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42|回复: 0

[史学] 浅析古代传抄活动对知识传播的影响(2)

[复制链接]
阿土伯呀 发表于 2012-10-16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中国文史网
两宋至明清,是雕版印刷成熟至广泛应用的时期,但出于种种原因,政府和私人的抄书活动却一直得以保留和发展。《文献通考》记载宋代还设置了“补写所”一类的机构,进行大规模的抄书活动,当时官府藏书多是抄写本。成书于宋代的《麟台故事》记载“大中祥符二年十一月,令史馆别置楷书二人,专掌抄写日历,月给钱一贯五百、米二石,春冬赐衣”。说明当时从事抄写的从业者具有一定的职位。成书于清代的《皇朝文献通考》记载,“(乾隆)四十四年奉谕,……尔等出示谕安徽、江苏、浙江举贡生监等,有精于书法愿赴内廷抄写者,报名考试”。说明抄写工作的从业者可以通过一定的考试,获得职位,这说明当时专事抄写是一个职业,并可以通过考试的形式获得这样的职位。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的编纂,抄书手都有数千人。明清时期,随着私人藏书的兴盛,民间抄书、藏书更是远远胜过官府的抄书活动。


     三、传抄活动对知识传播的影响


    传抄活动促进了知识的传播,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其功不可没。传抄活动是印刷术发明之前,知识复制传承的主要手段,即便在印刷术发明之后,也仍然是重要的手段之一。我国古代的文献资料浩如烟海,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有形载体,传抄活动在抄写、复制文献典籍的同时,也就使得知识得以复制、传承,保证了文化的延绵不绝、长盛不衰。在宋代印刷术得到广泛应用之后,虽然传抄不再是文献资料复制传播的主流形式,但由于手写本、抄本资料具有的特殊意义,直至明清时期,以手写传抄方式复制的文献资料仍受到特殊的关注,承载着更多的知识信息,具有不同一般的社会价值,因而仍然受到青睐。封建社会,正是以传抄为主的知识复制工作,才使得文献资料得以流传开来,让社会底层的人们具有获得知识的机会―受教育的机会,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略举两例,据《诗话总龟》记载“袁俊家贫无书,每从人假借,必皆抄写,自课日五十纸为计。”又《却扫编》记载(魏衍)“见异书犹手自抄写,故其家虽贫而藏书亦数千卷。”另外,传抄活动促进了汉字结构、书写方式的完善。汉字自甲骨文始,至秦帝国统一文字为小篆,汉字的结构、书写方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汉代随着纸张的发明,书写介质的发展推动了知识传播的飞跃,由于大量、高效的抄写书籍、宗教典籍的需要,也必然促进汉字结构、书法的发展完善,“经生体”的形成就是一例。

