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03|回覆: 0

[古代科技] 瀋陽故宮採取地熱取暖:鍋灶煙道設計在地下 (1)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2-10-31 17: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瀋陽晚報
2012103193626518.jpg

瀋陽故宮清寧宮裏的西炕

雨雪天氣猛然來襲,瀋陽氣溫驟降,毛料皮料加身的人們,掐着指頭盤算着供暖來臨的日子。古人是怎麼取暖的,古代遼寧人的採暖方式又發生過怎樣的變化?我們現在就來說一說――尤其是東北人集體記憶裏的火炕。
1、從『土石封火』說起
早在28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生活在遼寧營口的金牛山人就開始使用火。當然,那時候我們的祖先還不會人工取火,他們只懂得使用自然火(天火)。但是他們如何保存火種,並保持它們長久不滅呢?
據專家推測,金牛山人在生火之前先在地面用石頭壘起一個圓形的石頭圈,以控制篝火的範圍,類似後來的『灶』,然後在『灶』裏燒烤食物。從遺蹟可看出,灰燼分佈於石圈內,灰燼層在剖面上首尾相連,說明當時的火種基本沒有熄滅過。灰燼層的頂部、中部和底部分佈許多石塊,表面由於長時間燒烤而層層剝落呈粉末狀。這種保存火種的方法叫『土石封火』。看着這些遺蹟,我們嘗試想像一下28萬年前的金牛山人的生活場景:他們白天外出打獵,晚上回到洞穴,扒開封火的火堆。熊熊燃燒的篝火燃起,周遭一下子暖和起來,人們端坐在篝火旁,燒烤白天打獵的戰果……
時光撥轉到距今7200多年的新樂人時期,人們穿着樹葉和獸皮製成的短裙圍在篝火前取暖做飯。在新樂遺址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房屋內對火塘的設置。火塘就是原始房屋中設於門口附近的灶坑,是一種炊事與取暖相結合的設施。它既能吸收自室外吹入的氧氣以助燃燒,又能阻擋冬季自門口吹入的寒風。
新樂遺址出土文物最多的二號房址的建築為半地穴式,下面深約有40厘米,起到了避風保暖的作用。房址面朝東南,最大限度地保證太陽熱能的利用。新樂遺址出土了一批經過打磨的石斧,它們多被放置於火塘附近,據專家推測它們可能是與移植或保留火種有關,或是一種撮取炭火的專用工具。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