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考古網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專題研討課程5月2日由袁靖老師主講,題目爲『動物考古學揭秘古代人類和動物的相互關係』。袁靖老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社科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動物考古、環境考古及科技考古研究。
袁老師本次的講課內容分爲四大部分。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講解了動物考古學的理論基礎和基本方法;二、『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根據考古材料分析了狗、豬、綿羊、黃牛、馬、雞作爲家畜最早在中國出現的時間、地點以及起源的形式;三、『民以食爲天,食以肉爲上』,總結了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原始社會居民獲取肉食資源的特徵,並歸納出『被動發展論』的觀點;四、『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根據考古材料總結了史前至商周各時期用動物祭祀的特點,並且根據秦代馬俑和銅車馬的形象,認爲至遲在秦代已經掌握了閹割技術。
爲便於同學們理解,袁老師在講課中不時穿插當代社會生活中的例子,風格生動靈活,慷慨酣暢。課後袁老師還就大家的一些疑問進行了解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