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方日報
被棄在工地垃圾堆中的古墓碑。羅盛宇 攝
記者 戎飛騰
順着蜿蜒的五虎山道,繞過靜遠幽深的居士林,72歲的梅州大埔人羅書禮面對着空曠的荒地,心裡既期待又擔憂。
去年3月,一位朋友告訴他,清朝康熙年間歿後獲追封少師兼太子太師、在金庸筆下的【鹿鼎記】中被演繹為『鐵丐』的吳六奇,其墓碑被擱置於五虎山腳一個工棚的荒草叢中。
自發致力於大埔野外文物發掘考證多年的羅書禮,既希望找到墓碑,又希望找不到,他害怕自己看到的是一塊已被損壞的文物,那將又是一樁令人痛心的憾事。
在矛盾心理的糾纏下,羅書禮越過一道工廠臨時搭建起的矮牆,終於在角落裡的一片荒草間發現了他此行尋找的『大寶貝』――一面足有2米多長、近1米寬的巨大石碑,雖然滿蒙泥塵,但竟完好無損地靜臥在彼處。
羅書禮用紅泥、草葉清理了碑面,一排陰刻的碑文猶自清晰可見:『皇清榮祿大夫少師順恪葛如吳公之墓』。
歷史 吳六奇墓因城建受損
在大埔縣的文物點中,吳六奇墓前石雕並不是年代最久遠的,也不是保護級別最高的,但卻最為市民所熟悉。大埔影劇院門口的幾頭石馬、石獸是很多中青年大埔人童年時嬉戲玩耍的好去處。這幾頭石馬、石獸,正是原本『守護』在吳六奇墓道兩側的石雕。
據民國【大埔縣誌】載:『吳六奇墓,在湖寮五虎山麓之餘坡……康熙四年賜葬於此。墓場周約百丈,環牆若城廓(用三合土夯築),左右列石人石獸,前設享堂,規模宏大無比。』
然而,這座按照現行文物保護法,斷應予以原址保護、嚴格控制保護範圍內工程選址的墓場,卻在50年前遭遇了一場滅頂之災。
羅書禮對這段歷史已潛心多年。
1961年,大埔縣城從茶陽遷入湖寮,時因城建需要建設『大埔影劇院』,選址正落在了吳六奇幕的正上方。
談及這段歷史,大埔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局長張領華感慨不已:上世紀60年代,文物保護意識還沒有現在這麼強,當時甚至都還沒有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之分,也沒有建設保護範圍的說法。
結果,一座『如果放在今天絕對通不過選址』的影劇院,就在當年建了起來,吳六奇的墓葬區因此遭受了巨大的破壞。
今年8月,羅書禮通過反覆考證,寫成了【埔城重現吳六奇墓碑】一文,其中寫道:『墓前二百米建巨型石碑坊,頂梁上鑲嵌雙龍戲珠豎匾,上書「恩榮」楷書。墓左前有「石黽馱碑」。惜在城建時,「石黽馱碑」、「墓地環牆」、「石牌坊」等皆廢……』
羅書禮介紹,當時由於嫌這些古建築累贅,又不能移動,便將之一一炸毀。其中『石黽馱碑』最是讓他心疼不已:開封包公墓前的『石黽馱碑』的碑高只有3米,而當初被炸毀的吳六奇墓前的『石黽馱碑』有5米之高。
幸運的是,墓前石雕保存了下來。記者在西湖公園『將軍牆』前看到,石雕共有8個,石人、石馬、石豹、石羊各一對。據了解,1962年,墓地出土後,從中發掘出了女侍俑、男吏俑等陶塑精工文物,如今已被收藏於廣東省博物館。而地表上未被破壞的石雕等墓地製品,由於體型、重量較大,就遺留在了原地,影劇院建好後一直陳設於門口。
上世紀末,隨着市民文化廣場的修建和文化局的遷址,石雕也幾易藏地,直到2005年大埔西湖公園修建好後,才正式擺入了西湖公園中,成為一個遊覽景點。
回歸 墓碑終被博物館收藏
讓羅書禮驚喜的是,從公眾視野中消失了近50年的墓碑,於去年4月被發現基本保留完好。他在【埔城重現吳六七墓碑】中興奮地寫道:『此碑是三百四十多年前的古文物,是與豎放於西湖公園的石人、石獸聯繫起來,而且可以相互印證的吳六奇墓實物。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加以保護、收集。』
羅書禮發現了墓碑後,通過一些個人途徑告知了博物館,卻未引發足夠重視。墓碑就此又在五虎山的工地中靜靜地躺了1年多。
