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35|回覆: 0

[中醫世家] 救濟厚德 浩氣長存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2-8-29 20: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來源: 中醫藥報
  傅山,字青主,山西太原陽曲(今太原市尖草坪區西村)人,生於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六月十九日,卒於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六月十二日,今年六月十九日(8月6日)是傅山誕辰405周年。傅山詩【青羊庵三首】中有『既是爲山平不得,我來添爾一峰青』的句子,有研究者稱傅山爲17世紀中國思想文化界一座拔地凌空、多姿多彩的奇峰,可謂至當之評。作爲思想家,他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操;作爲學者,他博極群書,開創子學研究的先河,在哲學、文學、史學、美學、書法、繪畫等領域都達到了很高的造詣;作爲醫學家,他醫德高尚,醫論高超,醫術高明,堅持在民間行醫40餘年,醫學著述至今廣爲流傳,堪稱歷代名醫中的傑出代表,深受世人愛戴。山西民間流傳有『傅山先生字不如詩,詩不如畫,畫不如醫,醫不如人』的說法,就是說傅山在醫學方面的成就高於書法、繪畫、詩詞等方面,而最令人敬佩的是他的人格品德。筆者僅就傅山關於醫德修養方面的數則論述作一淺析,與讀者諸君共勉。
  以醫濟世,實踐救濟本旨
  傅山在【醫藥論略】一文中指出:『若醫藥之道,偶爾撞著一遭,即得意以爲聖人復出,不易吾言。留其說於人間,爲害不小。處一得意之方,亦須一味味千錘百鍊。「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此道亦爾。魯莽應接,正非醫王救濟本旨。』強調從事醫藥工作,撰文著書介紹個人經驗,一定要客觀、謹慎,否則會貽誤於人,爲害患者。醫者應診,處方用藥,最忌輕率大意,要時時處處想到醫學的救濟本旨,以至誠之心診治。處方上的每一味藥,都要深思熟慮,仔細斟酌,才能開出療效滿意的方劑。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失誤,切合病情,取得預期療效。
  醫學以救濟爲本旨,就是強調醫學的本來意旨是救死扶傷,扶危濟困。這一命題,歷代名醫賢哲多有論述。如:漢代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序中指出,『居世之士』應當『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唐代孫思邈作【大醫精誠】論謂:『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明代龔廷賢著【萬病回春】概言『醫家十要』,首要即是『一存仁心,乃是良箴,博施濟眾,惠澤斯深』。醫者只有心存救濟之念,才會一心赴救,才能『拯黎元於仁壽,濟羸劣以獲安』。
  傅山之所以能成爲一代名醫,被世人尊稱爲『神醫』、『仙醫』,人們永遠地愛戴他、懷念他,是由於他不僅醫術精湛,更在於他胸懷以醫濟世的大志,堅持實踐醫學的救濟本旨。甲申明亡之後,傅山出家當了道士,朱衣黃冠,流寓平定、盂縣、壽陽、汾陽、晉源各地,一方面秘密進行反清活動,另一方面也開始了他的行醫生涯。蔡璜撰【傅山傳】中記載:『所至老幼男婦以疾請者,輒遮留不得去,從容診治,多奇險,酬之金,不受也。』當是這一時期經歷的真實記錄。
  在戰亂與饑荒不斷的歲月里,傅山目睹百姓在水深火熱之中煎熬,疾病纏身,瘟疫流行,貧病交加。傅山於顛沛流離中堅持在民間行醫,戴夢熊【傅征君傳】記敘傅山『避居遠村,惟以醫術活人,登門求方者,戶常滿』,『擅醫之名遍山右,罔弗知者』。
  貴賤一視,同情貧苦百姓
  傅山之孫傅蓮蘇整理的【傅征君事實】一文中記載:『征君誦讀餘暇,精岐黃術,登門問病者絡繹不絕,貴賤一視之,從無倦容,診視如神,全活甚眾。』醫者應接病人做到一視同仁。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說:『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西醫鼻祖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強調醫生要做到:『無論至於何處,遇男遇女,貴人或奴婢,我之唯一目的爲病家謀幸福。』
  作爲病人,無論其性別、地位、職業、家境如何,抑或有無恩怨,都是身患病痛,其生命都只有一次,醫者都應該給予關心、幫助、愛護,想方設法,竭盡全力解除其痛苦。貧窮之人患病,困難更多,需要更多的幫助、關愛。傅山寧願過著清貧,甚至窮困的生活,在民間行醫,或於村嵐開藥軒,或於市井設藥館,服務對象主要是勞動人民,四十年如一日,他在【兒輩賣藥城市】詩中吟詠:『爲人儲得藥,如我病差安。』【茶餘客話】中還記載,傅山在寺觀每遇『聞病人呻吟,僧言羈旅無力延醫耳。先生即爲治劑,無不應手而愈』。傅山一生正是這樣醫病不分貴賤,同情窮人,以至誠仁愛之心救治病人,以高尚的醫德贏得了世人的愛戴。
  慈和愷悌,關心患者病痛
  傅山【題幼科證治準繩】文中謂:『姚甥持此,令老夫稍爲點定一二方,欲習之爲餬口資。既習此,實無省事之術。但細細讀諸論,再從老醫口授,自當明解。扁鵲以秦人愛小兒,即爲小兒醫。慈和愷悌,便入藥王之室。慎無流於惡姿如李醯也。』傅山爲外甥學醫所作指導,循循善誘,語重心長,指出學醫必須下真工夫,一要認真讀書,從書本中學,二要重視實踐經驗,虛心向老中醫學,要把理論與經驗結合起來。強調爲醫要有醫德,對待患者的態度要慈祥和藹,平易近人,學業上循序漸進,逐步提高,才能登堂入室,扁鵲、孫思邈是醫者的楷模,學習的榜樣;而像李醯之流,忌賢妒能,道德敗壞,傷天害理,品質惡劣,則當視作反面典型事例,引以爲鑒。傅山把對待病人的態度如何,提高到『醫王救濟本旨』的高度來認識,他指出『魯莽應接,正非醫王救濟本旨』(【醫藥略論】),對待每一位病人都應以『至誠診之』(【犁娃從石生序】)。
  作爲醫生,應該舉止莊重,態度和藹,語言溫柔,診視細緻認真,處治謹慎穩重,做到傅山所說的『慈和愷悌』,讓病人增強信心,感到放心,值得信任。醫患密切配合,有利於疾病的治療,不可不慎。
  自古以來,中醫就非常重視醫德修養。三國時董奉醫德高尚,受到患者愛戴,病癒者即植杏樹一棵以表達感激之情而蔚然成林,遂有『杏林春滿』之譽。唐代孫思邈作『大醫精誠』之論,成爲千載傳頌的不朽名篇。傅山關於醫德修養的有關論述及其身體力行的感人事跡,對於當今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與提高服務質量仍具有其現實意義。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