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34|回复: 0

[两岸四地] 新任期伊始 两改革受挫 马英九hold不住

[复制链接]
顺天道化 发表于 2012-7-8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联合早报
   ● 庄慧良
台湾
内望
@庄慧良
chuanghl@sph.com.sg
没有连任压力,只有历史评价压力的
台湾总统马英九在刚过去的三个多月高举改革大旗,试图带领台湾社会更接近公平正义。
马政府首先对冻涨多年的“油电价格”推动“双涨”,一出台便引来痛批,“一次涨足”被迫改分三阶段调涨。
马政府吃到的第二记闷棍属于匪夷所思:炒作房市和证券交易所得等资本利得免税长期以来备受台湾社会诟病,
针对这个典型的租税不正义,马政府提出课征证券交易所得税(证所税)的正当性十足,
不料欧债风暴再起,全球经济陷入不确定性,加上事前规划不完善,行政和立法两院缺乏沟通协调,朝野协商也无共识,
证所税引发的纷扰不休终于导致民怨四起,马英九几乎得罪了所有阶级,民意支持度掉到历史谷底,不到两成。
去年台湾总统大选期间,在野的民进党主打“公平正义”的议题,引起社会热烈回响,连任成功的马英九,在胜选演说中也主动承诺会对分配正义、贫富差距等问题进行改革。
  然而,三个多月来,马政府擎着“公平正义”大旗,无畏各界訾议,仓促实施油电双涨,并拟课征证券交易所得税(以下简称证所税),几乎得罪所有阶级,民怨四起,马英九的支持度也掉到历史谷底,不到两成。
  “公平正义”正当性十足,但如何落实,让人民“有感”,却非易事。
  以油价上涨为例,台湾97%能源是进口,油价本应依市场波动,但民进党陈水扁政府和国民党马英九政府都曾为了选票而冻涨,结果是拿全体纳税人的钱来补贴用油者,当然不公平。
  马英九在元月连任成功后,决定回归市场机制,一次涨足,却被痛批造成物价上涨,后来被迫改分三阶段调涨。
  炒作房市和证券交易所得等资本利得免税,更是典型的租税不正义,长期以来备受诟病,改革的过程异常艰辛。
  1973年台湾就开征证所税,结果股票大跌,检查征收成本过高,税收有限,1976年,政府以活络资本市场及鼓励投资为由,停征证所税;1989年政府二度课征证所税,台股无量下跌19天,由8900多点跌至5700点,不到一年,就宣告停征了。
证所税重创马政府
  此次证所税案出炉之际,适值欧债风暴再起,全球经济都陷入不确定性,加上大陆经济下滑,台湾出口负成长。许多企业大佬纷纷表示,现在不是复征证所税的好时机,尤其国际资金可自由流动,课征证所税将不利资本市场筹资,外商也不会来台投资上市,严重影响台湾经济发展。
  而且马政府事前的规划未尽周延,不仅财政部和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有歧见,行政和立法两院缺乏沟通协调,朝野协商也无共识,总共提出11个版本、21个修正案,不断整合协调,既要符合量能课税,还要考虑资本流动性,又要顾及企业的反应,三天两头变来变去,结果财政部长刘忆如挂冠求去,成为史上最短命的财政部长,岛内纷扰不休,元气大伤。
  国民党目前最新的证所税版本被外界抨击为“拼装车”“四不像”。
  有“税改巨炮”之称的国民党不分区立委曾巨威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证所税案乃“身先士卒”的试验,“长久以来的症结就是资本利得的问题,要改革就不得不碰它;已存在几十年的问题,碰就一定满头包,(碰)要有‘技巧’”。偏偏天时、地利、人和均缺失。
  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罕见地对证所税一事说了重话:“有勇无谋”。他说,马政府此举并不符合公平正义,政府只是为了找财源要加税,在复征证所税的同时,以挟带方式对科技业者增加税负,让不炒股票的台积电一年多30亿(新台币,约1.3亿新元)的支出。
  “公平正义吃不饱!”鸿海董事长郭台铭直截了当评价马政府的改革措施。他呼吁马政府以富人税取代证所税,以免台湾经济因证所税而陷于空转。他说:“台湾不能再用学者治国。学者没实务经验,学者治国一定误国。”
  娴熟财经的前副总统萧万长6月25日在一个公开会议上说,台湾“公平正义迷思重创政府与企业信赖关系”。税改团体更批蓝绿“公平正义玩假的”。
  媒体报道,这一出荒腔走板的戏码,让台股蒸发了3兆元(新台币,下同)。讽刺的是,新任财政部长张盛和估计,目前整合出来的版本可望收到六七十亿的税收。
  在前总统李登辉时代担任财政部长,现任监察院长的王建煊认为,证所税除了符合公平原则外,不符合财政收入、稽征方便、经济发展和中性原则,搞到后来,没课到税,租税公平形同泡汤。
  他在《公平正义何处寻》一书中指出,租税制度的设计首重公平原则,但过分追求公平,反而带来不公平;绝对的租税公平,有时只是理论上的幻觉而已,在无法追求最理想的租税正义时,次佳的设计,就会变得更能伸张公平正义。
  他建议,“提高证交税是可以积极考虑的选项。”他指出,2010年证交税率3%,税收1046亿元,若证交税提高至6%,每年就可增加1046亿元,1990年停征证所税时,证交税提高至6%,就有部分证所税效果。
学者:证所税课税时机不对
