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61|回覆: 0

秦始皇版"紫禁城"相當於十個秦兵馬俑一號坑

[複製連結]
真衣 發表於 2012-12-4 22: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西安晚報
2012124142939841.jpg   
位於秦始皇帝陵內城西北部的建築遺址示意圖。 (本報資料圖片)


最新考古勘探與研究表明,秦始皇帝陵園內沉默着一處龐大的宮殿建築群,其十進式院落建築和一處台基式主體建築渾然一體,猶如紫禁城,為人們研究秦始皇時代的建築藝術及其主人死後繼續享受皇宮生活的理念等提供了珍貴資料。
規模龐大
相當於十個秦兵馬俑一號坑
多年參與秦始皇帝陵園考古勘探與發掘的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孫偉剛說,2010年以來,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園的內城西北部勘探發現了一處長方形的十進式院落的龐大建築群,總體上南北長690米左右、東西寬約250米,面積達17萬平方米。
研究發現,這處規模相當於十個秦兵馬俑一號坑遺址面積的龐大宮殿建築群,雖然歷經秦末漢初兵焚等人為毀壞和兩千多年的自然破壞,但目前保存在地下的基址(包括牆體、磚坯、散水、門道、石道和陶片等)和石塊等遺蹟遺物基本完好。
孫偉剛說,從其平面測繪圖上,尤其能看出這是一處有中軸線和明確主體建築的龐大宮殿群。
根據勘探資料,這一宮殿建築群坐南向北,位於陵園內城之內南北中軸線通道的西部,約佔內城四分之一的面積。它南起陵園內城南部高大封土的北側數米處,東西兩側的牆北與內城城垣相連,與西側的內城城垣和東側的南北中軸線通道西垣皆相距6米左右,其北牆與內城北垣基本平行,距內城北垣近20米,其中間開門有貫穿南北的九段式通道,每段通道左右有門可分別進入分佈於東西兩側的院落,行人也可直接向南通過九段式通道到達一處以大型夯土台基式主體建築為主的巨大院落。
孫偉剛說,從建築類型來看,這一宮殿群主要有兩大類建築單元構成,其一是位於台基式主體建築群之北的九排18處院落式建築。這些院落式建築整體也呈坐南面北,南北間以散水或牆垣分開,以中間的南北向長通道為中軸呈東西對稱分佈,相對封閉的建築群組內的建築單位有主次之分,一般以大型的夯土台基作為中心,輔以其他類型較小規模的建築,基址周圍設有圍牆,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院落結構。
記者了解到,位於最南端的大型夯土台基式主體建築群,是其中地勢最高之處,可謂雄視其北的九排18處院落式建築,其佔地面積相當於兩排4處院落式建築的總和。
對研究古代皇宮史作用不可替代
實際上,不僅考古工作中較少發現建築群遺址,歷史文獻中對秦始皇帝陵園內建築遺址的記載也不多。除【史記】中『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外,在【漢書】中有『宮觀之盛,不可勝原』等。然而,文獻記載的『宮觀』類建築其具體所指及內容迄今為止尚無明確認識。
長期致力於秦始皇與秦始皇帝陵研究的西北大學教授徐衛民說,秦始皇13歲即位即開始籌規建設其陵園,在其主政及統一東方六國期間,恰是其陵園思想與陵園建設最重要時期。作為其思想體現的表現之一,陵園的一個重要理念應包括仙人理念,或者說死後如何繼續享受皇帝般的生活。
這處規模龐大的宮殿建築群雖然僅僅保留下了牆基部分,但其格局基本完好,這對研究人類古代皇宮史等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和作用。
新聞連結
建築遺址東邊曾發現99座墓葬 或為秦始皇后妃陪葬墓
西安新聞網-西安晚報訊(記者陳黎 實習生花琳)在秦始皇帝陵園內城西北部的這處17萬平方米的建築遺址,面積近故宮的四分之一,研究推斷該區域可能是祭祀建築。
在這處建築遺址的東邊,考古人員曾經發現了99座墓葬。這99座墓葬規劃規整,南北排布8~9列,所有的墓道都堵着封土。考古專家根據秦始皇先輩陵園秦王與后妃的墓在同一陵園內來推斷,這有可能是秦始皇后妃的陪葬墓。
記者獲悉,秦始皇帝陵的考古工作目前有了更具體時間表:2010年到2015年間,全面系統勘探陵園遺址,解決陵園形制、佈局等問題。遠期是2016年到2020年,調查陵園內未勘探的區域。

        來源:西安晚報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