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40|回覆: 0

[法家學派] 論春秋時期的代理戰爭(3)

[複製連結]
裏人 發表於 2012-8-29 09: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儒學網
三、春秋代理戰爭的特徵

從【春秋左傳代理戰爭表】可以歸納出春秋代理戰爭的一些特徵:
第一,在代理戰爭發生前後一段時間,代理國與指使國(或代理人與指使人,下同)的實力是不對等的,代理國弱於指使國。代理國與指使國的代理關係不同於民事行為中的代理關係,後者的代理人與指使人的實力對比沒有明確的強弱關係,代理人可能比指使人更強大。
代理國弱於指使國,這一點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不言而喻的。試問:小國怎麼能夠指使大國呢?由於代理國的實力弱於指使國,延伸出二者關係的下一特徵。
第二,在代理戰爭發生前後一段時間,代理國與指使國的地位不是平等的,代理國低於指使國,對指使國具有依附關係。吳公子光曰:『諸侯從於楚者眾,而皆小國也,畏楚而不獲已』(【左傳・昭公二十三年】),說的就是大小國之間的強弱、依附關係。
第三,代理戰爭一定是大國指使小國進行的戰爭,這一特徵可以把代理戰爭與庇護戰爭區別開來。庇護戰爭是小國請求大國為之徵戰的戰爭。
第四,代理國所進行的戰爭是直接為了實現指使國的目的。當然,這不否定代理國可能獲得間接利益。
第五,指使國不參與戰爭。這一特徵可以把代理戰爭與聯合戰爭區別開來。春秋有許多大國、小國並肩作戰的戰爭,但這些戰爭不是代理戰爭,而是聯合戰爭。
第六,指使國對代理國的戰爭示意是命令性質的。關於此點,我們可以考察上表所列代理戰爭中,【左傳】記載指使國對代理國進行戰爭示意時使用的用語。(戰爭)序號1:【左傳】記載曰:『秋,宋及鄭平。七月庚申,盟於宿。公伐邾,為宋討也』,杜預注曰:『公拒宋而更與鄭平,欲以鄭為援。今鄭復與宋盟,故懼而伐邾,欲以求宋,故曰為宋討。』雖然在此場戰爭中,宋國沒有直接命令魯國,但是,宋國的戰爭示意是間接的和隱含的,被魯國領會了,魯國投其所好。其餘前五個特徵,此次戰爭完全滿足。所以,【春秋左傳代理戰爭表】將此次戰爭視作了代理戰爭。序號2:此戰是追記的,戰爭發生在魯莊公二十五年,【左傳】在魯文公十七年追記。【左傳】記載曰:『鄭子家使執訊而與之書,以告趙宣子,曰:「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而與之事君……四年二月壬戌,為齊侵蔡,亦獲成於楚。居大國之間,而從於強令,豈其罪也。大國若弗圖。無所逃命。」』子家表達了鄭國侵蔡乃是被齊脅迫。序號3:【左傳】記載曰:『春,鄭公子歸生受命於楚,伐宋。宋華元、樂呂御之。二月壬子,戰於大棘,宋師敗績。囚華元,獲樂呂,及甲車四百六十乘,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此戰的命令特徵就非常明顯了。【左傳】對以下幾戰的記載,代理特徵非常明顯,此不再作具體討論。
第七,至少從短期看,指使國在代理戰爭中的成本很低廉,風險很低。這一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因為指使國不參戰。無論戰爭發展態勢對指使國是利還是弊,指使國都可根據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考慮可進可退。如果代理戰爭整體失利,對指使國而言,最直接的損失就是喪失代理國,喪失一個很好的盟友或協作夥伴。
第八,通過歸納,可以發現,代理國通常具有獨特的地緣政治特徵。在春秋時期,宋國、鄭國作為中小諸侯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緣政治價值。顧棟高指出:『中州為天下之樞,而宋、鄭為大國,地居要害,國又差強。故伯之未興也,宋與鄭常相鬥爭。逮伯之興,宋、鄭常供車賦,潔玉帛犧牲以待於境上,亦地勢然也。』放在現代學術中看,顧棟高的評論角度乃是地緣政治學。宋國位於今河南商丘一帶,鄭國位於今河南省新鄭一帶,處於東西、南北之要衝,其位置不但在軍事上具有重要戰略價值,在經濟上也是會通之地。如果齊國要稱霸,向中原、西方、南方(楚國)擴張,必須通過宋國、鄭國。如果秦國要稱霸,它必須向東方(包括中原與山東)或南方擴張,同樣必須經過宋、鄭二國。楚國也是如此。如果楚國要向當時的天下中心擴張,宋、鄭橫亙在楚國的征途上。楚國要想向西北(楚國的西北)擴張,征服關中,無法穿越大巴山與秦嶺,必須首先北進中原,然後從中原向西,以威逼關中地區,進而威逼秦國。當楚國要向西北擴張時,偏西的鄭國(鄭國在宋國的西邊)更重要。楚國要向東逼魯、齊,則經由宋國是最便捷之道。所以,楚國的擴張無法繞開中原腹心國宋、鄭。另一方面,中原無大國,使得沒有大國來保護中原其他中小國家。於是,宋、鄭兩國就常常成為大國必爭之地,兩國經歷的戰爭也特別多。兩國或者常常作為大國的代理國去攻打他國(【春秋左傳代理戰爭表】之2、3、6、8),或者成為其他代理國的攻打對象(【春秋左傳代理戰爭表】之4、5、6、11),甚至兩國中一國被指使而攻打另一國(【春秋左傳代理戰爭表】之6)。
代理戰爭的實質,乃是大國爭奪體系霸權的一種具體手段。米爾斯海默認為,『每個國家壓倒一切的目標是最大化地佔有世界權力,這就意味着一國獲取權力是以犧牲他國為代價的。然而,大國不止是為了爭當大國中的強中之強,儘管這是受歡迎的結果;它們的最終目標是成為霸主(hegemon),即體系中唯一的大國』。希臘人認為,『弱者應當臣服於強者,這一直就是一條普遍的法則』。在國際政治中,這種霸權思維導致所有國家都把自己國家以外的世界當作實現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工具。在無政府的國際秩序中,小國的命運是什麼呢?魯國的莊叔對晉國說:『小國受命於大國……抑小國之樂,大國之惠也』(【左傳・文公三年】),鄭國的子家說:『居大國之間,而從於強令,豈其罪也?大國若弗圖,無所逃命』(【左傳・文公十七年】);孟獻子說:『臣聞小國之免於大國也,聘而獻物,於是有庭實旅百;朝而獻功,於是有容貌、采章、嘉淑,而有加貨,謀其不免也』(【左傳・宣公十四年】);鄭國公子W說:『天禍鄭國,使介居二大國之間』(【左傳・襄公九年】);季武子說:『小國之仰大國也,如百穀之仰膏雨焉』(【左傳・襄公十九年】)。從春秋政治人物對大小國關係的評論可以知道,小國在大國爭霸的國際政治格局中,難以存身,更難以安生。某些小國成為大國的代理國而與其他國家交戰,成為大國鬥爭的走卒,乃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必然。
     鄧曦澤    庚寅年九月初三/2010年10月10日
  
