來被國家所利用。據史料記載,國內對一字城的採用,一直持續到明朝嘉靖時期以後。
古城面積是現今的5倍
據了解,目前釣魚城遺址的面積爲2.5平方公里,主要在山頂平地。作爲歷史上重要的古戰場,這2.5平方公里內分布著很多古遺址。袁東山說,我們看到的這些古代遺蹟並不是宋朝所建,而是清朝嘉慶年間爲了躲避白蓮教復建的。
能夠『嬰城固守』達36年之久的釣魚城,難道只有2.5平方公里大嗎?袁東山昨日向記者透露了近年來最重要的發現:『釣魚城的真實範圍應該在13平方公里以上,2.5平方公里只是其核心區。』
他說,山頂環城只是『金城』,而由南北一字城和嘉陵江圍合成的『湯池』,是釣魚城防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理應納入古釣魚城的範圍。
有政治經濟區居民生活區
處在三江交匯、坐擁13多平方公里的『巴蜀要衝』釣魚城,除了軍事防禦外,還有沒有其他城市功能?
『在這13.5平方公里範圍內,不僅有軍事防禦區,還有政治經濟區和居民生活區。』袁東山說,目前軍事防禦區已基本明了,政治經濟區、居民生活區的依據也漸漸浮出水面。
政治經濟區應該位於范家堰遺址附近,考古調查中在這個區域內發現了分布密集的高規格建築,應該是當時的政治指揮中心。另外,結合【釣魚城志】關於遺址附近『財庫』(俗稱銀子田)、『牢房』(俗稱黑房子)的記載分析,這個處於釣魚山西側二級台地相對獨立的封閉區域,應爲南宋時期重要的政治經濟區。
他說,蒙軍由於害怕潮濕,對釣魚城36年的進攻始終是秋來春往。擊退蒙軍後,人們下山耕作。蒙軍來之前,人們又將莊稼收好,搬進城裡居住,既能保護生命,又爲戰爭提供了充足的補給。相對而言,長途跋涉又沒糧食的蒙軍自然處於劣勢。
13平方公里如何保護?
釣魚城遺址是國家文物保護點。如果13平方公里的古釣魚城範圍被認可後,會不會重新劃定保護範圍?相關部門有沒有保護規劃?昨日,記者聯繫到釣魚城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對方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正對釣魚城的保護制定進一步規劃。
揭秘
首次發現柱洞
既能加固又能防禦
今年3月至5月,市考古所對一字城的最後一段――南一字城西城牆上段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在這裡,考古隊首次發現了城牆裡一種特殊的構造――柱洞,它們嵌在城牆的石頭上,以直徑60厘米的圓洞爲主,有的豎著,有的斜著。還有少數呈方形、半圓形。
這些洞子是用來做什麼的?市考古所副所長袁東山說,城牆修築時石頭裡插著木柱,類似『鋼筋』起到加固的作用;木柱比城牆高出2米,還能阻擋蒙軍射出的石炮,起到緩衝的作用。『其實歷史上的城牆除了牆之外,還有很多軟設施,』袁東山說,比如城牆外的木樁、篾笆、繩子都能作防禦用。
相關
從山腳往上爬 游釣魚城方式將改變
現在遊客游釣魚城,都是先坐車到山頂,再從山上往下走。昨日,合川區旅遊局副局長夏楊透露,今後游釣魚城的方向將發生改變,可以從山下步行到山頂。
據了解,連接釣魚城大道到南水軍碼頭的小塔旅遊公路修好後,遊客可以把車停在山下停車場,從山腳開始往上爬。這條公路預計將於今年10月完工。同時,南水軍碼頭半邊街停車場也正在修建,預計增加近200個停車位。
來源:重慶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