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禮之大禮,君子重之——華夏婚禮的基本面貌
追憶起華夏,竟然來有點恍若隔世的感覺。也許是因為近代幾百年間的顛沛流離,也許是因為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禮記·昏義】中的『昏』,原文作『昏』,得名於先民的親迎禮於黃昏時進行,此時,日月漸替,含有『陽往陰來』之意,講究天人合一的華夏先民選擇了這麼一個微妙的時刻,巧妙地詮釋了婚義,同時也給這個儀式帶上了神聖虔敬的情愫。後來,當『昏』字加上了『女』字偏旁寫作『婚禮』的時候,親迎便不再限於靜謐的黃昏了,當然這一儀式的神聖意識也逐漸淡去。
華夏先民重人倫,婚禮很受重視。【禮記】云:『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他們對昏禮的態度是『敬慎重正而後親之』,昏禮稱得上是『禮之大禮』。人倫之禮,先講男女有別,然後才能夫婦有義;在夫婦之義的基礎上,才能確立父子有親,父子的恩義擴展開來,升華到君臣之禮……故此,昏禮乃倫禮之本。
昏禮屬於嘉禮之一,嘉禮以親萬民。周制昏禮是後世婚禮的範本,後世的婚禮在各種異族文化的交流中有所發展,也融合了不少新的習俗,不過從納采至親迎、合卺而入洞房,即使內涵風韻數易其容,但基本儀制的結構沒有明顯變化。
相傳中國最早的婚姻關係和婚禮儀式從伏羲氏制嫁娶、女媧立媒約開始。【通鑑外紀】載:『上古男女無別,太昊始設嫁娶,以儷皮為禮。』從此,儷皮(成雙的鹿皮)就成了經典的婚禮聘禮之一。之後,除了『儷皮之禮』之外,還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現了『親迎於庭』『親迎於堂』的儀節。周代是禮儀的集大成時代,彼時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禮儀,【儀禮】中有詳細規制,整套儀式合為『六禮』。六禮婚製作從此為華夏傳統婚禮的模板,流傳至今。
(一)漢族婚禮基本儀程
六禮: 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這是經典的六禮結構,但後世時有增簡。增則多在『六禮』環節的基礎上添加副儀節及雜俗,如催妝、送妝、鋪房等;簡則多簡併了幾項正婚前的禮儀,如宋代朱子撰【家禮】,因時俗將六禮並為『納采』『納幣』『親迎』三儀。
婚禮結構: 婚前禮→正婚禮→婚後禮。
完整的婚禮儀節:
婚前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
↓
正婚禮【親迎→婦至成禮→合卺→餕餘設衽】
↓
婚後禮(成婦禮)【婦見舅姑→舅姑醴婦→婦饋舅姑】
三書:後世談婚論嫁,『六禮』常常和『三書』一起搭配出現,『三書』非周制昏禮的內容:
聘書:即訂親之書,男女雙方締造。納吉(過文定)時用。
禮書:即過禮之書,是禮物清單,詳盡列明禮物種類及數量。納徵信(過大禮)時用。
迎親書:即迎娶新娘之書。結婚當日(親迎)接新娘過門時用。
華夏婚禮基本儀程釋義:
【婚前禮】
納采
納采即議婚,男方遣使上女家求婚。採用雁作為贄見禮物。 以雁為禮有三種象徵意義:
1. 雁為候鳥,秋天往南飛,春天北歸,來去有時,從不失時節,所以用雁來象徵男女雙方信守不渝的象徵。
2. 雁為隨陽之物,大雁行止有序,雁群在遷徙飛行時成行成列,領頭的是強壯之雁,而幼及弱者追隨其後,從不逾越。將這個原則用於嫁娶,長幼循序而行,不越序成婚。
3. 雁雌雄一配而終,象徵忠貞和白頭偕老。
