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醫藥報 天津中醫藥大學哈荔田教授不僅是婦科泰斗,對內科亦頗有研究。他特別重視脾胃的調養,治療許多疑難病多有卓效。筆者茲就其治療脾胃病經驗做一簡要介紹。
對脾胃病的認識
脾胃相輔治療各異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與胃關係密切,但脾與胃生理特點不同,其治療原則與用藥亦不相同。
脾司中氣,其性主升,又為陰土,易損陽氣,治療多健脾祛濕,用藥多以溫陽益氣、升清化濕祛穢之藥為主。溫陽藥如炮姜、艾葉等;益氣藥如黨參、黃芪、白朮、扁豆等;升清藥如柴胡、葛根、升麻等;化濕悅脾藥如蒼朮、厚朴、半夏、薏仁、藿香等。
胃主受納,其性主降,又為陽土,其性主燥,最易受熱邪影響而傷胃津,故治胃多為和胃降逆與清熱養陰之法。前法用藥如清半夏、竹茹、枳殼、佛手、蘇梗等;後法如沙參、麥冬、天花粉、石斛、知母、黃連等。
同時,脾與肝關係密切,脾主運化,可以散精於肝;肝主疏泄,可助脾胃之升降。在病理上肝病可以傳脾,脾病亦每及於肝,故治脾亦宜疏肝,以求土木相安。
養胃通降即補胃
哈荔田認為,胃病有寒、熱、虛、實之分,所現症狀不一,但有些症亦有相同之處,如脘腹脹滿、胃部痛楚、泛酸惡嘔、不思飲食或納谷不馨、大便秘結或溏泄等。
在治療上應寒則溫之、熱者清之、實則瀉之、虛則補之。對溫、清、瀉泄三法,歷代醫家無大爭議,但對補胃之法卻有不同見解。
此僅舉二說之言:有謂補脾健脾,意在健脾使胃磨谷運化之力增強,胃自得其養,可謂養胃及補胃;也有主張胃以通降為補,使胃清空適當休息,可謂『以通為補』之法。
他認為這兩種學說都是比較恰當的。臨床體會,胃病治療易取效,因藥物可直達病所,但每日飲水進食須當小心,稍有不慎,或由其他因素極易復發。因此首次治療務求徹底,並囑注意調養,即可謂『三分藥,七分養』,對胃病患者應加『更』字。
虛寒、肝鬱要兼顧
關於胃病的病因與病機,哈荔田認為外感因素(如寒邪、濕邪、熱邪、暑濁)、內傷因素(飲食、毒物、煙酒、藥品等)、情志因素(郁怒傷肝、憂思傷脾)、體質因素(先天稟賦不足),蟲積外傷等均可促使胃病發作,且以內傷及情志因素為主因。
在病機變化方面,他認為脾胃虛寒、肝氣犯胃是其主要方面。脾胃虛弱,寒邪易於犯胃,而致寒邪客於胃中,阻遏陽氣不得舒展,胃失和降,脾失健運,『不通則痛』,臨床出現納呆、便溏、噁心嘔吐、畏寒肢冷、倦怠乏力等症。而肝氣犯胃,胃失受納、通降,故出現胃脘脹痛、掣及兩脅、噯氣頻作、嘈雜吞酸、心煩氣燥等。
上述兩者均可互通,所以在治療方面常兩法兼施。因脾胃易受飲食生冷、油膩或久居濕地的影響,故在治療中亦應加用消食、芳香化濁之品。
胃病治法三步走
第一步是飲食調養。即通過飲食調配,滋養身體的功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哈荔田主張,五穀雜糧各有其營養價值,應時蔬菜水果對當季的臟腑補養及疾病防治均有作用。還應使胃臟運化無阻,大便通暢。晉代名醫葛洪說:『若要長生,腹中常清,若要不死,腹中無屎。』即常言所謂『胃臟不清,百病叢生』之意。
