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98|回復: 0

苏禄王墓墓主为菲律宾人 病逝中国朱棣亲撰碑文

[複製鏈接]
济世 發表於 2012-9-25 00: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大河报
时间:9月22日 运河日志 
  地址:德州
  第 站
  52
  □总策划 王守国 刘书志
  执行 首席记者 张体义 记者 谷武民 文 记者 李康 图
  进入山东境内,行走大运河第一站是德州,德州扒鸡全国闻名,能把扒鸡做成全国名吃,应该有运河一份功劳,运河不仅带来了德州的经济繁荣,更形成了德州开放包容的运河文化,在农业文明中融入了浓厚的商业文明,改变了传统思想观念,“本地抛农务,群情逐贸迁”……
  A
  大运河边守陵人
  进入德州,我们首先来到了德州市北区的北营村,看上去北营村和普通的北方农村没什么两样,但是在村子中却有一座国保单位:苏禄王墓。
  苏禄王墓规模不大,但规格不低,墓道两侧排列石翁仲、石兽、石马、华表,墓道南端东侧有“御制苏禄国东王碑”碑亭一座,碑立于明永乐十六年。成祖朱棣亲撰碑文。西侧还有明代所建清真寺一座。
  苏禄王是何许人能让朱棣亲撰碑文?
  工作人员介绍说,苏禄王不是中国的王爷,而是来自遥远的菲律宾。公元1417年,苏禄群岛上的三位国王――东王、西王、峒王率领家眷一行340人组成使团来朝京师,在北京受到明朝政府的盛情接待,历时27天。归国途中,东王病逝德州城北安陵(今北营)。明成祖得悉后,命有司厚葬之,又亲撰碑文,勒碑墓道,追封为“恭定王”。王妃及次子、三子和侍从十余人留居德州守墓,其后裔入籍中国。北营村安姓、温姓村民都是他们的后裔,目前还有100多人。
  在墓园门前,记者采访了83岁的安新南老人,老人有点耳背,交流起来不太容易。
  老人证实说村里安姓、温姓确实是苏禄王的后裔,在这儿已经快600年了,他是第十七代。中菲建交后,菲律宾曾不断有人来苏禄王墓祭拜,他也曾作为村里三位代表之一于2006年回访过苏禄岛。
  苏禄王墓景区工作人员说,苏禄王墓以及守陵村落的文化现象和历史遗产,体现了大运河作为“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的功能,也是德州大运河申遗的重要项目。
  B
  樯桅船影皆不见
  德州的大运河兴起于隋唐,发展于宋元,到明清时达到鼎盛,进入民国时期后,由于海运发展和铁路修筑,运河运输逐渐衰落,但是仍然保持着较大的运输量。运河流经德州夏津、武城、德城三县区,长约141公里。
  在夕阳的余晖中,记者穿行在德州大运河东大堤街口村、小锅市村、北厂村沿线,河堤高高,河道蜿蜒,史料中记载的德州运河九曲十八变的“龙形”走势依然可辨。河中水不多,但尚未断流,不时可见村民在抽水灌溉堤外的农田。
  德州因运河而兴,因运河而闻名,历史上曾呈现出“百物聚处,商贾往来,南北通衢,不分昼夜”的繁荣景象。
  大运河曾经孕育了德州 “九达天衢”的繁盛,滋养了 “神京门户”的文明,然而,大运河往日的辉煌都随着运河航运的中断而暗淡。横跨大运河的铁路,火车隆隆穿梭,大运河显得那样地孤寂。
  一位过路的老乡说,以前这里可热闹了,他小的时候还经常在运河里看到帆船和火轮船,上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就没有船了,水也小多了。
  在一片荒草与树木之间,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北厂漕仓遗址”。
  德州段运河不仅是全国漕运沟通南北的大动脉,而且是明清时期运河上“四仓”(德州、临清、徐州、淮安)之一,明代曾在北厂村附近设立兵营,修筑“十二连城”护卫德州漕仓。随着时代的变迁,德州的仓储设施(包括著名的十二连城)日渐倾圮殆没,但幸运的是还有一部分成了粮食、煤炭、瓜果蔬菜及其他商品的储运场站,仍在发挥着作用。
  大运河还能通航吗?德州境内的大运河已经失去了往日的丰采与繁忙,但是,德州人对大运河的感情仍然是那样火热。
  大运河申遗和南水北调工程让他们看到了大运河复苏的希望。
  德州市不仅制定了古运河风景区概念性详细规划,而且正在为大运河复航进行着准备。
  德州市一位领导曾表示,德州运河河道还在,缺的是水源,具有通航的基础。
  通航与文化是互补的,不通航的运河文化是不完整的。
        来源:大河报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