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44|回覆: 0

[漢語言文學] 概稱句本質與概念(2)

[複製連結]
濟世 發表於 2012-7-25 17: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北方教育
二、概稱句的形式語義


    概稱句的形式語言可以在一階語言基礎上擴張得到。


    一階語言 有可數無窮多個變元符號、常項符號以及一元謂詞符號(註:為簡單起見,本文只討論一元謂詞的概稱句,所以這裏只有一元謂詞符號。),這三類符號的集合分別記作Var,C,Pred,並有命題常項符號⊥,聯結詞→,量詞符號。中的項和公式定義如常。所有公式的集合記作F。語法符號x,y,z等表示任意的變元符號,c表示任意的常項符號,t表示任意的項,P,Q等表示任意謂詞符號。α,β,γ等表示任意的公式。各類語法符號均可加下標或上標。被定義符號有。


    至此我們給出了關於概稱句的形式語義。對任意的模型,一個概稱句在其中的任一可能世界上都有確定的真值。在這個基礎上可以進行關於概稱句推理的研究。下面我們將繼續關於概稱句的分析來討論相關問題。


  三、概稱句本質


    首先要說明,在上節裏,我們將任意框架上得到的集合中的元素稱為『內涵』,這只是使用了在這類問題討論中的通常術語,它不是我們在談論概念時所說的『概念都有內涵和外延』這個意義下的內涵。如果我們將一個框架看作獨立外在的客觀世界,還沒有和我們的語言(或認識)發生關係,那麼,一個中的元素只是一個指向(或指派)。該指向對每個可能世界指定一個D的子集。只有當我們將W看作可能世界,將D看作個體域,並且,將一個語言表達式(通常為語詞)賦予該指向的意義,即將該語言表達式與這個指向相聯繫,這是在結構或模型層次才有的東西,那麼,這時這個指向才成了該表達式的涵義。由這個指向所確定的東西,就是該表達式的指稱。按通常的觀點,概念的內涵決定外延,詞項的涵義決定指稱,因此,人們把概念的內涵或詞項的涵義看成從可能世界到外延的函數(可能世界集到個體域的冪集的映射)。正是在這個背景下,中的元素被稱為『內涵』。而實際上,無論內涵還是涵義都是和語言相關的東西。沒有語言,自然也就不存在什麼內涵或涵義。


    還有兩點需要說明:(1)即使與語言相關,也只有通過語言得到或建立的指向,即通過語言的表述我們得以確定其指稱的指向,一個語詞才有涵義。通過其他方式,如手的指示行為得到的指向,不構成相應語言表達式的涵義(參見下節概念特徵(3))。(2)『概念』、『內涵』、『外延』,以及『語詞(詞項)』、『涵義』和『指稱』,是兩個不同系列的術語。主要是在『概念』、『內涵』以及『語詞(詞項)』、『涵義』上,二者有很大的區別。對目前所討論的問題來說,我們所用的實際上是後一系列的術語。因為,語詞及其涵義是語言層面的東西,而概念及其內涵是思想層面的東西,與認知主體相關。語詞的涵義一般來說是語言的使用者在語言的使用之前就被規定的,也是使用者們都必須共同遵守的,因而具有公眾性和某種客觀性。而概念及其內涵作為認知主體的某種思想,與其自身的認知能力、認知行為等有較大的關係,因而有一定的主觀性。再有,我們是通過涵義的理解和掌握來形成概念的,因此概念及其內涵比語詞的涵義要複雜。這個問題將在下節討論(參見下節概念特徵(2))。在上節我們給出的是語言的解釋,只是語詞意義的規定以及由此得到公式的真值,不涉及語言的使用者,更不涉及語言使用者的思想。


    我們在一開始就指出,概稱句最重要的特點是容忍反例。對此,我們的基本分析或主張的基本觀點是,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我們對概稱句中詞項的理解與其實際的所指(即相應的外延或指稱)不一致,而在這個不一致中,我們偏向了涵義,採取了內涵性的觀點,放棄了外延的觀點。例如,對『人能思維』這一句子來說,『人』的外延並不包含於『能思維』的外延。因此,從外延的觀點看,並非每個人都能思維。所以當我們說『並非所有人都能思維』時,我們也都能理解,並認為這是個真句子。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仍然接受『人能思維』,並且不認為這兩個句子是矛盾的。這說明我們是在與外延觀點不同的意義上理解或解讀『人能思維』這個句子的,而這個不同的意義只能是涵義的或內涵上的意義。


    根據這個基本的出發點,我們給出了以上概稱句語義。關鍵是引入了詞項(主項和謂項)涵義(根據上面的說明,這裏應該是『涵義』,而不是『內涵』)。這個引入有兩個方面:在語形方面,引入了λ-表達式;在語義方面,首先在對象上,引入了『內涵』(即中的映射),其次建立了λ-表達式到『內涵』的聯繫,即將每個λ-表達式解釋為一個中的映射。在這個解釋下,一個λ-表達式的解釋,如,自身為一個映射,對每個可能世界確定一個個體集,相當於某個一元謂詞在這個世界中的指稱。這可以理解為,λχα是一個關於性質的表述,對每個可能世界,選出具有這個性質的那些個體。從這個角度看,是一個由α及其變目x確定的一元謂詞的涵義。通過這樣的辦法,概稱句的真值得到合理的解釋。特別是命題2.1,揭示了概稱句命題是關於主項涵義和謂項涵義的函數,這使得我們對概稱句的認識前進了重要的一步。這個對於概稱句的解釋可以稱為涵義的解釋。


    根據涵義的解釋,我們已經得到了概稱句的真值。但是這個解釋還不夠透徹。有兩個問題:(1)主項涵義和謂項涵義之間究竟是什麼聯繫?(2)我們為什麼會偏向涵義,原因是什麼?


    關於(2),合理的看法是,我們所以明知道『並非所有人都能思維』而仍不放棄『人能思維』,是因為對於人這類事物來說,在認識上『人能思維』有更重要的意義,或者說,『能思維』是被我們認識到的人的重要屬性,它已經構成了我們的『人』這個概念的一部分,是這個概念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在上述不一致中,我們寧願固守我們的概念而放鬆外延上的要求,於是我們偏向於對『人』這個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導致了在概稱句解讀時的內涵性傾向。所以,在這個偏向中,不完全是詞項涵義的問題,還有我們的理解和思想方面的因素,即與概念有關。


    如果這個看法是正確的,以上關於概稱句的形式語義也是合適的,那麼在這個形式語義的基礎上,我們希望、也應該可以進一步給出體現概稱句與概念因素相關的形式刻畫。以下定義和命題就是對這個問題的解決。


    根據這個結果,可以看出,概稱句所表達的東西本質上是概念(主項)與其內涵(謂項)的關係。簡單地說,概稱句是表達概念內涵的句子。這個結果徹底說明了概稱句主項涵義和謂項涵義的關係,回答了問題(1)。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