他常講『適於寒溫,節制飲食,調於氣機,適當活動』,能使胃腸功能保持強壯。
第二步為服用丸劑。適用於病情較輕者或經治療病情穩定者。因地域、生活環境不同,根據患者病情選用不同丸劑治療。如胃寒者,選用十香止痛丸、良附丸,以溫中散寒止痛;胃熱者,選用清胃黃連丸、越鞠保和丸,以清胃降火;脾胃虛弱者可選用香砂六君丸、香砂枳術丸或參苓白朮丸、人參健脾丸,以健脾和胃;胃實者多選用檳榔四消丸、山楂丸、麻仁滋脾丸,以蕩滌腸胃、消導利幽;屬於肝胃不和者,選用舒肝丸、沉香舒郁丸,以疏肝理氣止痛。並根據臨床經驗配製可適用於多種胃脘痛的成藥——『胃暢1、2號』,臨床療效甚佳(胃暢1號方藥見連結)。
第三步是以湯劑為主,對於病情較重、病情複雜的患者施用。『湯者盪也』,取效較速。治療方法,應辨證求因,因證施治,組方力求得當,根據『中病即止』的原則,如病情緩解,還應以丸劑和飲食療法以善其後。
根據脾胃病、胃脘痛的病因病機,哈荔田認為脾胃虛寒及肝氣犯胃為其主因。脾胃虛寒故現納呆喜溫、口淡乏味、易感寒邪、倦怠乏力、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脈沉細或弦緊。而肝氣犯胃,則出現胃脘脹痛、痛掣兩脅、噯氣頻作、胸脘痞悶、嘈雜吞噬、脈沉弦、舌紅苔白。臨床表現常兩者並見,因此臨床常以脾虛肝旺之證出現;細分有以脾虛為主,有以肝鬱為主。其他病因及病理變化多以兼證出現,故在治療上多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氣、溫中化瘀之劑治之。
典型病案
案例一:安某,女,36歲,宿有胃疾。初診時間為1979年10月5日。患者因飲食不慎,突發胃脘疼痛,掣及兩脅疼痛,泛惡嘔吐,脈沉弦緊,舌苔白膩。
病機:飲食傷胃,氣滯胃痛。
治法:和胃降逆,行氣止痛。
處方:陳皮7克,木香5克,佩蘭8克,醋柴胡7克,甘松4克,炒神曲12克,茯苓9克,姜厚朴8克,法半夏9克,姜竹茹9克,大刀豆9克,砂仁2克,炒枳殼9克,生薑5片(上藥水煎服,日一劑,分兩服)。服藥3劑後諸症消失,胃納正常。
按:患者素體虛弱,暴飲暴食,致飲食停滯於胃,使胃中氣機阻滯,故胃脘脹滿而痛,胃以降通為順,食濁上逆,故噁心嘔吐。方中以柴胡、木香、甘松理氣疏肝止痛,以神曲、刀豆、佩蘭、竹茹,清熱降逆消導助之。
案例二:馬某,男,58歲,初診時間為1981年7月18日。患者素日胃腸消化不良,連日食納不佳,脘腹脹滿,時或泛惡,大便稀薄,脈來沉弦不勻,舌質偏燥,苔厚膩偏黃根部較重。
病機:心脾腎俱虛,肝脾濕熱,阻於中焦。
治法:清肝脾濕熱,和胃安神。
處方:陳皮10克,茯苓12克,佩蘭9克,香附9克,姜厚朴9克,茵陳15克,鬱金9克,焦三仙9克,桔梗6克,枳殼6克,石菖蒲9克,首烏藤12克,姜半夏12克。上藥水煎服,日一劑,分兩服。
二診訴:上方服7劑,患者胃口已化,濕熱之邪已退,仍脘悶、納呆,兩脅已舒,擬健脾疏肝、醒脾安神之劑。
處方:佩蘭9克,姜厚朴9克,香附9克,陳皮9克,茯苓12克,炒白朮9克,鬱金9克,醋柴胡9克,焦三仙9克,片薑黃6克,炒棗仁12克,紫蘇梗4.5克,炒枳殼9克,敗醬草12克。上藥水煎服,日一劑,分兩服。
