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摘要
先秦時期是儒家倫理思想的形成時期。本文主要敘述、分析先秦時期儒家倫理形成過程、自身特點及不同代表人物思想之間的內在歷史、邏輯關係;同時探討先秦儒家倫理思想賴以產生的社會背景以及社會歷史對倫理道德的影響;此外,就先秦儒家倫理思想的重要德目對社會人際關係的調整和規範作用也進行了專門探討。
先秦儒家倫理思想是在上古、三代道德觀念日漸自覺的基礎上形成的,尤其是西周的禮樂制度和德治傳統是先秦儒家倫理思想形成的歷史土壤。春秋時期,各種倫理道德範疇細緻繁複,標誌著倫理道德觀念日臻成熟。春秋末期,孔子創立了以『仁』爲基本範疇的倫理學思想體系和以『孝』爲核心的道德規範體系,確立了先秦儒家倫理思想體系的基礎。孔子後學分別從不同的側面對其學說加以發展,形成爲孟子的『仁義』倫理學說和『五倫』、『四德』的先秦懦家倫理思想形態,以及荀子的『禮治』學說。
先秦儒家倫理思想與宗法的結合、與政治的結合是其基本特徵;又由於人倫道德始終是哲學研究的出發點,所以倫理與哲學的一體化也是其基本特徵。此外,先秦儒家倫理思想在內容上也呈現出鮮明的特質,是一種具有極強的理性色彩的道德人文哲學。
先秦儒家倫理思想把道德規定爲人的本質屬性,用道德來建構人類社會的基本秩序,概括出仁、義、禮、智四種重要德目,作爲調節和維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間關係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先秦儒家倫理思想初步確定了注重倫理道德的儒學思想史特徵,並深深地影響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