(後來有所發展,也用羔羊、白鵝、合歡、膠漆等作為贄禮的)
問名
男家徵求女家同意後,這時接着進行問名之儀節,以便回來後占卜成婚與否、吉凶如何。問名一般是女子姓名、排行、出生年月日及時辰等,發展到後世,稱換庚帖。這一過程也相當於訂婚。古語『男子稱名,女子稱字』,女子的名是不能輕易示人的。問名的意義可見非同小可了。
納吉
問名的目的,是為納吉作準備。【儀禮·士昏禮】載:歸卜於廟,得吉兆,復使使者往告。就是說,男方問名後,以龜甲來占卜男女雙方生辰八字,若得到吉兆,將占卜吉利的結果,派使者帶着雁到女方家報喜,後世稱為訂盟,儀式如同納釆。納吉之後,婚姻就算正式確定。後來民間把納吉改叫合婚了。就是把男女雙方的生肖及生辰八字合一下,看生肖是否相剋,八字是否相配。納吉和納采一樣,也用雁。
納徵
納徵禮往往是婚姻六禮的關鍵,【儀禮·士昏禮】載:『征,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婚禮。』意即派遣者納送聘財以成婚禮,故稱完聘、大聘或過大禮。納徵以後,婚姻進入正式準備階段。
周朝聘禮『凡嫁女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士大夫以玄纁束帛,天子加以轂圭,諸侯加以大璋』。周制昏禮的聘禮取其象徵意義,不像後世那樣看重經濟價值。幣,意為彩色絲,後世所謂的『彩禮』就源於這個典故。可見先秦的彩禮是很簡單的,士大夫僅僅只用不過五兩彩絲加上一對鹿皮。但到了後世,彩禮的內涵就要實際多了,還包括飾物、綢緞、牲畜或現金等物。聘禮開始成了地位拼比的物事,難有定數。至此,周禮取聘禮的象徵意義變為取義取利兼圖。隋唐聘禮固定為九種,有合歡、嘉禾、阿膠、九子蒲、朱葦、雙石、棉絮、長命縷、乾漆等,各項物品皆有祝福夫妻愛情永固的意義。
請期
定成婚吉日的禮,由男方決定,然後正式通知女方。後代婚禮在演變中發展出來催妝,送妝,鋪房,這三項儀節在先秦文獻中未見記載。
親迎
父親醮子,新郎接受賜酒一飲而盡,便動身去迎娶自己的新娘。女方家長在家廟設筵,在門外迎新婿。婿以雁做贄禮。彼此揖讓登堂,女婿再拜。
周制昏禮親迎婿及婦都用馬車,宋代時逐漸開始婿騎馬婦乘轎。出了家廟門,把新娘坐車駕好,在新娘上車時,還要親自把上車用的引手繩遞給新娘,照顧她上車。然後新郎親自駕着馬車,讓車轉三圈,才把馬車交給車夫,自己乘坐另一輛馬車走在前頭。到了家門口,新郎先下車來等候,新娘車到達後,新郎帶領新娘進入家中,新娘入宅,婚前禮即告一段落。
【正婚禮】
正婚禮是指新娘被接到男方家以後,所舉行的正式結為夫婦的儀式。主要有拜堂(周制昏禮沒有這一項)、沃盥、對席、同牢合卺和餕餘設衽幾項。
拜堂
周制昏禮沒有夫婦拜堂之禮。司馬光【書儀】:『古無婿婦交拜之儀,今世俗始祖見交拜,拜致恭亦事理之宜,不可廢也。』可知宋代交拜之禮已經流行。元代拜堂,於夫婦交拜外,尚有同拜天地之禮,即先拜天地,再拜婿之父母,最後夫婦交拜。這就是如今流傳下來的三拜之禮。
沃盥
指新人入席前的潔手潔面。漢族傳統禮儀非常強調潔淨的意識。周制的沃盥禮節是用匜和洗配套使用。
對席
新婚夫婦交拜禮畢,要相對而坐,謂之對席。對席的位置,男西女東,意以陰陽交會有漸。
同牢合卺
『同牢』是指新婚夫婦共食同一牲畜之肉。合卺是指夫婦交杯而飲,注意——是交杯,只是交換了杯子而已,並非很多誤導人的古裝劇那樣挽着胳膊喝的『交擘酒』。合卺本意指破瓠(瓜)為二,合之則成一器。剖分為二,分別盛酒。最初合卺用匏瓜,匏是苦的,用來盛酒必是苦酒。匏既分為二,象徵夫婦由婚禮將兩人合為一。所以,夫妻共飲合卺酒,不但象徵夫妻合二為一,永結同好,而且也含有讓新娘新郎同甘共苦的深意。
