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汉学网 (四)对食物的体验面越广,“吃”的隐喻性用法也越多
在上文中,笔者总结归纳了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其中,“吃”与食物的色、香、味、质互动的隐喻和转隐喻有14条,“吃”与各类食物、食材互动的隐喻和转隐喻有51条,“吃”与炊具、餐具、处所等互动的转喻和转隐喻有17条。很明显,在这三类隐喻和转隐喻中存在很大的数量的差别,这个数量的差别反映了其认知上的特点:体验的程度越深,面越大,隐喻和转喻越多,体验的方法和内容起着关键作用。“吃”与食物的色、香、味、质的互动是有限的,与食物相关联的餐具、炊具、处所等的互动也是有限的,而食物和食材的种类却是五花八门、变化无穷的。体验的程度和范围的差别必然通过语言反映出来,即:“吃”的体验越多,隐喻和转喻就越多。这一研究也证实了体验哲学的观点:人类的认知和语言具有体验性,语言的成因是基于身体经验之上的,经过认知加工逐步形成的,它和客观的现实世界和人类的主观加工机制密切相关,是主客观互动的结果。
(五)概念隐喻具有更强的认知力
在本文归纳分析的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中,既有本体隐喻和转喻,又有概念隐喻,本体隐喻或转喻是针对某一具体事情而言,他们往往是构式结构,如:吃食堂、吃小灶等,其构式意义大于词汇意义,本身不具备生成性,而概念隐喻却针对某一类事情而言,如:“吃是承受”这一概念隐喻包括的隐喻就多达26条,上文提到的很多转隐喻都包括在这一概念隐喻中。由此可见:概念隐喻具有思维的广阔性,搭配的随意性,以及语言的生成性,换一句话来讲,人的整个思维是隐喻性的,概念隐喻比本体隐喻具有更强的认知力。
(六)民族文化使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具有民族文化特征
语言具有体验性,这不仅仅包括我们的身体和客观环境的互动,还包括在一定的文化中我们和社会、政治、经济、宗教团体的互动,即语言还具有社会性和人文性。因为人是认知的主体,不同民族的文化模式,价值体系在隐喻的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体验和认知深深扎根于社会文化环境中,因此,语言处处带着民族文化的烙印,如:“猪八戒吃人参果”这个隐喻,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西方人来说是无法理解这个转隐喻的两端“猪八戒”和“人参果”的喻意的;在“瞎子吃汤圆”、“吃豆腐”等隐转喻中,“汤圆”、“豆腐”是典型的中国传统食品,表现了中国的食文化;“吃父母”、“吃小灶”等则表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某些生活方式和理念。语言是社会文化的反映,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充分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食品特色。
五 结语
本文分析研究了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背后的认知机制:体验和文化背景。在“吃”的认知框架里,主体对客体的感知,对食物全方位、多层次的体验是“吃”的隐喻和转喻意义扎根的基础;汉语文化中传统的价值体系和丰富的食文化积淀为“吃”的体验方式和其意义的扩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体验和文化背景是语言意义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方面。
(作者:聂亚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