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原文:
將欲取天下而爲之,吾見其弗得已。 天下神器也,非可爲者也(1)。 爲者敗之,執者失之。 物或行或隨,或炅(2)或吹,或培或墮。 是以聖人去甚,去大,去奢。
譯文:
將要取得天下而行動的,我看得出是出於不得已。天下是個神妙之物,不是有爲之人能取得的。隨意妄爲的人會失敗,強行掌控的人會失去天下。萬物有的行在前面,有的隨在後面。有的熱起來,有的冷下去。有的得以鞏固,有的遭遇墜毀。所以聖人應該去除內心過分的想法,去除驕傲自大的毛病,去除奢侈的欲求。
解說:
老子所說的取得天下,與後世中國人所認爲的取得天下有所不同,自秦統一中國以後,東亞大陸以中國爲中心,以統一爲常態,取得天下者多是完成改朝換代的工作。而老子所處的春秋戰國時代,要想取得天下,是要吞滅其它國家的政權,這項工作顯然比前者要困難的多。春秋戰國時代,中華文明體系已經發展成爲一個非常發達的文明體系,國家形式非常成熟,已不是夏商時代蠻荒千里的情況了,國際關係錯綜複雜,武力取得天下絕非輕而易舉。這也是西方歐洲一直沒能統一的原因。老子更是多次強調不能玄耀武力,用兵乃不得已的事情。這並非老子一人之智慧,多家先秦典藉中都與此思想大同小異,如呂尚【六韜·武韜·兵道】說:『故聖王號兵爲兇器,不得已而用之。』【孫子兵法】中講道:『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爲不得已。』【黃帝四經·稱】講道:『不執偃兵,不執用兵。兵者不得已而行。』在後面的三十章、三十一章等章節中,老子也強調了這種用兵思想。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22歲,正式登基親理朝政,當時的秦國已經歷了120多年的變法圖強,國力已超過六國總和,嬴政在讀了韓非所作【初見秦】(韓非死於公元前233年)之後,於公元前230年發動了十年統一戰爭,終於統一了東亞大陸,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礎。我們在韓非的【初見秦】中不難看出,嬴政大帝並沒有決定發動統一戰爭。韓非極力主張發動統一戰爭,認爲以秦國『號令賞罰,地形利害,天下莫若』,如果不取天下,反而疲於與天下(各國知道不敵秦國不約而同的聯合抗秦)各國周旋消耗國力,取天下不但可以保全秦國,更能結束戰亂與民休養,雖爲不得已,然而可以爲之!
『天下神器也,非可爲者也』這裡的『可爲』帶有強行做爲之意。公元223年,蜀漢皇帝劉備兵敗白帝城,託孤於丞相諸葛亮,諸葛亮一心統一中原,精武整軍,勵精圖治,於公元227年至公元234年,六次率軍北伐,卻以失敗告終。諸葛亮統一中原之雄心壯志令人崇敬!但取得天下不是強行做爲能夠做到的。【孫子兵法】曰:『先爲不可勝,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已,可勝在敵。』這部享譽世界的用兵寶典告訴我們:制勝的關鍵在於勝已,自己先做到不可勝,保持強大,等待敵人出現差錯、背逆天道之時,再出兵討伐,則勝券在握。在【老子】第三十三章中講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萬物各自遵循大道運行(或行或隨,或炅或吹,或培或墮),聖人去除過分、自大、奢望,抱法處勢,無爲而治。國力強大,才是取天下的根本。
注釋:
(1)通行本作『不可爲也』。
(2)炅,光、熱之義。乙本作『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