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張家口6月8日電(譚地 宋錦豐 謝利明)8日,東方人類探源工程在河北泥河灣正式啟動,這標誌著泥河灣遺址群的神秘面紗將向公眾揭開。
泥河灣遺址群分布在河北省陽原縣桑乾河兩岸,因具有國際地質考古界公認的第四紀標準地層、豐富的哺乳動物化石和人類舊石器遺蹟而聞名於世。有觀點認爲泥河灣是人類除非洲之外另一個老家,因而稱之爲『東方人類故鄉』。
8日是中國第八個全國文化遺產日,當天,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承擔,河北師範大學、石家莊經濟學院合作研究,河北省科技廳重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東方人類探源工程――泥河灣人類起源、地質及環境背景研究』項目在陽原縣正式啟動,目前已上報國家科技部立項。
啟動儀式結束後,與會人員一同參觀了泥河灣文化博物館,感受了兩百萬年前古人類考古的魅力。下午,中新網記者隨20名公眾考古志願者進入泥河灣油房文化遺址現場。河北師大泥河灣考古研究員博士梅惠傑向公眾介紹了考古發掘情況、分析了底層,分享了考古知識,並講解了考古發掘技術手段、重要收穫及意義。大家參觀了發掘現場,觀摩了考古發掘出土的石製品和哺乳動物化石,親身體驗了勘探發掘。
在發掘現場,考古志願者與考古專家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和交流。
據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長、泥河灣研究中心主任謝飛介紹,探源工程首先要跨區域考查和發掘,探索人類起源、發展,演變的序列。其次,將對130餘萬年前照坡遺址疑似人類石砌地面遺蹟進行解剖,爭取在尋找人類起源和人類活動的線索上取得重大突破。還將繼續對110餘萬年前麻地溝遺址進行發掘,推斷泥河灣遺址群的年代序列。同時繼續開展綜合性研究,探索人類生存的古氣候、古環境。
謝飛表示,泥河灣蘊藏著世界東方人類文化發生、繁衍、發展的完整軌跡,泥河灣的保護和研究將爲構築中國歷史基本框架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據了解,目前在泥河灣遺址群已先後發現早、中、晚舊石器遺址156處,已發掘出古人類化石、動物化石、石器10萬多件,不但數量龐大,而且沒有年代斷層,幾乎記錄了從舊石器時代至新石器時代發展演變的全部過程。(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