這是婚禮中最具有社會意義的環節。是每對新婚夫婦行婚禮時必不可少的儀式,合卺禮流傳到後世,發展成酒筵。『吃喜酒』已成為民間行婚禮的簡稱。酒筵由簡到繁,但最主要的意義就是,婚姻得到了親朋好友的承認。
餕餘設衽
這是通常所說的合床禮,正式成為夫妻。新娘脫服由女侍接受,新郎脫服由男侍接受,新郎親脫新婦之蓋頭,此時侍人持燭而出。此後男女雙方正式結為夫婦。
【婚後禮】
婚後禮,使新婦成為男家的一分子,與男家的親族融合在一起,所以又稱『成婦禮』。成婦禮主要有四:婦見舅姑、婦饋舅姑、舅姑饗婦。
婦見舅姑
妻稱丈夫的父親為『舅』,稱丈夫的母親為『姑』,成婚後的第二天早晨,新娘就早早起床、沐浴,新婦拿着盛着棗、栗和腶修等物的竹器到公婆的寢門外等待。盛有『棗』取早起之意,『栗』取顫慄之意,『腶修』取振作之意。
婦饋舅姑
根據【禮記】,『婦饋舅姑』之禮是隨着『婦見舅姑』之後的,新婦親自侍奉公婆進食,待二老食畢,婦要象徵性地吃公婆的餘食以示恭孝。之後有『舅姑饗婦』之禮
另有一說,『婦饋舅姑』指的是新婦過門後第三天,就要下廚房燒飯做菜,以饋舅姑。以示自此後將主持中饋,以盡孝道。唐代有『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譴小姑嘗』的描述。該俗應是後世的演變發展。
舅姑醴婦
『婦饋舅姑』之後,公婆為新婦安食漱口,並以『一獻之禮』 酬新婦,以示長輩的關懷。
一獻之禮:先由主人取酒爵致客,稱為『獻』;次由客還敬,稱為『酢』;再由主人把酒注入觶或爵後,先自飲而後勸賓客隨着飲,稱『酬』,這麼合起來叫作『一獻之禮』。在『獻』的環節中,有洗爵的步驟。公公在洗爵於南,婆婆洗爵於北。
一獻禮成後,本別下階。【禮記·昏義】記:『厥明,舅姑共饗婦以一獻之禮,奠酬,舅姑先降自西階,婦降至阼皆,以着代也。』按照舊時的民居結構,西階為賓位,阼階為主位,新婦從阼階下來,表示從此之後授之以室,代理家政。
廟見成婦
廟見禮為『新婦祭行於祖先』——婚後三個月,夫家擇一日,率新娘至宗廟祭告祖先,以表示該婦從此正式成為夫家成員。自此,成婦禮(暨『婚後禮』)完成。
*『成婦』『成妻』之辨
『成婦』是指成為男家的媳婦,『成妻』則指作為一個男人的妻子。
汪中,鄭珍,等清儒仔細考證了【儀禮·昏禮】的儀節和稱謂,又從【曾子問】分析訂婚和解除婚約的種種可能性,目的在於探究:婚姻關係何時成立?因為他們關懷的是一個當時很嚴重的社會問題:『室女守貞』。『室女守貞』就是所謂的『望門寡』。當一個女子訂了婚,還沒過門,未婚夫就死了。這樣的一個『許嫁女』,能否另許夫家?還是得嫁去夫家奉養公婆,過繼個孩子承繼香火?與該男合葬?基本上,主張室女守貞者,表示他們認為成婦重於成妻,一旦訂了婚(納聘),婚姻就成立;反對者則堅持有親迎合體之實,婚姻才成立,翁姑媳婦關係才成立。在清朝,因『室女守貞』獲頒牌坊的數量很多,經考證,『夫』之稱謂的出現,得等到親迎之夜,婿入婦之寢房、婦言『若非我夫,焉入我室』時才出現。換言之,『夫婦』一詞的成立要等到行過親迎禮、喝了交杯酒、有『合體』之實時才成立。既然沒有夫妻之實,又何來守寡、殉葬、侍養公婆?(節選自台灣學者 張壽安【我的清代禮學研究】 中國思想史研究通訊第5輯)
實際,直至宋代,女子在婚姻上都具有相當的地位。而按照後世的邏輯,若新婦在未告廟之前去世,只能歸葬於娘家,既然得不到夫家成員的地位,那麼『室女守貞』『殉夫盡節』『未嫁奉養夫家』等習俗,不就非常沒有道理嗎?清代大行其道的『貞潔牌坊』不是成了黑色幽默麼?這種陋習,實為中國文化中的變異成分,並不合乎華夏禮義。
(二) 漢族婚禮的兩種典型風貌
雖然婚禮儀程的結構保持穩定,但就婚禮的風貌演變來看,變化還是相當明顯的,故此,本文將按照兩種風格將它們分類區別:
