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10|回覆: 0

[古代科技] 源於南朝的泉州海上交通(2)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2-8-8 22: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華商報
201288145211446.jpg



展館內的特色船隻



    唐宋泉州海上交通發展大繁榮

    唐五代時,泉州節度使留從效為適應海外貿易的發展而擴展城區,並沿城環植刺桐樹。外國人會親切地稱泉州為『宰桐(ZAITUN),它在阿拉伯語中的含義則是油橄欖,這與他們睹物思情,見刺桐花則分外思念故鄉有關吧。

    宋元時期泉州成為一個世界性的經濟文化中心,其海外貿易交通發展達到鼎盛,已發展到需要由專人管轄的地步。1982年,在開元柳三娘佛塔中所發現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石經幢上刻有『海路都指揮使『的名稱,這就是當時專設的管理海外貿易的官職名稱。

    當時,泉州還出現了最早的『出國簽證』。據記載,李充是一位泉州商人,他持有市舶司發給的公憑帶領商船到日本經商,公憑中記載了李充,將一艘船的甲板分成幾個區域,分別記明負責各個區域船員的姓名,且詳細記載了船上所載的貨物。為方便泉州人經商活動,北宋元枯二年(公元1087年),中央政府在泉州設置了市舶司,下設堆放貨物的市舶庫和接待外賓的來遠驛。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