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 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政論家、文學家。洛陽(今河南洛陽東)人,從小博覽群書,以善寫文章聞名。政治上,他主張改曆法,易服色,定官名,興禮樂,主張重農抑商,積貯糧食。建議削弱諸侯王的勢力,加強中央集權。
洛陽少年,才華洋溢
賈誼從小精通詩書,18歲時就寫得一手好文章,在洛陽一帶很有名,被以愛才著稱的河南郡守吳公賞識,招爲弟子。後吳公上調,賈誼也被吳公推薦做了博士。在陳述秦滅亡的原因時,賈誼發表了著名的【過秦論】,指出秦滅亡的原因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震動滿朝文武。賈誼留給後世的名篇還有【吊屈原賦】、【鵬鳥賦】、【治安策】等,均是才氣橫溢且很有見識的名篇。
少年得志,鋒芒畢露
賈誼21歲就當上了博士,深得漢文帝賞識,一年後又被提升爲太中大夫,和許多悲劇性人物一樣,鋒芒畢露,難免引起某些人的嫉妒,埋下了隱患。
另外,賈誼雖才高,但不懂人情世故,不知權衡輕重,從他人的利益出發,迫不及待的提出許多改革措施,不考慮現實面,過於理想化,文帝不但沒有採納,反而覺得他書生氣,華而不實。
後來賈誼建議爲了強化皇上的權利,讓列侯離開京城,回到他們的封地去,結果得罪了列侯,招致後禍。
人緣不佳,遭人誹謗
前面說過,賈誼年紀輕輕就得皇帝賞識,招致小人的嫉妒,又大力提倡改革,局限在自己的觀念中,做人處事不夠圓融。結果上下左右均在文帝面前誹謗他,久而久之,文帝覺得他人緣不佳,便把他調出京。後雖重召回長安,但仍沒有再重用。致使賈誼沒能施展他的政治抱負。漢文帝堪稱一代明君,卻連他也無法重用賈誼,可見賈誼真是有連才能無法掩蓋的缺點。
鬱鬱寡歡,英年早逝
賈誼被調離京後,深感委屈,慨嘆人心險惡,哀傷自棹,一蹶不振。【吊屈原賦】、與【鵬鳥賦】傳入京都後,文帝雖讚賞其文采,但又覺得賈誼氣量小,經不起考驗,言過其實,更覺得此人不堪重用。
後來賈誼作了梁懷王劉揖的太傅,梁懷王不慎墜馬身亡。賈誼本無責任,但他害怕文帝追究,又追悔自己疏忽,沒盡太傅的責任。從此更加鬱鬱寡歡,哭泣不已。一年後竟傷感過度而死,時年33歲。
(資料來源:歷史在線、China10k)
(華韻國學教育編輯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