『藍本型』的周禮婚制——莊重典雅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詩經·周南·桃夭】
周制婚禮,承啟上古至夏商,集成於禮樂開國的西周,發揚於君子風範的春秋戰國,穩定於華夏諸族最終形成漢民族的時候,在漫漫三千年裡始終為華夏婚禮之藍本,最終蔚成燦爛的雲霞。
那時候的婚禮還叫做昏禮。沒有奢侈的聘禮,沒有鋪張的排場,也沒有喧鬧的筵席。昏禮重的是夫婦之義與結髮之恩,並不認為這是一件可以喧鬧嘈雜的事。那時候的昏禮簡樸乾淨,沒有後世繁縟的挑蓋頭鬧洞房這類繁雜的玩意兒,夫妻『共牢而食,合卺而酳』,而後攜手入洞房。次日拜見舅姑,三月後告見家廟,從此,新婦正式融入夫家家族。那時候的昏服也不是現在人們誤解的大紅一片,而是端莊的玄色禮服(玄色,黑中揚紅的顏色,按照五行思想,是象徵着天的、最神聖的色彩)。嫁女之家三日不熄燭火,在盈盈火光中思念着遠去的女兒;夫家也三日不舉樂,安慰着思念雙親的新娘……整個儀式寧靜安詳。但安靜細緻的儀式中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也許這就是我們今天想要捕捉到的力量。黃昏中開始的那個安靜優美的儀式,映照出一個久違的文明氣息——那是純正、優美而偉大的漢文明,直指人心。
『發展型』的後世婚禮——喜慶熱鬧
催鋪百子帳,待障七香車。
借問妝成未,東方欲曉霞。
—— 唐 陸暢 【雲安公主下降奉詔作催妝詩】
此類是指在周制婚禮的基礎上逐漸演變的後世漢族婚禮。其中混雜了許多非漢族來源的婚俗禮儀,有諸多變異,故此稱為『發展型』。
婚禮是什麼時候慢慢放在白天的已經不得而知了,也許是因為漢代以後的戰亂,夜晚不安全的緣故,也許是因為感染了胡俗習慣,再加上後來的婚禮排場逐漸變大,時間變長,也就逐漸放在了上午,這樣,歡慶的儀式往往持續一天。
與後世婚禮不同,先秦至兩漢昏禮,女父迎婿於門外,禮節甚重,更別說刁難女婿的事了,唐【封氏聞見錄】6卷五云:『近代婚嫁有障車、下婿、卻扇及觀花燭之事。』自從昏禮有了賀客和婚宴開始,婚禮的世俗歡慶氣氛就逐漸擴展。婚禮的歡慶的氣氛本是生民常態,同時也來自華夏周邊的風俗浸染。胡俗婚禮多喜慶,後世婚禮的許多雜俗,比如鬧洞房,是契丹的婚俗。跨火盆,則來自滿族。根據周禮,婚禮是沒有蓋頭的,但紅蓋頭卻成了世俗婚禮的象徵。儀禮中的婚禮不舉樂,無酒筵酬賓的儀節,只在新房中為新郎新娘專設一席。到後世,宴眾賓客會成了婚禮必不可少的一項,鬧房也成了保留節目。也許,我們更加熟悉的婚禮就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
……
縱觀以上兩種漢民族傳統婚禮的模式,不難看出:歷史的悠久,國土的遼闊,文化基因變異的程度自然不會小,畢竟,沒有交流的民族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在婚禮的發展上,華夏民族的婚制婚儀,吸納了許多外來民族的習俗。歷經多次主動的、被動的民族間交流,經歷多次國運縱橫起伏,華夏婚禮在漫長的時光中慢慢流變。
耐人尋味的是,從歷代禮書的修訂,可以看出古人對這種現象的態度:對周禮婚制的偏好,對世俗婚制的寬容。於是,理想與世俗便兩不相悖,各有市場。這也許就是華夏文化的特點之一吧,古人已經給出了適宜的處理方式,不必苛求統一。我們今天倡議恢復傳統婚禮,作為撰寫者的我,坦率地說我本人偏好周制昏禮,但在這裡並不苛責新人們的任何選擇。所以,我們將以並行的方式,認真地寫出這兩種婚禮的具體方案。各花入各眼,任由人們選擇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