按:患者素體虛,濕熱困於中焦,氣機不暢,濕郁不解,郁而化熱,濕熱互結,困擾脾胃,運化失司,而致脘腹脹滿,氣機走竄,上則噁心、嘈雜,下則大便不調。方中以二陳湯和平胃散,以和胃化濕健脾,茵陳、佩蘭、鬱金清肝膽濕熱,焦三仙消食通便,佐以石菖蒲、首烏藤安神定志。服藥6劑後,濕熱已退,加用疏肝理氣之柴胡舒肝散,服後脘脹、納呆、脘腹痛消,再依前法調月余諸症均安。雖濕熱困脾,但不宜久用,否則會傷及脾胃。
案例三:患者,李某,男,41歲,初診時間為1975年5月12日。患者胃潰瘍病史10餘年,時輕時重,近來胃脘嘈雜、疼痛、燒心,脅肋脹痛,納差,脈沉弦緩,舌苔薄膩。
處方:茯苓9克,姜厚朴9克,砂仁3克,佛手6克,佩蘭6克,醋柴胡9克,延胡索6克,川楝子12克,炮姜炭6克,焦三仙9克,蓽茇9克,吳茱萸0.5克,黃連1.5克,花蕊石12克,炒枳殼9克。上藥水煎服,日一劑,分兩服。
二診:服藥後苔膩減輕,胃痛減輕,治以前法。
處方:佛手6克,沉香9克,吳茱萸0.5克,炒黃連1.5克,花蕊石12克,姜厚朴9克,醋柴胡9克,焦三仙9克,蓽撥9克,炒枳殼9克,炮姜炭4.5克,炒丹參15克。上藥水煎服,日一劑,分兩服。
三診:服藥後諸症減輕,胃脘痛消,大便日一行、黑便,再以前法,佐以化瘀止血之劑。
處方:佛手6克,沉香9克,吳茱萸0.5克,炒黃連1.5克,花蕊石12克,炒丹參15克,姜厚朴9克,醋柴胡9克,焦三仙9克,砂仁1.5克,三七粉1.2克,珍珠粉0.3克(上藥煎汁分3次沖服)。
服藥後大便正常,尚感脘脅脹滿,再以前方加減服用2月余,諸症均消,食納恢復正常,體重增加近10斤。胃鏡複查:胃黏膜規整,未見充血及潰瘍面。囑以丸藥鞏固之。
按:本病屬於消化性潰瘍,病情發作內因脾胃虛弱,脾虛肝旺,肝乘脾土,出現肝脾不和之證,肝鬱日久,可見嘔血、便血之症。因此本病的治療,應以疏肝健脾、和胃止痛、化瘀止血之劑。故方中以柴胡疏肝散為基礎,溫中利濕、化瘀止血之劑。
首診因有瘀熱則用吳茱萸、黃連,清熱和胃,以炮姜炭、花蕊石化瘀止血。服藥半月後黑便已除,側重用疏肝理氣之品以理氣止痛。待病情緩解,則加用消炎止血修補潰瘍之品,如三七粉、珍珠粉、白及等,緩以圖之。
前後加減服用2月余,病情好轉,惟尚感腹脹,納谷不馨,繼用胃暢1號鞏固之。對潰瘍一症,理氣藥的應用,應根據症情輕重不同,選用疏肝理氣之紫蘇梗、香櫞、香附、佛手、木香、厚朴、砂仁之類,對於肝鬱重證,則應選用血中氣藥,如延胡索、鬱金、沉香、青皮等。
連結:
胃暢1號:主治消化性潰瘍、萎縮性潰瘍
組方1:花蕊石40克,海螵蛸40克,延胡索15克,香附20克,蓽茇20克,浙貝母20克,沉香15克,乳香10克,厚朴15克,炒白朮15克,五靈脂25克,柴胡20克,甘松10克,三七粉15克,清半夏20克,沒藥10克。組方,共為細面備用。
組方2:珍珠粉10克,巴豆霜4克,煅爐甘石10克,馬勃粉10克,淨血竭10克,淨雄黃3克。組方6味共研極細面,研勻後兌入組方1中,再研細研勻。
用法:上方裝入膠囊中,每日服2次,每次3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