    传抄活动尤其是对圣贤经典的传抄,培养了传抄者借助已有的圣人之言来表达、传递个人的理念、思想的思维模式,并逐步形成为民族的公共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讲,约束了传抄者的创造性。在科举制度影响下,儒家经书的内容被不断复制翻版,这又极大地限制了多元文化信息的传播,培养了学者“述而不作”、善于引据经典版本的思维方式。由于这种文化传统的深厚积淀,当一个异于“经典”的新思想、新观点一出现,就会引起周遭的基于固有观念的反对和压制,而鲜有客观分析和理性接受,或许这也是促成封建社会后期中国人创造力不足、因循守旧的文化基因之一。一个例子,或许能有助于理解这种现象。
    “仙搓”一词典出晋张华的《博物志》:“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l}者,年年八月有浮搓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搓上,多资粮,乘搓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芒芒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诸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自此之后,各类文献典籍中有关仙搓的记录六百余处⑥,或是亭、桥、江、阁之名,或是音乐曲调之名,仅有《太平广记》的一则记录与“仙搓”实物相关:《太平广记》卷四O五引《洞天集》:“严遵仙搓,唐置之于麟德殿,长五十余尺,声如铜铁,坚而不蠢。李德裕截细枝尺余,刻为道像,往往飞去复来。广明以来失之,搓亦飞去。”
    其他更多的则是诗文中浪漫的用典,在所有记录中约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典型的如唐代杜甫的诗《过洞庭湖》:“湖光与天远,直欲泛仙搓”;唐代韦庄的诗《夏口行寄姿州诸弟》:“回头烟树各天涯,婆女星追速寄家,……谁道我随张博望,悠悠空外泛仙搓”;宋代黄裳的诗《题卧陶轩》:“八月仙搓偶相送,寥郭孤飞与谁共?”元代许有壬的诗《次韵可行记塘上草木二十四首》之一“枯树影在水,浮动如仙搓,昨日春意闹,今朝雪满沙。”明代张以宁的诗“秋风吹海送仙搓,夜色新凉晓转加,归日阮郎应一笑,小春洞里又桃花。”等等。
    从这些卷峡浩繁的记录看,很少有人去想办法在现实中设计、制造一个“仙搓”,以便借此往来于人间仙境。沿着思路走下去,哪怕是一代人往理性、科学的方向前进一小步,也会在几代、几十代人的数百、千年的积累之后,实现现代意义上的飞行器。而令人遗憾的是,晋代就有的这种飞行器的灵感,一直以来就仅仅停留在人们无限美好的想象之中,成为存在于理想中的一个腾飞工具而不是现实世界。后来者,在浪漫主义的理想世界里,不管用多么美妙的句子去修饰和描绘,都不会推动实践中哪怕是一厘米的科学进步,“不积畦步,无以至千里”。
    如前所述,传抄活动是古代一部分有知识的士人谋生的手段。作为职业的传抄活动,其目的就是按照“母本”的样子进行机械复制,不能变动传抄内容。这个过程也就更强化了传抄者的机械复制,而不能更多地去发挥创造性。士是古代中闰“社会的良知”,他们“作为一个承担着文化使命的特殊阶层,自始至终便在中国史上发挥着‘知识分子’的功用”,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靠抄写而谋生,这种职业也会某种程度上限制其本身的创造性。这方面的内容将另文探讨。
    古代的传抄活动,由于一些人为原因造成知识复制过程中的误讹,影响了知识的传播。在古代有些典籍编撰、传抄过程中,为尊者讳,人为窜改文献内容,造成知识所包涵信息的缺失。陈垣先生做过专门的研究。
    传抄活动也带来诸多文献内容简单重复的弊病,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传抄者对知识产权的漠视。文献重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一开始就把传抄作为了产生文献、书籍的重要方式。南北朝是抄撰图书的黄金时期,《文献通考》记载:“自后汉以来,学者多抄撮旧史,自为一书”。南北朝时期,还专门设置了“抄撰学士”之官,主管抄撰工作,据《北史・庚信传》:“(徐)搞子(徐)陵及(庚)信并为抄撰学士。”抄撰就是边抄边撰,抄撰一体,抄中有撰,撰在其中,抄书就是著书,也就是近代梁启超所说:“善钞书者可以成创作”。这也就造成很多文献一篇、一段文字,通过编辑不同的集子,自古传抄至今,造成简单重复。例如,文献中的“类书”,类书目的是准备资料、积聚资料,在为撰写文章、临事应对的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后来,很多编纂者利用这种方法来编辑书籍,编辑过程中简单照搬原来的内容,仅作简单归类,导致内容重复。
    作为知识复制的主要方式―传抄活动历经千余年,经过长时间的积淀,使得传抄者认为抄写所需内容为我所用成为潜意识中理所当然的事情,不经意间培养了传抄者对该文献资料创造者所有权的漠视,自然也就难以产生知识产权的理念。


  四、总结


    传抄活动的发展,有着重要社会背景和推动力。封建社会“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思想是驱使传抄活动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宗教信仰的“修功业”目的是佛教、道教经籍传抄活动的动力来源,而以抄写作为谋生手段则是一部分有知识的士人从事传抄活动的动力。传抄活动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者“述而不作”、善于引经据典的思维方式,抑制了多元文化的产生,限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导致了对知识创造者所有权的漠视。(作者:董火民)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