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國考古網 淹城城址位於江蘇武進縣湖塘鎮境內。東西長約850米,南北寬約750米,總面積60萬平方米。城址由外城、內城、子城三重城垣組成。三重城垣之外均有護城河。外城河之外又有一周堆土城垣,形成『三條環河四套城』的格局。外城為橢圓形,周長約2500米,其外的城垣周長3500米。內城呈方形,周長約1500米,位於外城北中部。子城也呈方形,周長約500米。外城河、內城河、子城河分別寬60米、40米、30米。城內西部有一條南北向的古河道連通三條護城河,城址四周有6條自然河道與外城河相通。外城門和內城門均為水門,分別在城牆的西北和西南部位,子城南部正中設一門。
城址內外分布有許多土墩墓,在內城河底還多次發現獨木舟、青銅器、原始青瓷器及幾何印紋陶等遺物,時代屬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
經試掘可知,城址約建於春秋晚期,三重城垣同時建築,春秋晚期之後廢棄,使用時間短。關於淹城的性質,學術界爭議較大,或認為是吳王壽夢之子季札的封邑延陵之所在;或認為屬吳國中期的都城;或認為屬當地土著淹國的都城遺址;或認為是文獻所載商末周初山東淹國逃到江南所築之城。
參考資料: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中國考古學•兩周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