  1.在CNKI全文欄中輸入『代理人戰爭』,截至2010年10月7日,一共有695篇文獻(含報紙文章)使用了『代理人戰爭』這一概念,但皆將之作為不言而喻的概念來使用的,且未見專門討論代理人戰爭者。另外,絕大多數人將『proxy war』譯作『代理人戰爭』,我認為譯作『代理戰爭』更為準確、精煉。
  2【尚書・胤征】『胤征』下孔安國傳。
  3【左傳・莊公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這裏不必如此細分,可以把伐視作對敵國的軍事行動的統稱。
  4楊向奎:【大一統與儒家思想】,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89年。
  5朱寶慶:【左氏兵法】,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6【中國歷代戰爭年表】,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3年。
  7鄧勇(鄧曦澤):【王霸:正義與秩序――從春秋戰爭到普遍正義】附錄1,武漢:武漢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第247-269頁。
  8鄧勇(鄧曦澤):【王霸:正義與秩序――從春秋戰爭到普遍正義】附錄2,武漢:武漢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第270-295頁。
  9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第1843頁。
  10【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一冊,上海:中華地圖學社,1975年,第18-21頁。
  11宋傑:【春秋戰爭之地域分析與列國的爭霸方略(下)】,載【首都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3期。
  12約翰・米爾斯海默:【大國政治的悲劇】,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頁。
  13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40頁。

參考文獻:
1. 阮元校勘:【十三經註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2. 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3. 【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4. 楊向奎:【大一統與儒家思想】,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89年
5. 朱寶慶:【左氏兵法】,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6. 【中國歷代戰爭年表】,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3年
7. 鄧勇(鄧曦澤):【王霸:正義與秩序――從春秋戰爭到普遍正義】,武漢:武漢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
8. 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9. 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一冊,上海:中華地圖學社,1975年
10. 宋傑:【春秋戰爭之地域分析與列國的爭霸方略(下)】,載【首都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3期
11. 約翰・米爾斯海默:【大國政治的悲劇】,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2. 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