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網 很多學者都指出,戰國七雄中,秦國的文化水平是最低的,有影響的先秦諸子沒一個持秦國護照,所以最野蠻,打仗最兇猛。尤其秦國婦女,在賈誼給我們的描述中,是絲毫不懂禮節的粗鄙的一群,她們可以像男人一樣乘城打仗,可以在公公面前掏出一個乳房給孩子餵奶,可以扛着大鐮刀下麥田。怎麼能這樣?在任何國家,婦女都是言情小說的消費主力啊,秦國婦女難道真的都是女漢子?
答案是否定的,有出土秦簡【公子從軍】為證。
這是一位名叫『牽』的秦國婦女寫給丈夫的情書,有殘缺,原文大概七八百字,她稱丈夫為『公子』,也許是一種禮貌稱呼,就像當年淮陰縣的浣紗老嫗把青年叫花子韓信也叫成『王孫』一樣,不靠譜。當然,也可能這位婦女的老公表字為『公子』。不過秦國人好像不大有取表字的習慣,所以這問題難落實。
這婦女是位標準的怨婦,因為丈夫不愛她,乃至『心中不樂,為此悲書』。信中語多哀怨,斥責老公『不仁』的字樣就出現了五六次。不過她沒有自暴自棄,還是想挽回愛情,感情纏綿悱惻,『安得良馬隨公子』,『未嘗敢得罪,不忠公子所也』,『直欲出牽所者,以傅公子身也。公子從軍,牽送公子,回二百□裏,公子不肯棄一言半辭以居牽。牽去公子西行,心不樂,至死不可忘也。』情調相當文藝,完全可以顛覆我們以前對秦國人的認識。
有趣的是,在短短的篇幅中,竟然出現好幾處韻文。比如『愛人不和,不如已多』;『南山有鳥,北山置羅。念思公子,毋奈遠道何?』『朝樹^樟,夕H其英。不仁先死,仁者百嘗。』『有蟲西蜚,翹搖其羽。一歸西行,不知極所。』有的意思還不很好理解,但都押韻,肯定來自怨婦平日所看的文藝作品。
在那個萬惡的舊社會,普通勞動婦女,誰有機會讀這麼多書呢?很顯然,這怨婦出身不錯,可是信中提到,她送給老公五百塊零用錢,又不像很富(雖然她自稱『吾富最天下,壽過彭祖』,卻是誇張修辭)。所以也有可能此信並非怨婦親寫,而是她跑到村口找中學老師小王幫忙的。我的意思是,它屬於代筆。但不管怎麼樣,秦朝人有的也很文藝,這是肯定的。(史傑鵬)
來源:南方網 |