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正面英雄之諸葛亮
作為真正遵循封建正統思想的正面英雄,諸葛亮第一,劉備第二。但是在小說作者的筆下,諸葛亮更是作為一種智慧的化身而存在。諸葛亮在小說中正面登場,小說作者是作了許多鋪墊的,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隱論,第三十六回,元真超馬薦諸卷,第三十七回,劉玄德三顧草廬,當時各路諸侯都不拘一格廣延人才,諸葛亮對於其它諸侯是不屑一顧的。
水鏡先生與劉備談話中,曰: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諸葛亮進入劉備集團,是遵循封建傳統文化擇主而仕的優良傳統,主要原因是小說將劉備塑造成了漢室的正統繼位人和劉備身上所具有的仁義、仁慈的光輝形象。
舌戰群儒時,諸葛亮對孫權曰:昔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又安能屈處人下乎!更進一步說明了諸葛亮以劉備為主人的原因。
劉備託孤之後,留給諸葛亮最大的政治難題是蜀與東吳的矛盾,第八十五回,諸葛亮問計鄧芝,曰:今蜀、魏、吳鼎分三國,欲討二國,一統中興,當先伐何國?芝曰:以愚意論之:魏雖漢賊,其勢甚大,急難搖動,當徐徐緩圖;今主上初登寶位,民心未安,當與東吳連合,結為唇齒,一洗先帝舊怨,此乃長久之計也。未審丞相鈞意若何?孔明大笑曰:吾思之久矣,奈未得其人。今日方得也!鄧芝不辱使命,終於完成了與東吳的結盟,於是,便有了諸葛亮擒孟獲安定南方,伐中原武侯上表的故事。
對於討伐中原能否成功,平心靜論,諸葛亮心中應當是清楚的。第九十一回,諸葛亮上出師表,中太史譙周出奏曰:臣夜觀天象,北方旺氣正盛,星曜倍明,未可圖也。乃顧孔明曰:丞相深明天文,何故強為?孔明曰:天道變易不常,豈可拘執?吾今且駐軍馬於漢中,觀其動靜而後行。譙周苦諫不從。
此期間的魏、蜀戰爭,多是諸葛亮首先挑起的,魏國方面主要是被動應戰,司馬懿自知智慧不如,採取的是守勢。第一百回,漢兵劫寨破曹真,武侯斗陣辱仲達。盛怒之下的司馬懿吃了虧,退在渭濱南岸下寨,堅守不出。第一百一回,出壠上諸葛妝神,奔劍閣張郃中計,第一百三回,上方谷司馬受圍,五丈原諸葛禳量,攻與守,小說寫得清清楚楚。
個人認為,正是諸葛亮死在伐魏的戰爭之中,更加突顯出了諸葛亮以伐魏,光復漢室為最終目的的偉大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