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19|回覆: 0

[漢語詞典] 中古聲調及其演變概論(1)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2-12-5 17: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語文報
【論文摘要】聲調是字音(音節)的要素之一。音節有聲調是漢藏語系語言的特點,在漢語以及與漢語同系的語言中。聲調在區別詞的意義方面的重要性和聲母、韻母相等。本文從古音聲母清濁方面,就漢語的聲調及其發展演變,對中古語音的聲調、近代語音的聲調以及現代語音的聲調做了簡單的思考與論述。
   
  所謂聲調,是指音節讀音高低升降的變化。漢語從何時起就有了聲調的存在,現在還無法斷言。通常認爲,上古漢語也應該有聲調的區別,但究竟有多少個調類,它們可能的調值如何,至今尚無定論。而中古時期的漢語語音的聲調區別已經得到了共識,並且,當時的音韻學者已開始對這種區別進行了深入的、系統的研究。
  
  一、中古語音的聲調概述
  
  漢代以前,人們還不知道有四聲,直到齊梁間駢體文盛行,受佛教轉讀佛經聲調的影響,逐漸覺察到自己的語言中也有聲調存在,開始以『宮、商、角、征、羽』五音對字音進行歸納,隨後定出『平、上、去、入』,通稱爲四聲。【切韻】、【廣韻】、【韻鏡】及【七音略】等都是按照『四聲』分韻的。
  四聲的名稱起於南北朝齊梁時代(五世紀末六世紀初),據【南史•陸厥傅】說:齊永明年間,『時盛爲文章,吳興沈約,陳郡謝x,琅e王融,以氣類相推轂,汝南周J善識聲韻。約等爲文皆用宮商,將平上去入四聲,以此制韻。』永明時期的這段敘述是平、上、去、入『四聲』名稱見於記載的較早的材料。此外,【梁書•沈約傳】云:『約撰【四聲譜】以爲在昔詞人,累千載而不悟,而獨得胸襟,窮其妙旨,自謂入神之作。武帝雅不好焉,嘗問周舍曰:「何謂四聲?」舍曰:「天子聖哲是也。」』【周J傳】記云:『J始著【四聲切韻】行於時。』
  『四聲』只是歸納了中古時期語音的調類,至於各個聲調具體的調值如何,古人沒有明確的記載,我們只能從古人的形象的描繪中感受到大致的概括:『平聲哀而安,上聲厲而舉,去聲清而遠,入聲急而促。』我們由此可推測,中古時期四聲中的平聲是平調,入聲是短促調。因爲平聲沒有升降,較長,而其他三聲或有升降或短促,所以『平聲』與『上、去、入』三聲形成了平與仄兩大類型。
  中古時期的『四聲』,發展到現代漢語方言裡,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少則只有三個(寧夏銀川話只有平、上、去三個聲調),多則有十一個(廣西南寧心圩平話有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甲、陰去乙、陽去、陰入甲、陰入乙、陽入甲、陽入乙等十一個聲調)。但是,不管聲調多少,或是如何變化,都與古代『平 、上 、去、入』四個聲調有著密切的關係。古代『平、上、去、入』四個聲調由於受古聲母清(全清、次清)濁(全濁、次濁)的影響而發生了分化。有的分,有的合。
  
  二、由中古語音聲調到近代音聲調的演變
  
  近代音的聲調,周德清在【中原音韻】中明確列出,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這與現代北京話的四聲完全一致,只是具體的歸字有所不同。概括的說,近代語音聲調突出的特點就是:平分陰陽,濁上變去,入派三聲。
  平分陰陽
  【中原音韻》裡,每一個韻部的平聲都明確標出『平聲陰』和『平聲陽』。平聲的分化以清濁爲條件,中古清音聲母的平聲字分化爲陰平,中古濁音聲母的平聲字分化爲陽平。這一變化,使得中古平聲清濁的對立轉化爲聲調類別的對立。
  濁上變去
  中古的上聲字在【中原音韻】中分化爲上聲和去聲兩大類。上聲的分化也是以清濁爲條件的,其規律是:原清音聲母、次濁聲母,上聲字仍讀上聲,全濁聲母上聲字則變讀爲去聲。
  入派三聲
  到了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韻】把古入聲字歸入陽平、上聲、去聲。漢語音韻學稱之爲『入派三聲』。『入派三聲』的規律性很強,由於聲調的變化常常受聲母清濁的影響而變化,古入聲字的變化也受聲母清濁的影響而『入派三聲』:
  清聲母字變讀上聲,例字:筆、法、尺、塔;
  全濁聲母字變讀陽平,例字:白、讀、舌、絕;
  次濁聲母字變讀去聲,例字:納、辣、滅、熱。
  有些學者如陸志韋、楊耐思、李新魁等先生認爲元代仍然存在入聲。【中原音韻•正語作詞起例】中說:『入聲派入平、上、去三聲者,以廣其押韻,爲作詞而設耳。然呼吸言語之間,還有入聲之別。』
  
  三、現代漢語聲調的發展
  
  現代漢語聲調,與近代漢語相比,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入聲字的分配有所不同。中古入聲字,在現代漢語中大部分讀去聲,其次是陽平,再次是陰平,最少的是上聲。次濁入聲字的演變最有規律,現代漢語一律讀去聲,全濁入聲的演變也比較有規律,一般讀爲陽平,清入聲讀爲陰陽上去四聲的都有,缺乏規律性。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