一腔熱情碰上現實的冷遇,這並不是羅書禮的第一遭。羅書禮並沒有因此氣餒。
『我本是一個農民,出於對歷史文化的敬畏和愛好才作這些(文物保護工作)。』今年8月,他將苦心寫就的【埔城重現吳六七墓碑】一稿投給了大埔縣政協主辦的【大埔文史】雜誌,希望能刊載。
9月初,同樣是文物愛好保護者的遠房侄子羅盛宇,從深圳回到大埔,聽聞吳六奇墓碑被棄置工地上的事情後,前往查看並拍下大量照片。
這成了事件的轉折點。
9月7日中午,羅盛宇在大埔網上發布了【垃圾堆旁邊的吳六奇墓碑】一帖,引發了諸多網友感慨。大埔文廣局的工作人員很快就在網絡上發現了這一信息,並通知了縣博物館。兩天後,大埔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網上回應:『近來經網友爆料於五虎山頂發現的吳六奇墓碑一塊,有關部門迅速採取行動,把該墓碑收藏於我縣博物館。』
19日下午,記者在大埔縣博物館看到,這塊飽經350年風吹日曬的墓碑,如今終於告別了工地和垃圾堆,在博物館的後院空地中安靜地躺着。後院當然不會是它最後的歸宿地,但是,起碼是一個體面的『廂房』。
設想 統一規劃客家大觀園
已經出土了50年的吳六奇墓,重達3000斤的墓碑為何會突然出現在1公里外的五虎山上呢?
『從(文廣)局裡存留的資料來看,上世紀60年代挖掘時並沒有發現墓碑。如果有的話,肯定會和石雕一起保管下來。』張領華認為,這塊墓碑應是第一次出土。但是,這無法解釋墓碑與墓地相距甚遠的原因。
記者走訪了羅書禮、羅盛宇、大埔博物館副館長羅皎明,還有吳氏後人吳志堅、吳國委,通過多方信息,試圖拼接還原出這段歷史:1962年,墓地出土之後,當時的政府相關部門把墓碑搬到了五虎山上。吳氏後人將吳六奇墓址遷到了另一座山頭,並另立了一塊小墓碑,每年中秋都到新墳上去拜祭。久而久之,吳氏後人也漸漸遺忘了祖上那塊巨大的墓碑。
墓碑在五虎山上一呆就是數十年。直到近年,有一位老闆將那塊地買了下來堆放水泥建材,五虎山有塊大石碑的消息才不脛而走。去年,消息傳到了吳氏後人和羅書禮耳中,經他們一趟走訪後,才慢慢公諸於眾。
不過,墓碑是否一直放在被發現的位置,當時又是誰將它放在那裡,這些細節,已經難以考究。唯一能夠確定的是,墓碑在水泥製品廠中,已經呆了不少的年頭。據廠里的看管員老李介紹,他自5年前來到廠里工作,那塊『大石頭』就一直放在角落裡,多年來,日曬雨淋,沒人過問。
張領華認為,墓碑如今已經是國家所有的文物了,博物館把它收起這麼多天後,也沒有吳氏後人過來提出異議。而事實上,由博物館來保管,要比任何個人、組織保管來得安全。
羅皎明介紹,墓碑這種墓葬區物品,原本屬於不可移動文物,應實行原址保護,可是由於歷史原因,它已經成了『可移動的』,由博物館收藏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不過,這麼大這麼重的墓碑,放室內展出也不太現實,而且單一一塊墓碑,脫離了墓葬區的地理、文化,展出價值也低了許多。將來也許會將它像墓前石雕一樣,陳設於西湖公園中,但是目前還要等待主管部門的研究決定。
張領華則告訴記者,目前墓碑已列入了縣裡的文物信息備案,正準備上報市文物主管部門。
事實上,羅書禮一直有着一個『織珠成串埔城游』的設想,他精選了包括吳六奇墓前石雕、龍崗三角坪樹牌坊、新寨村上寨通議第等14處文物點以及河頭村『永禁陋弊碑記』等3處拾遺,統一規劃為『客家民風民俗民居大觀園』。
一個多月前,他將提議整理為一份書面材料,希望能在【大埔鄉訊】上發表,呼籲熱心家鄉事務的各地僑胞支持。
張領華聽聞該建議後,覺得『想法很好,但是困難也不小,需要上級統一規劃』。
72歲的老人,依然堅持於考證、發掘那些被忽略的野外文物,同時安靜地等待心願實現的一天。
來源:南方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