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華文教育網 『歧義』通常指語言文字的兩歧或多歧的意義,具有兩種或幾種可能的解釋。『歧義』的消極意義是一種常見的語病,它是敘述者無意識地造成的語意含混現象。即使是名家名著也在所難免。
『歧義』的積極意義是一種特殊的修辭現象,它是敘述者『明知故犯』的知覺行爲,其目的在於順利地表達出處於特殊環境中難於明說的意思,使聽者雖覺逆耳但又抓不住怪罪的口實。其特點是:①語句的音、形相同;②語意的表里不一,不分主、從;③論辯時隨意性大、靈活度高。『歧義』的積極修辭表現如下:
1.巧借雙關。
音、形相同的雙關是『歧義』積極修辭的載體,二者都是『用了一個語辭同時關顧著兩種不同的事物』。但雙關重在『指物借意』,而『歧義』的積極修辭重在藏鋒隱銳,力圖語意含蓄委婉,言在此而意在彼。如:『歌樂山下悟道,渣滓洞中參禪。』(小語11冊)革命烈士們巧用『歧義』積極修辭營造『皆大歡喜』局面。處於獄中的烈士們怎好直抒胸意『悟的是革命之道,參的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之禪?』而『猩猩』們卻認爲獄中志士已經放棄了革命,坐在渣滓洞中『參透佛教禪宗的奧秘』了。
2.用詞應境。
用詞應境,就是藉助人們熟知的詩詞、歌賦、成語、諺語、警句來適應情境,發揮引申而臨時翻出新意。例小語11冊【獄中聯歡】: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詩人葉紹翁的本意不言而喻。這裡,革命者則用來表達『革命洪流不可阻擋,幸福自由的新中國已經誕生,勝利的春天是關不住的。』『猩猩』則認爲獄友借用詩句來賀春。
3.妙用句讀。
有些語義將受句讀的制約,表達的意思隨句讀的變化而變化。敘述者可利用句讀上的特點構成『歧義』的積極修辭,達到特殊的表達效果。相傳明朝書畫家祝枝山,一位財主請他寫賀聯,他十分不情願但又無法推辭,便利用句讀造成『歧義』的積極修辭:『明日逢春好不晦氣;終年倒運少有餘財。』財主一看,氣得大叫,說祝枝山在詛咒他終年倒運,少有餘財。而祝枝山把『好』和『少』後邊一句讀,卻成了一副絕妙的春聯:『明日逢春好,不晦氣;終年倒運少,有餘財。』『歧義』的修辭妙處可見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