  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黄达业也持类似看法。他向本报指出,证所税较符合公平正义,但课税的时机不对,课征技术困难,成本又高,台湾散户比例高,一旦股市大户跑掉,股市萎缩,税收反而减少。
  历经三个多月修法过程,曾巨威感慨:“大家都被市场绑架了,被有钱人绑架了,被政治运作绑架了。”
  他说:“只要股市一跌,就无法理性谈问题,(刘忆如)部长很可怜,要谈之前先拿手机看股市指数,如果大跌,什么都不敢谈;我们原先的想法是抓大放小,但有人说,抓大的,小的也死光了,根本是有口说不清。”
  立法院7月底将召开临时会,证所税案被列为首项议题,目前仍有五个版本待协商,只是经过这一番折腾,证所税案已是名存实亡。
  尽管灰心至极,曾巨威仍认为,证所税案仍是有意义的,“否则未来推动租税改革的机会就不见了。”他说,马英九是有心实施租税正义的,但时运不济,2008年成立赋税改革委员会碰上金融海啸,改革幅度小,反而花更多钱刺激景气,这次又碰上欧债,“历史重演,但历史事件的属性不同,让马英九又栽了一次跟头。”
不动产实价登录8月1日上路
  继证所税后,不动产实价登录确定在8月1日上路,这是政府为落实居住正义跨出的另一步,不过,这与实价课税的理想仍有段差距。
  王建煊于财政部长任内就主张按实际售价课征土地增值税,但当年国民党黑金政治猖獗,相关人士放话污蔑王建煊,称“外省部长抢本省人的土地”,且不惜以挑起族群问题来吓阻决策,导致王请辞下台。
  在基层历练多年,有丰富税务经验的新任财政部长张盛和深谙问题之所在,他日前表示,不动产要先建立实价登录制度,让信息先透明化,否则贸然实施实价课税,每一笔国税局都要查核,征纳双方成本都会很高,“我们绝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曾巨威提醒,有鉴于证所税案的经验,政府未来应更圆融、更有技巧的去处理不动产实价课税问题,“不动产牵涉到的利益更可怕,关系纠缠更复杂”。
台湾将是第二个希腊?
“2025年,台湾会是第二个希腊?”
  从去年希腊爆发财务危机以来,台湾内部陆续有人提出类似警语,此言未必是事实,但以台湾财政状况恶化的情形来看,倒也非危言耸听。
  1990年,中央政府负债不到2000亿元(新台币,约85亿新元),仅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7%,短短20多年,中央政府负债迅速增加至5兆元(新台币,下同),占GDP的34%。如果再加上各级政府的军公教退休金、劳保年金给付准备、健保费用及就业保险等潜藏性债务,总负债金额至少15兆之多。
  原本“台湾钱淹脚目”(福建话,意指台湾富裕,钱多到“淹”过脚踝),为何财政迅速恶化?
  答案就出在台湾几乎年年选举,为了讨好选民,各政党、各候选人不断扮演圣诞老人“政策买票”,20多年来的税政改革多是减税。
  财经学者出身的国民党不分区立委曾巨威向本报指出,台湾虽有两大政党,但就财经角度来看,台湾的政党只有一个,偶尔在选举出现财经区隔,但都是有选举目的,“选举时才会有左派价值出现,但无论谁执政,就回归右派意识形态。”
“支出是左派 收入是右派”
  曾巨威说,为了选举,台湾政府“支出是左派”,例如发老人年金、幼儿津贴,是大政府的想法,但“收入是右派”,即课税越少越好,否则富人就会跑掉,因此赤字不断扩大。
  前卫生署长、亚洲大学讲座教授杨志良在《台湾大崩坏――挑战没有希望的未来》一书中也指出,台湾是右派的资本主义社会,但实施社会公平正义、备受国外推崇的全民健保却是左派的政策。
  杨志良警告,“特别是税制,独让健保承担过重的责任及改革的任务,不但不公平,实际上也做不到。”随着人口结构老化,健保亏损愈形扩大,恐怕维持不到10年。
“很多财政立委是大财团养的”
  杨志良在任内的民意满意度是内阁阁员中最高的,为了改善健保财务,他与许多专家学者规划二代健保,最后未竟全功而请辞。
  他愤愤不平地说,财政部都在降有钱人的税,很多财政立委是大财团养的,而人民短视近利,民粹立委左右国会,政策就缺乏公平正义。
  2008年马英九当选总统,碰到金融海啸,为使海外资金回流台湾,将遗产赠与税率从50%降至10%。国家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朱敬一就批评,此举让台湾每年损失200亿元的税收。
  台湾的租税负担率(租税除以GDP)从1990年的20%下降到现今的12%,相较于其他国家15%到20%左右是偏低的。然而,七成以上的税收是来自薪水阶级,相对地,以钱滚钱的资本利得,包括证券交易所得和土地增值却不必缴税,税制不公,人民怨声载道。这也是马政府推动证所税的原因,奈何事与愿违。
  “只要是两党选举的政治,福利不断增加,税收不断减少,财政一定崩溃。”台大财务金融系教授黄达业对本报强调,“我对民主政治很不乐观,征税多难哪,光一个证所税,整个台湾都快垮掉了”。
  他指出,不只中央政府,各县市地方政府的财政窟窿恐怕比中央还大,地方政府举债没有上限,只要议会通过即可。
  黄达业下了这样的结论:“全球民主国家都会是下一个希腊,两党制的国家难逃希腊的命运!”
   
《联合早报》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