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侯雋︱北京報導
這一個多星期,國內葡萄酒的龍頭企業之一張裕躺著中槍,被一場『農藥殘留』事件攪得焦頭爛額。
整個葡萄酒行業也因此展開了關於標準與整改提升的討論。
禍起微博
8月9日,【證券市場周刊】官方微博對即將出版的封面文章做預告稱,將三家國內上市企業共十款葡萄酒送往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均檢測出多菌靈或甲霜靈農藥殘留,張裕高於其他兩家。而多菌靈爲美國禁用的農藥,有導致肝癌的風險。
消費者對國產葡萄酒安全性的質疑全面爆發。當日,張裕A股價應聲大跌,盤中一度跌停,盤中最低觸及55.13元,創2009年8月份以來新低,
收盤跌幅高達9.83%,報收55.23元,淨流出額17308.96萬元。張裕B(200869.SZ)則以跌停收盤,報42.93元。
同時,國產葡萄酒板塊集體下跌。
8月11日,張裕公司召開緊急媒體發布會。張裕總經理周洪江表示:『張裕葡萄酒中的兩種殺菌劑均極其微量,遠低於國家【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3m g/kg)及歐盟葡萄酒標準(≤0.5m g/kg),不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危害。』按周洪江的說法,以檢測結果的殺菌劑含量0.01942mg/kg計算,就算一個人每天喝123瓶張裕葡萄酒,其中的殺菌劑也不會對健康構成危害。
中國酒業協會、中國食品協會也力挺張裕。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宋全厚表示,由於目前檢測技術的靈敏度要比限量值高近千倍,的確能檢測出一定的農藥殘留,但都是微克級的。『相關標準是毫克級,社會對殘留量有誤讀是因爲對量的理解不正確。在一定含量內的殘留,是安全的。』 宋全厚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據【羊城晚報】報導,宋全厚是此次事件中爲這10款葡萄酒送檢樣品簽字的人。
兩天之後,微妙的一幕突然出現。
8月14日,據【證券日報】報導,一位【證券市場周刊】編輯部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張裕『反應過激』,『該刊終於打破沉默表示「我們並沒有說它超標」。』
這一言論立刻引發張裕官方微博回應:『這話說得好輕鬆! 但你已經誤導許多消費者認爲我們超標了!』隨後演變成一場你來我往的隔空口水戰。
沒有任何讀者看到過刊登了這一封面文章的【證券市場周刊】。張裕方稱多次聯繫【證券市場周刊】,公司總工還親自登門,但對方均不予理睬。讓張裕氣憤的還有,他們至今不知【證券市場周刊】送檢的葡萄酒型號和批次,想要自檢查證也找不到方向。
關鍵標準缺失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葡萄酒專家委員會秘書長楊強表示,張裕經歷的這次『農藥殘留風波』不僅是張裕公司一家的事,更是中國葡萄酒行業的事。
『葡萄生長中最容易受到病害侵擾,黑痘病、霜霉病、白粉病等很嚴重,必須使用殺菌劑,因此會使用多菌靈、甲霜靈等藥物,這些農藥主要起到保護性作用,只要按標準和規範使用,完全不會造成影響。』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接受【中國經濟周刊】採訪時表示,即使是在法國波爾多等產區,在一些多雨年份,每年使用農藥也會達到10多次。但是目前我國尚無葡萄酒農殘限量專項標準,更多企業參照國家GB2763【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以及歐盟的葡萄酒限量標準。
張裕公關部門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在葡萄種植和葡萄酒生產過程中嚴格執行了國家GB2763【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並參照執行了最爲嚴格的歐盟標準,多菌靈和甲霜靈殘留量遠低於歐盟標準的規定。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嚴衛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食物中農藥殘留是不可避免的現象,只要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加強管理、合理使用,使之符合足以保護健康水平的標準,對消費者就有保障。
但是,『這反映了一些關鍵標準的缺失。』葡萄酒行業分析師朱玉增表示,相關政府部門應儘快完善並出台國家標準對葡萄酒中農藥殘留的具體規定。他認爲,隨著進口葡萄酒越來越多地進入國內市場,國產葡萄酒在品質上迫切需要與國際標準接軌。
國產葡萄酒當下競爭乏力
『公司銷售系統8月10日開始發生紊亂。』張裕總經理周洪江告訴記者,有的終端產品開始下架,部分地區的質檢部門向張裕公司索要質檢報告。
張裕此前公布的2012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13億元,同比下降2.51%。這是近幾年來作爲國內葡萄酒龍頭的張裕收入首次下滑。
東方證券研究報告認爲,張裕雖已做了力所能及的澄清工作,但由於涉及食品安全這一敏感話題,可能存在持續發酵放大的概率,短期內將不可避免地對公司銷售造成負面影響。
記者發現,目前北京地區張裕葡萄酒依然在售。一位經銷商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現在是葡萄酒銷售淡季,不僅張裕,其他酒也都賣得不太好。『現在顧客都喜歡進口葡萄酒,這對國產葡萄酒影響很大。』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執行長李開復在微博中說:『國產葡萄酒本來就被認爲口感差,再加上這些醜聞,而且進口酒越來越便宜,葡萄酒不整改就準備關門了。』
根據海關的數據,2011年我國葡萄酒進口量同比增長27.8%,進口額同比增長80.2%。中國已經成爲全球第五大葡萄酒消費國、第八大進口國。
張裕董秘曲爲民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時表示,寄望各項措施能儘快把負面因素消除掉。『估計一星期或十天後,消費者的信心會扭轉。公司已經宣布調整未來十年的戰略,成立了自有品牌葡萄酒、白蘭地、進口葡萄酒三大銷售公司,三駕馬車並駕並驅,在全國全面拓展先鋒國際酒莊聯盟專賣店,打造進口葡萄酒誠信鏈條。』曲爲民說。
--------------------------------------------------------------------------------------
版權聲明:
凡註明來源『誠搜網』的內容系本網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誠搜網』字樣。本網轉載其他網站的稿件,內容未經本網證實,轉載出於傳遞信息之目的。
【信息核實流程說明】下載 內容糾錯電話:01085788822 郵箱:wxw315@vip.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